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眼ARTSPY
艺术眼ARTSPY2008年创立于北京,我们致力打造多元化艺术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眼ARTSPY

总读三体说科幻,你还能知道更多点吗?

艺术眼ARTSPY  · 公众号  ·  · 2018-09-06 20: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为一个不合格的科幻迷,最起码了解点花边也可以。



《月球旅行记》是一部1902年拍摄的法国黑白无声科幻电影, 这部电影大致上基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以及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月球旅行记被认为是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



后期各色各样的科幻影片崛起,像是生化危机,异形,还有第五元素中我米拉女神一头橘黄色短发。



至今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些飞梭在城市之中的飞船、飞车。

而这些灵感来自哪里呢?


世界上有一个座城市最接近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之城,

它是芝加哥。



芝加哥交通四通八达,被称为美国的动脉,是美国最大的空运中心和铁路枢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港口城市。而

芝加哥捷运是这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这个系统在1892年就开始运营了。



据说起初并不是高架轨道,后来设计成高架是为了避免当时混乱的路面,这一举动却是进步一大步,谁想到未来的高架交通是多么前卫方便。



那时美国工业开始发展,借助于最新的钢架结构,芝加哥盖出了世界最早的摩天大楼,这些摩天大楼和交通线不光年代相同,采用相同的技术建造,从视觉上两者也互相紧密相关。


列车就穿行在拥挤的高楼大厦间,有时离楼宇的窗户不过几米的距离,在某个办公桌前一抬头,也许就有一辆列车在面前疾驰而过,在站台候车的无聊时分,旅客也可以抬头张望一下附近办公楼里的景儿。



尽管在今天,列车还要借助高架才能在高空,在高楼大厦间穿行,并不能像科幻电影中那样在空中飘浮穿过,但是我们已经能从这种古老技术构建的空间中感受到一丝奇妙的未来感。



现在人们这么推崇和迷恋科幻,

然而在当年,科幻是被归为低俗的那一类的。


艺术家Frank Rudolph Paul是当时美国科幻领域低俗杂志的封面插画师。



即使到了现在他的插画作品也是数一数二,最让人惊艳的就是他的想象力以及那视觉冲击力强悍的科幻画风。



可是在194X那个时候跟现在大有不同,科技根本没有那么发达,而Frank这一代却没有因为知识的局限性而失去想象。



那时人们看不起科幻,而Frank就是科幻低俗艺术家中不争的国王。

他的科幻故事杂志的封面插画也改变了科幻作家Ray Bradbury雷·布雷德伯里的一生。


Ray Bradbury,1920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沃基甘,从小爱读冒险故事和幻想小说,尤其喜爱根斯巴克主编的《奇异故事》。 著名作品有: 《华氏451 度》、 《火星纪事》、《太阳的金苹果》、《R 代表火箭》、《明天午夜》等。




在科幻爱好者中盛传的一则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是这样的:“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

科幻之所以是科学与人的桥梁之一,它具有前瞻性,关注现在又高于现在,从现在预言未来,,思考未来,思考人类、地球、太阳系甚至整个宇宙的未来,

科学离不开幻想,而艺术离不开真实。



//欢迎关注艺术眼公众号//

把生活过成艺术,

让每天都充满惊喜和美好。


//欢迎扫码入群//

想了解更多的艺术、设计、新媒体新知识

这里有一个地方,给你




//欢迎关注艺术眼店铺//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只为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