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没有草稿的文章,源于当前阶段市场极度悲观,贸易商也开始了恐慌。当然也有读者、会员客户对当前的各种问题的咨询以及针对我们所分析的中长期问题与短期矛盾之间的纠结。甚至还有人评论说我们故意误导大家,是一个死多头。当然我们所有的逻辑各自的理解不一样,所得到的答案也不一样,且我们及时的市场风险提醒是在盘面,也仅仅是针对于在我们合作的期货开户的读者以及VIP会员客户。并且由于我们的逻辑与付费模式,有一些不被认可,所以我们不会每天发相关的分析、提醒、策略、逻辑等等。不想过多的去分享。
1、外贸占GDP的比重
2008年中国GDP总量是31.9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79921.5亿元,其中出口总额100394.9亿元;2019年中国GDP总量为99.0865万亿,进出口总额315446亿元,出口172298亿元。2008年进出口总额占到GDP比重达到55%,出口占到GDP比重31.5%左右;2019年进出口总额占到GDP比重为32%,出口占到GDP比重不到18%(17.38%)。故而从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外贸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逐步降低。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对外贸出口的依存度越来越低。
2、粗钢产量、钢材产量与出口之间的关系。
2019年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8.09亿吨、9.96亿吨和12.0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5.3%、8.3%和9.8%,粗钢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19年钢铁行业市场需求较好,基建、房地产等下游行业运行稳定,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约9.4亿吨,同比增长8%。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1-12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429.3万吨,同比下降7.3%;累计出口金额537.6亿美元,同比降低11.3%。累计进口钢材1230.4万吨,同比下降6.5%;累计进口金额141.1亿美元,同比降低14.1%。把出口的钢材按照1.0亿吨来看吧。
间接出口涵盖:船舶、机电产品、工程机械设备、各类通用机械、五金制品、金属制品、家电、电器产品等等。折算后按1亿吨估算总可以吧。(关键是有1亿吨钢吗?)没有直观的数据,只有各类的出口总值倒推。1亿吨钢材按2019年钢价4000左右折算,对应4000亿。按照钢材加工后产品的附加值等,出口总额要远大于4000亿。
2亿吨钢材出口总量占到总的钢材产量12.05亿吨比重大概16%左右。每个月的出口量占到总的出口量大约1.5%。按照影响时间来看,4个月也就6%;如果按照最差的情况来看,即出口降为零。也就影响最大16%;16%的需求受到影响,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产量来实现,2019年钢材产量增长了9.8%;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内国内需求来实现。
最简单的对比为2015年我国钢材出口1.124亿吨;2016年钢材出口1.0843亿吨。其中2016年,我国向东盟出口钢材3893.75万吨,同比增长12.62%,占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35.89%,向中东地区出口钢材1581.89万吨,同比下降7.32%,占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14.58%;向韩国出口钢材1433.65万吨,同比增长6.26%;2016年,向美国、南美洲、北美自由贸易区(除美国外)和欧盟28国出口钢材1369.70万吨,同比减少511.09万吨,下降27.17%。
3、美国疫情近期的确诊数据为何飙升以及欧盟、印度等系列问题
按照张文宏医生的所讲述的那样,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科技、医疗水平都遥遥领先。疫情或很早就在美国传播,由于美国地广人稀,虽然流感造成了很多人死亡,当时并未归纳到新冠肺炎病毒上。2月份美国不重视。3月中旬以后美国开始恐慌,随着检测试剂、检测能力的提高,从前期2天左右检测周期到现在的5分钟检测周期,检测效率大幅提高,通过检测,也已经把美国所有的潜在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病例等都包含在内了。那么数据经过一段时间的飙升,将必然迎来拐点。美国政府从前期的不作为,开始倡导大家保持社交距离,出行佩戴口罩等,以及介入到防控阶段,疫情出现拐点也是必然的。确诊数据很吓人,但只要阻断了传播也就降低了影响风险。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意大利已经出现了确诊人数的拐点,意味着或再过14天左右,欧盟区域内的疫情拐点将来临,即在欧美发达国家,最快的话按照钟南山院士所讲,将看到疫情的下降,将迎来拐点。
