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生考研
「医学生考研」是丁香园专门为考研的医学生打造的复习工具。这里有最新最全考研资讯、学长学姐经验贴、每日知识点讲解、考研日历等,20万研友都在关注我们,快加入丁香园考研复习大军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新加坡双彩虹刷屏!绝美画面惊艳全岛 ·  13 小时前  
新加坡眼  ·  新加坡大手笔发钱,到底哪些人能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生考研

你想要的复试流程都在这里!(附复试所需材料)

医学生考研  · 公众号  ·  · 2021-01-13 18:18

正文


为方便大家提前准备复试,今天学姐和大家缕一下如何准备复试以及复试需要准备哪些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复试

复试时间: 往年是2月底或3月初第一批复试,但今年出成绩可能较晚,所以出成绩后,同学们需要时刻关注报考学校官网,留意复试通知。

复试成绩: 专业课笔试*权重+面试*权重+英语听说*权重。每个学校的计算权重有所不同,越好的学校越看重面试和英语。


复试携带资料:

应届生

①初试准考证。初试时打印的准考证。

②身份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③学生证。提供就读学校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④政治审核表。档案单位一般应与报名时填报的学习单位一致,由考生所在院系填写并盖章,该表一般需要在目标院校网站下载。

⑤本科成绩单及复印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绩单必须加盖学校公章,在复试时单独交至各学院。(但是也有些学校不需要,具体要不要,得看具体学校的要求,有的话最好带上)

⑥考取的各种证书。比如四、六级等相关证书、操作技能证书、各种参赛证书及奖学金证书等。

⑦证件照。带上几张一寸或小二寸彩色免冠照片,面试和体检的时候都能用的到。

⑧文字材料。比如面试的简历、自我介绍、给导师的信、正式发表的论文(注明第一作者)以及科研成果鉴定书等等,不要吝啬全部多打几份,基本上做到有几个老师,有几份资料和简历。

往届生

①初试准考证。初试时打印的准考证。

②身份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③毕业证和学位证。已获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须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④政治审核表。档案单位一般应与报名时填报的工作单位一致,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人才交流中心填写并盖章,该表需要在院校网站下载。

⑤本科成绩单及复印件。由档案所在部门或本科就读学校教务部门盖红章的本科成绩单。这个看院校的需求,很多学校不一定需要。

⑥工作成果。如果你工作的地方和你报考的专业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拿出来以备不时之需,面试的时候可能会成为加分项哦。

⑦证件照。带上几张一寸或小二寸彩色免冠照片,用于面试和体检。

⑧文字材料。面试简历、自我介绍以及给导师的信件等,与应届生一致即可。

同等力学考试

如果你是同等学力考生,需要多准备的材料包括:学历证书、同等学力证明材料、以及院校要求的其他材料(如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复印件等,各院校要求不同,以目标院校通知为准),其他和应届生需要准备的资料一致。



参加复试的条件

首先,如果你报考的是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那你的初试分数就必须要高于学校划的线,一般都要求比国家线高的;如果你报考的是非34所,那你只需要达到国家线。

但是, 并不是过了线就能参加复试,还得看这个专业到底招多少人,以及参加复试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的比值

举个例子,某学校医学专业计划招收10人,规定比值是1.5,那么实际进复试的人数是15人,最后淘汰5人,留下10人。所以,即便你过线了,但要是排名是第16,你还是不能参加复试。



考研复试流程

复试流程各大高校大同小异,复试时间一般是两天左右。在准备复试之前要了解报考院校的复试比重,不同院校初试与复试的加权方式可能不同,这些都可以在报考院校的研招网官网上面会找到往届的复试通知。

复试包括体检、笔试、面试三种形式(注意留意学校的复试通知)

①复试面试流程一般为:面试组织→抽签入场→面试答题→随机提问→考生退场→评分考核

②面试可能会不在同一个考场,因为面试问题一般包括中文的面试问题、英文的面试问题,所以有些院校会分开专门的考场。有抽签答题,随机提问的可能,这些都是为了考察考生的答题思维、逻辑,向老师展现重点的能力。


复试面试的形式

专业课内容: 考查形式主要是“笔试+面试”的结合,所考科目与初试一般不同、同一专业各院校考察也不一样。

综合实力: 通常以“面试”的形式进行考核。根据对历届考生复试情况统计,综合能力面试环节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

英语应用能力: 英语综合能力通常考查英语口语和听力,有些院校还有英语笔试。虽然英语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时一日之功,但只要提前有针对性的准备,短期突破并不难。



面试相关问题

面试的过程,导师们也是希望在短时间内了解即将跟从自己的学生到底拥有什么样的品质,有什么专业发展潜力,遇到问题的思维方式,随机应变能力以及拥有怎样的心态。通常会问:

①请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②为什么会报考**院校**专业的研究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