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高道伟
通讯作者:王耀,秦毓辰
通讯单位: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论文DOI:10.1002/aenm.202500421
通过抑制中间CO
ads
的产生来构建用于甲醇氧化反应(MOR)的高效铂(Pt)基催化剂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此,我们记录了拥有O-桥连三重位点的概念,是通过在MOR过程中形成HCOO
-
物种来增强“非CO”途径的选择性。通过在PtPd纳米片上接枝单原子Ga位点获得的Ga-O-PtPd三重位点实现了3.05 mA cm
-2
的MOR高电流密度,比商业Pt/C(0.54 mA cm
-2
)高5.65倍,并且具有显著的稳定性和抗CO
ads
毒性。CO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CO-DRIFTS)结果表明,Ga-O-PtPd三重位点表现出较弱的CO结合能力,减少了CO
ads
中间体的产生。此外,与商业催化剂相比,基于Ga-O-PtPd的锌-甲醇-空气电池具有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
锌-空气电池(ZABs)因其高理论能量密度(1086 Wh kg
-1
)和低成本,在大规模储能设备中具有巨大潜力。然而,ZABs的实际应用受到空气阴极上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缓慢动力学的限制,尤其是OER的理论电压高达1.23 V(vs RHE),导致电池的能量效率较低。甲醇氧化反应(MOR)作为一种温和的替代反应,可以显著降低氧化电位,从而提升电池的能量效率。然而,MOR过程中不可避免的CO中间体中毒现象严重抑制了反应动力学。CO中间体会强烈吸附在Pt活性位点上,导致催化剂失活。因此,如何通过抑制CO中间体的生成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成为设计高效电催化剂的关键挑战。
1、氧桥接三活性位点设计:通过将单原子Ga位点嫁接到PtPd纳米片上,成功构建了Ga-O-PtPd三活性位点催化剂。这种设计通过形成HCOO
⁻
物种,增强了“非CO”路径的选择性,从而显著提升了MOR的催化性能。
2、高电流密度与稳定性:在酸性溶液中,Ga-O-PtPd催化剂实现了3.05 mA cm
-2
的高电流密度,是商用Pt/C(0.54 mA cm
-2
)的5.65倍,并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抗CO中毒能力。
3、弱CO吸附能力:通过CO-DRIFTS(CO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测试,发现Ga-O-PtPd三活性位点具有较弱的CO吸附能力,减少了CO中间体的生成,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抗中毒能力。
4、锌-甲醇-空气电池性能:基于Ga-O-PtPd催化剂的锌-甲醇-空气电池展现出卓越的电化学性能,包括高开路电压(1.34 V)、大比容量(898.69 mAh g
-1
)和高功率密度(172.16 mW cm
-2
),且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1.
催化剂结构与形貌
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研究人员对Ga-O-PtPd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典型的二维纳米片结构,且Pt、Pd和Ga元素均匀分布。催化剂的平均厚度约为2 nm,展现出良好的柔性和晶体结构,图1(a-i)。
图1 a)STEM图像,b)TEM图像,c)HRTEM图像,d)AFM图像和对应的高度分布曲线,e)EDS元素分布图,f)轴向应变(ε
xx
)的几何相位分析(GPA)图像,g)AC-HAADF-STEM图像,h)相应的FFT衍射,i)Ga-PtPd催化剂的均衡彩虹色模式。j)AC-HAADF-STEM图像,k)相应的FFT模式,l)Ga-PtPd催化剂的均衡彩虹色模式。
2. XPS
揭示金属价态
Ga-O-PtPd中的Pt主要以Pt
0
状态存在,且与PtPd合金相比,Pt 4f
7/2
的结合能向低能方向移动(从71.20 eV降至70.92 eV),表明电子从GaO
x
向Pt转移,增强了Pt的电子密度。Ga-O-PtPd中的Pd也主要以Pd
0
状态存在,结合能(335.53 eV)略低于PtPd合金(335.60 eV),进一步证实了电子从GaO
x
向Pd的转移。Ga 2p信号位于1117.90 eV,表明Ga以Ga
3+
状态存在,与氧形成Ga-O键,支持了氧桥接结构的形成。XPS结果表明,氧桥接结构促进了Pt和Pd的电子优化,增强了催化剂的抗CO中毒能力,从而提升了甲醇氧化反应(MOR)的性能,图2(a-i)。
图2 a)Pt 4f XPS光谱,b)Pd 3d XPS光谱,c)Ga-O-PtPd三重位点的Ga 2p XPS光谱,d)Pt L
3
edge的XANES光谱,e)EXAFS光谱的FT k
3
-weighted(k)函数,f)k
3
-weighted EXAFS谱的FT和Ga-O-PtPd三重活性位点的R空间拟合,g-i) WT表示Pt在Ga-O-PtPd三重位点、PtO
2
和Pt箔中的FT k
3
-weighted(k)函数。
3.
