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谷雨影像-腾讯新闻
由腾讯网新闻中心出品的纪实图片故事栏目。用影像冲击心灵,感受事实的力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都市现场  ·  知名男演员现身江西:“回老家了!” ·  21 小时前  
都市现场  ·  知名男演员现身江西:“回老家了!” ·  21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玩手机导致2300度近视?进来自查 ·  昨天  
现代快报  ·  玩手机导致2300度近视?进来自查 ·  昨天  
长江日报  ·  武汉一部属高校,党委书记调整 ·  3 天前  
长江日报  ·  武汉一部属高校,党委书记调整 ·  3 天前  
黑马程序员  ·  鸿蒙+DeepSeek:一起探索“黑科技”! ·  3 天前  
黑马程序员  ·  鸿蒙+DeepSeek:一起探索“黑科技”! ·  3 天前  
武汉大学  ·  爆改J人!进来领取武大定制计划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谷雨影像-腾讯新闻

除了按摩,盲人还能做什么工作? | 活着

谷雨影像-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 2017-08-04 21:41

正文

这是《活着》栏目第684次推送

有人说,每一位编程的人都怀揣着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这群被称为“信息无障碍工程师”的盲人程序员,通过信息无障碍优化工作,让视障群体在使用各类App、网站时获得与健全人几乎相同的体验。而同时,他们自身也收获了更宽广的人生路径。


摄影 / 工人日报 王伟伟

编辑 / 杨深来


2017年6月16日,在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的一间办公室内,蔡勇斌(蓝衣)召集同事们开例会,布置每周的工作任务。研究会在2013年招聘全职视障信息无障碍工程师,使这一群体真正参与到互联网无障碍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


视障工程师的工作主要是各类App进行信息无障碍测试,提交他们所发现的问题和优化建议,同时也能够自己编程以提供解决方案。在这间办公室与普通互联网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视障工程师使用电脑时,并不需要开启屏幕,通过读屏软件获取字符代码,对产品进行测试。


盲人和明眼人的需求都是一样的,我们也要购物、交流、学习。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做信息无障碍优化是希望让彼此更加平等,可以同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


—— 信息无障碍工程师 蔡勇斌

来自东莞的的蔡勇斌6岁时不慎将装修用的石灰碰倒导致双目失明。2014年,通过三轮选拔,蔡勇斌成为了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的首批三位视障工程师之一。如今,这位29岁IT工程师已成为研究会的测试总监,而他的团队也从三人发展到了七人。


因意外失明,蔡勇斌曾一度无法接受视障这一事实。通过读屏软件,他在初中接触电脑,高中自学编程。2009年,蔡勇斌独立开发了一款针对视障人群上网用的软件,数百项度身定制功能颇受视障人群欢迎。自上线以来,代码已有十万余行。


我没有能力帮助整个国家,也不能去灾区救灾,但我知道,和我一样的视障人士需要什么,我希望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能走进互联网的世界。


——信息无障碍工程师 沈广荣

坐在蔡勇斌对面,沈广荣面对一个黑暗的电脑屏幕,双手快速地敲打着键盘。21岁的他是这个视障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一员。在同事眼中,沈广荣很酷,15岁组乐队在酒吧驻唱,16岁当数码产品的代理,近些年还开了淘宝店售卖盲杖。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多了一名针灸推拿师,那么社会这个平静的海面上不会引起一丝波澜;相反,若是增加了一名信息无障碍工程师,那么就将会给所有的视障人士打开一扇通向主流社会的大门。


——信息无障碍工程师 王孟琦 2014年写在简历上的话

王孟琦自幼失明,在21岁之前,他的人生路径和大多数视障人士相同。进入特殊学校学习推拿专业,并在老家河南许昌的一家按摩医院实习。但不甘现状的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来到深圳,成为一名信息无障碍工程师。


和王孟琦一样,李鸿利刚来研究会工作时,也没能获得父母的支持。对于大部分视障人士而言,按摩推拿行业是一份稳定有保障的职业。如今,他通过努力掌握了安卓系统的编程技术,逐渐获得了家人的理解。


当其他同事都下班离开后,李鸿利仍一个人留在办公室加班。由于自幼就患有听力、视力双重障碍,李鸿利需要付出更多,才能赶上同事们的工作节奏。


而按摩、推拿则成为这些视障工程师在一天工作结束后,相互为同事消除疲劳的手段。在这个团队,几乎每个人都学习过推拿技术。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沈广荣手持盲杖,蔡勇斌搭着同伴的肩膀,相伴走返回小区的路上。为方便上下班,研究会在附近为他们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单元房。


工作之余,这些视障IT工程师也享受着自己的业余爱好。沈广荣自幼喜欢乐器,掌握软件编程技术后,开发了一款打鼓作曲软件。在这间“大多数时间无需开灯的”屋子里,沈广荣坐在床上调试、迭代软件的功能。


视障IT工程师刘彪最近迷上收集声音。当天深圳下着大雨,刘彪打着雨伞跑到大街上收集雨声。他会通过软件将收集来的各种声音重新编排,生成音频文件,使之成为一段声景。由于视力上的缺陷,他们的兴趣大多投入在了与听相关的声音与音乐上。


蔡勇斌在工作间隙弹起了吉他。除了音乐,蔡勇斌从小到大都在不断尝试新鲜事物,骑车、游泳、爬山等等,他的业余生活和几乎与健全人一样丰富。


在日常生活中,蔡勇斌们通过开启视障辅助功能,就可以在手机上完成从简单的看书到网购、叫外卖,甚至是照一张自拍。而其中的每一步交互动作,都离不开信息无障碍优化这一工作。 (左右滑动看组图)


信息无障碍工程师通过点滴之处的步步优化,让看不见不再是障碍,原本生活相对封闭的视障人群得以从互联网中获得比健全人更多的便捷,进而也更平等地融入社会。


(流量充足或者使用wifi的读者,可以在“ 阅读原文 ”看更多内容)


盲人IT工程师

撰文 | 工人日报 刘友婷


“我只能成为按摩师?”

视障者能做什么?或许,我们都会想到“盲人按摩”。

在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里,有这样一群视障者,他们都学会了按摩,但最终却成了IT工程师。他们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对各类客户端应用程序进行信息无障碍测试,提交发现的问题和优化建议,有时也自己编程提供解决方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