更多投研资料点击进入知识星球
。
转
星球内每日更新内容超300条
发文章至朋友圈或微信群,即可免费获得一周调研纪要合辑
微信接入
DeepSeekR1,大模型2C应用诺曼底时刻到来
事件:
微信于
2月15日灰测接入DeepSeek R1,部分用户已内测到相关AI搜索功能。消息源包括公众号推文、网页信息,支持继续提问。近期,元宝APP也接入了DeepSeek-R1,支持切换混元大模型和DeepSeek-R1切换。
1、
AI助手元宝团队年初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产品与基础模型团队分离,腾讯会议负责人带队,有望提升产品2B/2C能力。25年1月,“元宝”完成了一次组织调整,产品团队由原来的TEG(技术工程事业群)整体调整至到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调整后,元宝”应用将交由腾讯会议负责人吴祖榕负责,主要负责元宝的产品能力建设和体验优化。腾讯混元大模型研发团队,则会继续专注模型能力和性能提升,为“元宝”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微信来说,DeepSeek等外部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上的优势能提升微信搜索的精准度,AI可结合聊天记录/公众号内容提供个性化答案,相较其他产品具备更丰富信息来源,且DeepSeek的开源属性支撑模型优化,未来可基于流量入口拓展智能助手等场景。
2、
产品试错成本降低,
2C应用出现明显转折点。据新东方优编程董事长朱宇,DeepSeek核心创新是降低了成本,成本可以不通过硬件、而是通过算法的模式改进而降低。开源的DeepSeek本地化部署后服务成本比GPT-o1可以降低80%。据共识粉碎机,每张H20可以支持500个DeepSeek用户同时使用,10-20万张H20可以支持5000-1亿用户同时在线,基本满足微信第一批DeepSeek用户量,对应的一年折旧成本为4亿美金。若使用OpenAI等效模型,成本可能是5-10倍。成本的有效降低使得巨头公司可以依托自身产品禀赋,快速完成试错进行C端应用推广。
3、我们认为此次AI搜索功能灰测标志着腾讯AI应用生态建设进入新阶段,公司作为国内社交流量巨头优势明显,后续预计将有更多C端应用推进空间,建议关注【腾讯控股】,以及微信接入DeepSeek为腾讯系服务商及IDC产业链公司带来的投资机会。DeepSeek可用于客服自动化、差评管理、文案优化等相关功能,小程序电商运营有望出现新的增长极,建议关注腾讯系服务商【微盟】、【有赞】、【天地在线】;此外,建议关注【ST华通】(公司IDC业务深度参与投资上海松江的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及生态产业园区项目规划建设书玩个机柜,将承担起大规模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机器学习等任务)、【顺网科技】(通过联合运营等方式与腾讯等大厂展开合作)。
如何看微信搜索接入
Deepseek灰度测试
腾讯掌握了应用场景
+数据+云,AI军备竞赛中后发优势。有低成本开源大模型后,对于应用层,数据+场景是竞争核心(虽然没有形成自有模型-应用的闭环)。微信有丰富内容和数据,场景上搜索与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打通构成用户日常生活基础设施。可以预见微信的AI搜索功能会提升使用体验和时长,或许还会提升微信的变现效率。此外,腾讯已将Deepseek用到腾讯元宝、知识库IMA和营销场景。国民级应用快速反应接入Deepseek也说明ROI能计算,未来将启发业内更多AI应用快速落地,会带来云收入的增长。
此前其他通过流量和模型形成的
AI助手的用户规模暂时性领先优势被打破。
阿里大模型
+苹果、Deepseek+微信,均是大模型牵手超级流量软件/硬件入口的经典案例。掌握用户数据和丰富场景的TOC应用,有望以较低成本实现AI赋能。也可以想象未来大模型和超级入口还会有新的结盟。
微信
+DeepSeek,进一步点燃AI产业链
AI搜索
微信
