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报道,
合作区正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09年,横琴吹响了开发开放的“号角”;2015年,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片区挂牌;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成立;2024年3月1日,横琴正式实施分线管理。15年间,横琴经济总量年均增长约30%,产业发展日益繁荣,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孕育“四新”产业发展新动能;琴澳一体化不断提档,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对接澳门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优质生活新空间。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客户端、
人民网、
央视《朝闻天下》《经济信息联播》、央视新闻客户端、中新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广播电视台
报道,国家移民管理局自5月6日起实施便民利企出入境管理若干政策措施,其中一条明确为参加“琴澳旅游团”的内地居民签发专门团队旅游签注,参团人员7日内可以“团进团出”方式,经横琴口岸多次往返横琴和澳门。6日,由16名人员组成的首个“琴澳旅游团”从横琴口岸出境前往澳门,开始为期三天两晚的琴澳跨境游旅程。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新华社、央视《朝闻天下》《中国新闻》、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网、中新社、
《南方日报》
《广东新闻联播》《羊城晚报》
报道,
5月6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合作区内10家试点银行正式落地开展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充分满足企业及在合作区内生活工作的港澳个人跨境资金结算需求,提升了企业、个人资金结算、调拨的效率和便利程度,有效降低财务和时间成本。
点击图片查看新华社报道▽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中国新闻》报道▽
中新网、羊城派客户端
报道,在内地及澳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澳琴行政文书交换机制5月10日正式启用,两地行政文书交换方式获得全新优化。据介绍,该交换机制将进一步助力澳门和横琴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融合发展,在两地政务服务领域的深度合作、服务衔接、资讯共享、信息交换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为粤澳深度合作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点击图片查看中新网报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中新网、触电新闻客户端
报道,
截至5月9日早上10时,横琴口岸联合一站式车道随车人员验放厅开通满一月,经横琴口岸车道随车人员验放厅出入境旅客达8万人次,其中港澳居民5.5万人次,占比68%。
点击图片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
报道,《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实施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拱北海关紧扣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线,聚焦新产业发展、新家园建设、新体系构建、新机制健全,以“智关强国”行动和智慧海关建设为总牵引,全力打造特色分线管理智慧监管体系,助力合作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央视新闻客户端、触电新闻客户端
报道,
随着粤澳深度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今后横琴制造的产品,将能打上澳门“logo”。日前,合作区正式发布“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并为首批产品颁发使用授权证书,这是合作区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的又一重要举措。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
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触电新闻客户端、《羊城晚报》
报道,2024年珠澳琴职业技能大赛暨“深合杯”职业技能竞赛5月6日在合作区启动。该竞赛通过“一赛两地”“一赛多证”等有效做法,激发粤澳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粤澳两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协同发展,为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合作区在当日还举行了“世界技能大赛澳门综合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旨在为培育粤澳技能人才提供新平台支持。
点击图片查看新华社报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报道,“五一”期间,珠海边检总站湾仔边检站洪湾国际货柜码头及西域码头执勤点累计验放出入境往来港澳小型船舶近120艘,服务保障逾40万吨砂石建筑物料及各类外贸货物安全快速通关运往香港、澳门。
点击图片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新华网
5月6日
报道,“
五一”前夕,横琴码头休闲广场悄然焕新颜,全新打造的滨海公共开放空间让人耳目一新。这令人欣喜的变化,得益于合作区今年3月启动的横琴码头城市家具改造提升工程。此次改造提升旨在焕新“城市家具”,打造优质滨海公共开放空间,进一步满足居民、游客的休憩、观景需求,在提升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温度的同时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点击图片查看新华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