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数据打交道,是桂益龙的老本行。在进入波司登之前,他曾在一家企业软件管理公司工作了十年。波司登此前使用的是Oracle(甲骨文)的数据库,零售系统则采用离线客户端与后台服务器定期同步更新数据的架构。
这种工作方式,就像是每家门店的客户端定时向后台服务器“汇报”,而且这“汇报”不是即时的,一家门店出现缺货之后,后台服务器可能要隔很长时间才能察觉,此时再安排调货补货,已经来不及了。而且离线数据只能用于事后分析,很难做到在线实时分析和预测,也无法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消费者。
整个系统的运营效率和反馈机制都亟待改善,“要及时地知道市场需求,根据需求来将生产方式变柔变聪明,根本问题是数据要通。”2015年开始,桂益龙和团队开始考虑建立新的零售系统架构。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们看到了一条介绍企业级中间件的朋友圈,发布者是他们的熟人,供职于阿里云企业级互联网架构部门,五六年之前曾经帮他们解决过Oracle数据库卡顿的问题。
当时,波司登IT团队中的架构师已经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研究开源数据库,也有了一些进展,但企业级中间件更加引起了桂益龙的兴趣,为了进一步了解中间件能做什么,他亲自带着开发、运维和架构师一起去了一趟阿里。
“决策做得很快。”波司登IT部门的员工回忆说,因为这套系统脱胎于阿里自身的业务,已经经历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包括极其严苛的双11大考,“当时觉得既然阿里能用,那我们的问题也应该可以解决。”
按照阿里云企业业务事业部总经理赵杰辉(花名厚坤)的说法,“让传统行业拥有互联网公司的能力才是上云”。阿里云企业级互联网架构想要做的,就是把阿里自用的、经过实战考验的系统架构,快速复制给其他企业,让这些企业也拥有互联网公司的能力。
波司登干脆利落地做出了“上云”的决定。波司登和阿里云合作的成果,是利用企业级互联网架构技术做一个“零售云平台”。这个决策是在2016年的年初做出的,短短5个月之后,桂益龙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就可以实时监控全国3000多家门店的库存和销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