催化性能测试
电化学测试表明,Ga-O-PtPd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均表现出优异的MOR催化性能。在酸性溶液中,Ga-O-PtPd的电流密度达到3.05 mA cm
-2
,分别是PtPd合金(1.73 mA cm
-2
)和商用Pt/C(0.54 mA cm
-2
)的1.76倍和5.65倍。此外,Ga-O-PtPd催化剂在1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72.06%的初始性能,远高于PtPd和商用Pt/C,图3(a-i)。
图3 Ga-O-PtPd、PtPd、Pt/C的循环伏安曲线:a)0.5 M
H
2
SO
4
,b)0.5
M H
2
SO
4
+2 M CH
3
OH,c)催化性能对较,d)MOR的正向峰值电流J(mA μg
−1
Pt
)与扫描速率平方根(v
1/2
)的关系曲线,e) I-T曲线(0.4 V vs
SCE),f)不同CV循环后的归一化电流,g)循环伏安曲线,h)不同Ga含量的Ga-O-PtPd催化性能的比较,i)Ga-O-PtPd、PtPd和Pt/C的CO stripping曲线。
通过CO-DRIFTS测试,研究人员发现Ga-O-PtPd催化剂具有较弱的CO吸附能力。与PtPd和商用Pt/C相比,Ga-O-PtPd催化剂在CO吸附过程中表现出更慢的吸附速率和更快的解吸速率,表明其与CO分子的结合能力较弱。这一特性有效减少了CO中间体的生成,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抗中毒能力,图4(a-f)。
图4 a、b)Ga-O-PtPd、c、d)PtPd和e、f)Pt/C的CO–DRIFTS光谱。
5.
锌-甲醇-空气电池性能
基于Ga-O-PtPd催化剂的锌-甲醇-空气电池展现出卓越的电化学性能。与基于Pt/C+IrO
2
的电池相比,Ga-O-PtPd电池具有更高的开路电压(1.34 V)、比容量(898.69 mAh g
-1
)和功率密度(172.16 mW cm
-2
)。此外,Ga-O-PtPd电池在5 mA cm
-2
的电流密度下连续运行215小时后,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图5(a-f)。
图5 a)ZMAB示意图,b)ZMAB的OCV,c)恒定电流密度下的放电容量图,单位为5mA cm
−2
,d)充放电极化曲线和相应的功率密度曲线,e)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放电平台,f)在5 mA cm
-2
的电流密度下,215小时的恒电流放电/充电循环曲线。
本文通过设计氧桥接Ga-O-PtPd三活性位点催化剂,成功提升了甲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并应用于锌-甲醇-空气电池中,显著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这一研究不仅为开发高效电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新型储能设备的设计开辟了新的方向。未来,随着对多活性位点协同作用的深入研究,这类催化剂有望在更多能源转换和存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王耀
:博士,江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特定功能材料的开发及其在能源催化领域的应用,致力于在原子尺度上揭示位点结构与催化机理。在Angew Chem Int Ed(4篇),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Nano Lett, ACS Nano, Nano Energy, ACS
Catal, Applied Catal B Environ, Nano Re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近50余篇,先后5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6篇论文进入ESI“热点”论文,论文引用量3600余次,自然指数H=31,参与撰写学术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获《Nano Res. Energy》学术新星金奖,受邀担任《Rare Metals》客座编辑、《Exploration》、《Green Carbon》、《稀有金属》、《Microstructures》和《The Innovation》等期刊青年编委。
Gao, D., Chen, J., Zhang, Y., et al. (2025).
Oxygen-Bridged Ga-O-PtPd Triple Sites Boost Methanol-Assisted Rechargeable
Zn-Air Batteries Through Suppressing CO
ads
Generation.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500421.
DOI: 10.1002/aenm.202500421
欢迎关注我们,订阅更多最新消息
“邃瞳科学云”推出专业的自然科学直播服务啦!不仅
直播团队专业,直播画面出色,
而且传播渠道多,宣传效果佳。
“邃瞳科学云"平台正在收集、整理各类学术会议信息,欢迎学会、期刊、会议组织方择优在邃瞳平台上进行线上直播,希望藉此帮助广大科研人员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自由、畅通地交流互动。欢迎老师同学们提供会议信息(会有礼品赠送),学会、期刊、会议组织方商谈合作,均请联系18612651915(微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