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零帕汽车
不一定有意义,但一定有异议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零帕汽车

Robotaxi专题报告:面向未来出行

零帕汽车  · 公众号  ·  · 2024-08-09 23:59

正文

Robotaxi产业复盘:


政策角度:2024年Robotaxi产业正式由测试监管阶段过渡至量产监管阶段。自2018年起,中国多地陆续发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并推动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试点。


厂商角度:2016年被视为国内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元年,多家自动驾驶公司成立并布局L3级别乘用车量产方案和L4级别Robotaxi运营。2021年左右,各公司发展方向开始分化,部分公司转向L2+变现。


技术角度:激光雷达+高精地图为目前L4主流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在感知、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方面表现出色,但存在高精地图成本高、鲜度低等挑战。


商业化角度:中美Robotaxi商业化进程差距缩短。Robotaxi的商业本质是toC运营,牌照、单车模型、研发投入决定利润。国内Robotaxi在规模、成本和效率上取得一定进展。


Robotaxi产业发展逻辑:


商业化路径:分为轻资产平台型和重资产运营型两种模式。从投资回报角度看,重资产模式优于轻资产模式;从进入壁垒角度看,牌照>技术>资产投入。


三角生态联盟:Robotaxi厂商、主机厂、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形成生态联盟,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业务场景延伸:Robotaxi厂商可基于技术积累向L4或L3以下场景延伸,但需考虑技术路线变化、量产性价比及角色转型等挑战。


潜在市场空间:网约车市场保有量高但单车营收能力弱。根据单车模型测算,Robotaxi在1%和10%渗透率下的单年新增营收分别为9.2亿元和91.7亿元。


海外Robotaxi产业跟踪:


Waymo:全球领先的Robotaxi公司之一,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化进程领先。在Phoenix地区推出商业化服务,并逐步扩大服务范围。


运营数据对比:萝卜快跑在规模、成本和效率上领先Waymo,显示出国内Robotaxi企业的竞争力。


全球竞争格局:中美领跑全球Robotaxi格局,部分中国企业正瞄准中东和东南亚市场。



推荐阅读

东南亚汽车市场展望:乘新能源之势,展中国车之翅

UWB技术革新:穿墙监听,让声音无所遁形

低空经济专题报告:新质生产力增长引擎,万亿产业蓄势待发

卫星互联网行业新纪元:解锁我国低轨运力与终端应用的无限可能

长安汽车研究报告:强产品周期临近,华为经济型智驾首次赋能“深蓝 S07”



亦朵 网站

扫码访问

免费领取SVI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