目前印度是最大的潜在爆发国,一方面印度医疗卫生水平差,生活环境差,工业生产能力也比较薄弱,一方面缺乏中央集权政府,印度是民主国、民选政府,议会民主制。政体是联邦制。特别是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有13亿人口。如果印度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缺乏治疗能力等,必将面临这巨大的感染力、巨大的传播范围、较高的死亡率等。大自然对政治体制的选择就非常明了。也是国家竞争最为直接的结果。但是要注意到印度的米塔尔钢铁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控制的粗钢产能大约1.14亿吨,分布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美,在印度本土也有数千万吨钢铁产能,同时印度还是一个铁矿石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2019年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总量达到2000多万吨,远高于伊朗。如果疫情未来一段时间在印度本土大规模扩散,可以预见的是,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的生产将面临的全面停产以及印度铁矿石对外出口的全面暂停。不排除最终全球对印度实施短期的封锁。禁止与印度的经贸、船舶往来。即使印度自身不封闭港口,其他国家看到印度的疫情失控之后,也将会对印度实施封锁。这将对米塔尔钢铁公司的整体运营以及印度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创伤。但印度虽然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人口大国,但不是一个钢铁消费大国,因为印度的基建和房地产与中国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印度的热轧卷板不仅出口到欧美,也向东南亚、东盟国家出口。https://corporate.arcelormittal.com/about-us
4、区分工业材与建筑材,区别工业材短期的外贸的出口压力与中长期内需市场的复苏与走强
14亿人的中国,当前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有效的控制和阻断,但在不少省市仍面临着严峻的外防输入的压力,比如上海、北京、广东、山东等省市。特别是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民营经济、制造业活跃地区。广东省常驻人口1.2亿左右,而广州有数十万外籍人口在流动,且这些外籍人口很多来自不发达的非洲,外籍人口中非法移民多,素质低下着也甚多(刚刚不久前有一尼日利亚籍确诊患者咬伤、打伤我医护人员案例),不会像中国民众遵守政府行政法令,这将为广东的疫情防范带动较大的压力。
工业材与建筑材的区别在于,制造业不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对冲的手段少不了经济刺激,少不了大基建。我们要看到近期中国政府层面已经释放了较多的利好消息,从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继续扩大、从定向降准,从政治局会议释放的扩大地方债、专项债额度,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等几个角度去考虑。2017年3月份至6月份之间,与当前工业材与建筑材的表现几乎一致,那时候是国内制造业不行,内需弱,工业材热轧卷板、冷轧库存高,后期螺纹钢卖到比冷轧还高两三百。冷轧、热轧卷板不行,就一定会有产能、铁水会转向流入到螺纹钢的生产中来,这是一个过程。无法回避的现实情况。这在2017年都是经历过的真实情况。
但我们要看到2017年与现在的区别,区别在2017年中国政府就已经开始防范明斯基时刻的到来,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收紧房地产,本轮房地产的调控周期史上最长最严,最为明显的是控制了、限制了大量的购买力。所以我们看到近期政策层面稍有放开,苏州、杭州、深圳等地都出现了日光盘,销售大好,据传闻了解说是3月份杭州房地产中介公司的业务人员平均下来每人都有一套房成交,还是每天每人都有一套房成交(真不知道有多火爆)。所以前期严厉的限售限购政策略微放开,松动,对于某些地方而言就来带动大量的商品房销售。可谓是为风险的来临积攒了不少潜在的购买力。
短期内国内需求确实面临这不少问题,特别是汽车消费行业受到各大中城市在限行限牌方面的影响,一直难有较大的增长,存量接近于饱和。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逐步松开、放开汽车行业的限行限牌也是必然的。
从建筑材的角度看,房地产行业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政策层面进一步限制的可能性没有,如何有效的区分投机炒房与保障刚需、保障改善型住房是当前政策面临的取舍问题。此外本轮地方专项债中国务院层面明显的提出,要求地方债、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地收储上,但鼓励用在老旧小区改造。(笔者才学疏浅,不知道国家层面讲的棚改和老旧小区改造有什么区别,但笔者看到近期上海的老旧小区、老弄堂改造开始加速,上海市中心一些破旧、矮平层、老旧小区、街道等都开始了房屋的征收等。)房地产端不大幅限制,老旧小区改造鼓励,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房地产企业销售好转,土地储备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必然还是面临这加快周转的问题,降低负债率,把土地储备转化成商品房销售额问题。且部分地区也还放开了商品房销售款专项管理,允许房地产企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支取商品房销售款(这类主要是未建成交付的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