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有书子豪
来源 | 有书(ID:youshucc)
生活中,时常有人疑惑为什么别人日子越过越好,自己却年年不见起色。
其实,所有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都由一个个好习惯而造就。
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哈佛大学也曾推荐过多个让人越活越幸福的好习惯,包含了科学作息、成长规划、能力提升等诸多方面。
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和更详细的阐述,希望大家能够逼自己养成这10个对人生大有益处的习惯,过上更好的生活。
01
早起是掌控人生的关键
早晨,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一天中的“黄金时间”。
这个时候,天地之间阳气开始涌动,是万物调动阳气的最佳时机。
若在这个阶段起床,我们一整天都将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美国作家哈尔·埃尔罗德也在《早起的奇迹》一书中提及过早起的益处。
他说,早起不仅让人头脑清醒,提高日常效率和专注力,更能锤炼人的意志,养成战胜逆境的勇气。
“能控制早晨的人,就能控制人生。”
在这个“全民熬夜”的时代里,不少人早上起不来完全是因为睡得晚。
如果我们能狠下心让自己早起,由于人体生物钟的规律,早起必然会引起早困。
如此循环往复,我们就可以通过早起倒逼自己早睡,从而形成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
从早到晚忙碌了一天,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是这个没做完,就是那个忘了做,最后陷入怀疑自我能力的泥沼。
实际上,这并非能力问题,只是我们行事时漫无目的、毫无主次,以至于做起事情顾此失彼,使得效率低下,难出成果。
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事前有所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无的放矢的努力让人犹如无头苍蝇,缺乏方向感,任凭费多大力气也只是团团乱转。
当我们把待办事项按轻重缓急罗列清晰,逐一去做时,随着一件件事情的完成,我们做事的动力会越来越足,效率便会越来越高。
在网上看过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每个人的时间都不相同?”
“所有人时间都相同,也都不相同。相同的是,时间都按照同样的速度流逝;不同的是,每个人因为对时间利用不同,所以所获长短不同。”
“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了。”
粗读时,以为鲁迅先生只在强调努力,细想后,觉得他更深的意义是教人利用碎片化时间。
如此若干碎片的叠加,终将引起质变,使我们的能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是身体的居所,心灵的寄托,除却工作、应酬等必要外出,我们绝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
饶是如此,总有人对它敷衍了事,屋子里积满灰尘,沙发上杂乱不堪。
研究发现,拥有强烈幸福感的人,居家环境往往干净整洁;日子不如意的人,通常房间凌乱肮脏。
换句话说,房屋就是人生的折射,它影响着我们的磁场。
倘若家里太脏、太乱,会导致我们每天生活在一个负能量的环境里,它会潜移默化地给我们的精神造成负担,让心情逐渐变差。
定期将灰尘擦拭干净;把无用的杂物舍弃;将所有的东西整理得井然有序……
唯有如此,我们的精神和心情才会摆脱负能量的控制,生活才能逐渐顺心舒畅。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发出“不知道把钱都花在哪了”的感慨。
辛苦赚来的钱,到头来没攒下多少,甚至入不敷出、负债累累。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90后的你现在拥有多少存款?”
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一位在设计院任职的设计师,拿着高薪,竟也身负十多万债务。
“我们消费的每笔钱都应该记下,这是对自己的钱负责,更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当我们开始记录每笔消费,清楚消费明细后,便能通过记录优化消费习惯,从而养成“把钱花在刀刃上”的良好观念。
记账能唤醒我们的节流意识,积攒存款,更能使生活因为有了存款而多一份保障。
有个人得到了一把爱不释手的紫砂壶,就连睡觉也要把茶壶放在床头。
原以为壶盖肯定碎了,他气呼呼地拿起茶壶顺着窗户扔了出去。
哪曾想,第二天起床后,那只壶盖刚好落在棉鞋上完好无损。
结果出门时,抬眼看见那把紫砂壶挂在窗外一棵松树枝上并未摔碎。
要知道,重要的事情,势必会左右我们的情绪,如果立即做出决定,难免会出现差错。
做重要的决定前,不妨先给自己留个缓冲期,让自己冷静片刻,甚至先睡上一觉,待得静下来之后再做思考。
这样即使决定的正确率大大提升,又避免了让我们陷入犯错的悔恨之中。
为了减肥,信誓旦旦地说少吃饭、多运动,可是一拖再拖,始终不见开始。
发誓早睡,然后躺到床上刷手机、看视频,结果一拖再拖,始终不想闭眼。
“很多人喜欢拖延,他们对手头的事情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去做,这是最大的恶习。”
拖延并非拒绝,它是缺乏意志力的开始,其本质是逃避。
若想克服拖延,最需要做的是强迫自己开始,无论难易与否,先让自己坚持做上三分钟。
一旦行动起来,我们便会进入那个状态,自觉由三分钟延长至十三分钟、二十三分钟……直至事情完成。
长此以往,我们的生活将会因为无数个三分钟的坚持同他人拉开差距。
复盘,最早来源于古代围棋,指棋局结束后博弈双方会把对局再重新梳理一遍,进而反思问题、总结规律,它被认为是提高棋手实力最有效的方法。
人生如棋,棋局如此,人生亦如此,唯有不断复盘才能走得更远。
曾国藩是历史上有名的“复盘达人”,他留存后世的2000多万字家书与日记中,大多都是对自己所做之事的复盘。
正因如此,他才由刚正不阿变得外圆内方,由屡屡战败到屡挫敌军。
“在这些年管理工作和自我成长中,复盘是最令我受益的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