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奥派经济学
最讲道理的经济学
51好读  ›  专栏  ›  奥派经济学

市场经济的三个敌人

奥派经济学  · 公众号  ·  · 2025-03-17 22:3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过去半个世纪,人类的繁荣、创新和商业机会的大量涌现,几乎全部都可以归功于自由的市场经济体系。到今天,我们也早已经习惯了自由市场带来的好处,甚至默认市场将会越来越自由、开放、包容。

然而,市场经济并非历史的必然,如果不懂珍惜,甚至放任破坏自由市场经济体系,那么它很可能只会是封闭社会之间的一段插曲。概括而言,自由市场经济面临着三个敌人:


第一个敌人
破坏自由竞争的 既得利益集团

过去我们总是认为,资本家作为自由市场的最大获益者,会坚定不移地支持资本主义, 但是这种认知已经过时。随着市场经济从万物生长的野蛮时期,进入巨头拉锯的后半程,在竞争中胜出的资本家们,已经露出了“第二幅面孔”:

在自由竞争阶段,他们主动维护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秩序,并希望市场能够不断扩大自由、开放的态势,以便他们迅速成长。

然而,一旦资本家赢得了竞争,变身为巨头公司,他们的最优竞争策略却是破坏自由竞争——利用资金、技术、政策等手段,将那些对市场有利,但却可能威胁到自身的竞争者扼杀在摇篮里,以便巩固自身的垄断地位。

图片



第二个敌人
经济衰退期的失败者

当资本主义处于兴盛期时,资本家有高额的利润、工人有大量的就业岗位、政府有不菲的税收、消费者能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发挥出巨大的优势,整个利益体中的多方都能共赢。

然而,一旦经济进入衰退期,自由市场便暴露出了它的缺陷:大量企业陷入了经营的困境、投资人的资金不能回笼,大量工人失业在家......这些人对自由市场的憎恨,很快便会化为破坏性的行动:

平时,高高在上的资本家、投资人,与贫困的工人八竿子打不着,但此时却会结成同盟,一起反对自由市场,对政府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面对这种复杂的形势,政客们往往会选择妥协。 此时会出现许多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动,表面上是打着改进市场缺陷、避免未来经济衰退的招牌,实际上却妨碍了市场的有效运作。

图片

第三个敌人

随时可能回潮的计划思维

众所周知,苏联时代的经济已经证明了“计划思维”的失败。然而,如今却有人将其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当时有限的技术条件,他们认为现在世界已经进入AI智能时代,各种大数据足以支撑起新的“计划思维”时代。

哈耶克说, 通往地狱的道路,通常是由善意铺就的。 这些提倡“计划思维”的人或许出于好意,但这种思维在20世纪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灾难,若强行在21世 纪推行,也必然会造成相似的灾难。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经济的主体,人的爱好、思想、目标和行动千变万化,无论算力多么强大的AI也无法完全预测和控制。 企图用新兴技术手段复辟“计划思维”时代,不仅不可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只会把人类拖入“高科技奴隶社会”的深渊,最终让经济陷入永久的停滞。

图片
要捍卫文明的繁荣、自我的权利、尊严,我们必须要及时更新自己对市场的认知——不仅是认识到自由竞争的市场是人类当前找到的、最不坏的制度,还要清醒地认识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缺陷及其敌人,这样才能不在灾难的预 兆前无动于衷,成为沉默的帮凶。

已故外交家吴建民曾说,看错世界,要倒大霉。 当下最大的困局就是,很多人既不了解财富创造的真正过程,又对市场经济背后脆弱的“资本主义秩序”横加指责、万般刁难。 在这之前,实在应该先弄清楚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 对于国人而言,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要且重要。

为此,店长荐书诚挚推荐 “理解资本主义”五书。 资本主义不是历史发展到某个阶段,人为设计的结果,而是自有人类社会开始,就以交易、协作的方式长期存在。这套书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的本质:

虽然资本主义发展 期间也伴随着冲突、暴力,甚至战争,但它却 是私有产权、契约精神、自由市场的集合,以及与强化市场型政府共同组成的一种开放秩序,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这套书写给每一 位关心自由市场经济、关心个人权利与我们生活方式的读者——尤其是中国读者的书。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 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与现实,有助于洞悉财富创造的密码,守护仅存的财富与生活方式。 长按下图, 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含独家好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