10亿DAU(5000-1亿人同时在线)+超2000万公众号(每年约4.4亿篇文章)+百万级视频号(5.5亿MAU),用户的高度活跃,叠加高质量、广覆盖的高质量文章,为AI搜索量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算力需求:假设
2亿日活、每天提10个问题、每次提问消耗500tokens,则需要20万张H20来进行算力支撑,相关数据与供应链相关信息基本吻合。
Agent未来也会落地
微信基于
DeepSeek推出搜索功能,我们认为仅仅是开始,微信生态中还有超过300万个小程序(9亿+的月活),随着DS模型能力的提升,微信如果推出个人数字助理,调用微信小程序中各服务商的商品与服务资源,则微信+AI的应用体验与深度将再上一个台阶,AI应用将迎来全面普及。
数据壁垒:
AI应用决胜关键
2C应用:
微信
AI搜索以公众号为核心数据源,构建产品差异点。2C应用沿 「公域数据」 -->「专有信息类数据」 --> 「个人行为数据」的方向拓展,目前微信/小红书/豆包已进入 #专有数据(公众号/小红书/抖音) 的竞争环节,#个人行为数据 将成为后续个人Agent比拼关键。
2B应用:
区别于大厂,
#软件厂商具备企业数据优势,在2B Agent场景仍具竞争力。2B应用沿「公域数据」 --> 「企业本地系统数据」 --> 「跨业务环节数据」的方向拓展,后续#跨业务系统的数据打通与治理,将成为2B Agent的能力根源。
应用演进:
从简单数据场景到复杂数据场景
2C:【通用AI搜索】-->【AI个人知识管理】-->【个人Agent助理(办公/购物/学习/消费)】
2B:【企业知识库】--> 【单点Agent功能(客服/代码/财务)】-->【多Agent跨业务协同】
由微信突然接入
DeepSeek的几点思考
1.deepseek给腾讯搜索加速变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腾讯没接入deepseek之前,每日搜索量6亿次,仅产生10亿人民币左右的广告收入;而拥有大模型的百度每日搜索量大概在15亿次左右,产生了650亿人民币左右的收入;拥有豆包的抖音搜索收入体量也在这个水平。
2.随着deepseek开源之后几家巨头基本实现了大模型平权,数据 +生态驱动的飞轮效应大大加速;微信作为一个超级 AI 平台,有公众号朋友圈这类巨量数据,有应用场景,有生态(公众号、微信小店等)将更加具备潜力和动能;
3.习惯和心智的加速改变,比如支付宝被微信红包“偷袭”;一旦习惯了用微信发红包,就不会再用其他软件去发红包了。同时,字节豆包 vs 腾讯混元的竞争,变成了字节豆包 vs 微信 + deepseek的竞争;字节先发优势一下子就没有,豆包这类应用目前可能会处在一个比较危险的状态。
4.苹果和微信各自接入大模型,其实是很符合逻辑的,因二者都是流量生意,一个是硬件入口,一个是软件入口;作为流量入口,苹果给谷歌开搜索,获得20%的利润收益;腾讯给PDD、美团开入口,获得20%左右的股权,各取所需、实现共赢。
5.搜索 + 电商 + 游戏 + 社交 + 短视频,腾讯该有的都有了,与阿里系、字节系竞争也就没有短板了;相比苹果+阿里云带来的增量,微信的体量更加可怕(苹果+安卓),微信可调用数量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6.总之,腾讯这么大一个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拥抱AI大模型,不仅仅看到的是预期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更看重了大模型背后的战略卡位和生态布局。
投资标的:
腾讯
AI基建:
弘信电子、科华数据、万国数据、
云赛智联、
宝信软件、华勤技术等
腾讯持股:
众安在线、联易融、博思软件、微盟集团、金山软件、泛微网络、
东华软件、
星环科技。
腾讯
+腾讯云合作伙伴:
腾讯、科华数据、世纪华通、法本信息、拓尔思、华宇软件等。
【知识星球】
:第一时间分享市场、个股、行业动态,这将构成市场最新的预期差,星球让大家
无需自己消耗大量时间,就可以获得最有效、最及时的投研信息
。
星球已然成为
投研资料库
,超60000份投研资料供你随时搜索和
【下载】
知识星球目前覆盖内容有
PDF纪要、路演音频、行业数据库、
个股动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