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团结湖参考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时政评论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主编温静  ·  主编温静丨今天发生了什么? ·  8 小时前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中方发布新西兰副总理兼外长访华消息 ·  昨天  
人民日报评论  ·  你用“新”了吗? | 大家谈征稿 ·  2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忙到实处 忙有所获 | 人民论坛 ·  2 天前  
求是网  ·  东北重振雄风再出发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团结湖参考

治理好北京,您的声音就是秘诀

团结湖参考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2-19 08:11

正文

(图片来源:pixabay)


一位街道办主任会因为什么事被投诉?纪录电影《您的声音》里给出了答案,比如说小区的树木长得不齐,让人看着不舒服,比如小区的树木长得太好,挡住阳光了。这种“奇葩”投诉肯定是少数,但累积起来也够基层工作人员奔忙的。
为什么这样的投诉,值得被反馈、应该去答复 ,正是这部电影想告诉我们的主旨之一。
《您的声音》讲述的是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中的种种故事。这项改革开始于2019年,到2021年《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施行,成为一项有法可依的工作机制。可以这样理解接诉即办,它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当接到群众诉求后,无论是咨询、求助、投诉还是建议,12345都会将其转接给相应的负责部门,接受派单的单位必须给出办理答复。
因为接诉即办秉承 全面接诉、不设门槛的 原则,所以基层工作人员会面对形形色色的诉求。从影片里我们看到的有,大栅栏周边胡同停车难,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一楼业主不同意,以及上文说到的种种奇葩投诉。
这些都是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中很常见的问题,其共同特点是很难解决,或者有一些根本就是无解的。但同时这些问题又很重要,因为它们关乎群众的 切身利益和个体感受 ,如果长期不被发现、得不到回应,就会在社会深处积累起一个个情绪痛点,在某些条件下就会给社会带来不确定因素。
而接诉即办以一种结构性的力量,直插社会最基层, 把深藏在社会肌体中的一个个微小痛点筛查出来 ,这是一个群众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过程,使得政府部门在进行宏观决策时,能够充分了解市民所思所想,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接诉即办改革推进6年来,共收到1.5亿件市民诉求,诉求解决率、满意率分别达到96.7%、97%。北京市还通过民生大数据分析,以“每月一题”的形式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未诉先办,将矛盾抚平于萌芽之前。
在解决问题这个层面之外,接诉即办机制还有更深层的意义。电影中对树木长得不齐和长得太好都有意见的是几位老人,社区工作人员一趟趟奔走但他们总是不满意。看完电影我想了很久,这些老人代表的人群究竟需要什么?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个超大城市里,饱含各种倾向的诉求,总是多元分化,也 难免会出现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内容 这些老人与其说是要故意刁难工作人员,不如说他们想通过一种执拗的方式确证自我的存在,确证自己的社会身份。对于他们来说, 被看到或许比解决具体的问题更为重要

而通过强大的社会基层治理体系,接诉即办机制的高回应性能够使基层力量与民众保持着密切联系,让城市中每一个人都能感知到“我的意见被听见,我的想法被尊重,我的需要会有人来关注”。正如一位接线员所说的那样,“只要热线能打通,他就不会感到孤独”,也正如影片主题曲所唱的, “不是每个问题都有答案,但是每一声连线都能被听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