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校人才网V
第一时间为求职者提供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医疗卫生机构、知名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中央批准!中国工程院院士,任985校长 ·  16 小时前  
青塔  ·  985,撤销10个专业 ·  昨天  
青塔  ·  美国终身教授,归国加盟C9 ·  3 天前  
青塔  ·  1117亩!“网络安全大学”,来了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黄腾波课题组202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校人才网V

新规:多所高校绩效工资制度,又改了!

高校人才网V  · 公众号  · 大学生  · 2025-02-16 12:1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高校工资绩效改革的趋势和特点,以及不同高校的具体实施情况。文章还分析了改革对在职大学老师和高校求职者的不同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校工资绩效改革的特点和趋势

高校工资绩效改革强调基本工资不是重点,完成绩效才是重点。学校普遍加大了动态调控激励部分的比例,包括年度目标考核奖励、专项奖励以及社会服务及科研绩效等内容,以调动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观点2: 不同高校工资绩效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

不同高校实行的工资绩效改革办法有所不同,包括中国矿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内江师范学院等。这些学校的新规定更加强调绩效的重要性,并加大了激励力度。

关键观点3: 高校工资绩效改革对在职大学老师的影响

工资绩效改革对在职大学老师的实际收入产生影响。新规定可能明确了监督路径,对一线教职工来说是好事。但部分高校明文新规定也可能导致领导参与工资绩效二次分配的机会变少,而“双肩挑”人员的绩效就高执行。此外,绩效改革权限下放到学院可能加剧大学老师们的经济压力,引发新的矛盾。

关键观点4: 高校工资绩效改革对高校求职者的启示

高校绩效改革面向所有教职工,求职者应关注目标高校的改革动态和绩效工资制度。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类型,并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理性看待绩效工资差距,拥有更全面的能力将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正文

2025年1月,两部门发文:“强化高中、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 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 。”



图源:国务院公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近年来,高校不仅是众多硕博毕业生的热门就业选择,也在官方政策的推动下积极推进薪酬制度改革。 然而,这一改革并未受到大学教师的普遍欢迎,以往大学老师们“高薪、轻松、自由”的职业印象正逐渐被打破

本文将结合具体高校工资绩效的规定,理性探讨一下:

1、高校工资绩效改革有何特点和趋势?你所在的高校未来可能会怎么改?

2、这对已经入职的大学老师、高校求职者们分别有哪些影响呢?



这几年高校工资绩效的改革重点在哪里?


高校的工资绩效改革通常周期较长,这是由各高校的改革进程和机制所决定的。


0 1
中国矿业大学——「以岗定薪、绩效导向。」


信息来源:中国矿业大学人力资源部


0 2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适用事业编和人事代理人员。」


信息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0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轮岗竞聘是该单位绩效分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网


0 4
天津师范大学——以“限高、稳中、托低”为原则,完善工资组成结构。


信息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细则》


0 5
内江师范学院——「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奖勤罚懒。」


学校新实施的关于绩效工资规定内容与旧规定的区别对比,可见下图表。


注:最新信息以学校官网信息为准。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得知——


1、近几年,多所高校实行的办法,更加强调了基本工资不算事儿, 完成 绩效才是重点 ,学校普遍加大了动态调控激励部分的比例(包括年度目标考核奖励、专项奖励以及社会服务及科研绩效等内容),由此达到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高校:“干活吗?加钱哦!”


2、除了额外增加的激励目标,大学老师们全年的工作考核也并不少。往往是 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叠加组成 并且这些考核还会进一步细化,将每次考核的工资薪酬分为了“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激励绩效”等部分,且 考核通过才能全部拿到


高校:“想偷懒少干活,有的钱你可能拿不到。”


3、为了体现公平性,以及学校对不同层次人才的投入与看重。高校们还会特别强调 不同岗位的补贴额度是不一样的 。各高校都不同,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补贴类型——


  • "

    学校关键岗位和高层次人才的津补;

    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等专项岗位津贴;

    纪检岗位办案补贴;

    改革性补贴,包括住房公积金、住房改革补贴;

    评优评先等表彰奖励;

    学校重点工作和专项工作的补贴;

    加班值班补贴;

    ……

    "


信息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及津贴补贴发放管理办法》


高校:“想去哪干活?一定提前选好,因为最后到手的钱可能拿得不一样。”



工资绩效大改!对大学老师和高校求职者分别有何影响?


对于大学老师而言,其实际收入无疑会受到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对于不同岗位的教职工而言,利弊各不相同。


0 1
对在职大学老师的影响↓


①大多高校的新规定:明确了监督路径,对一线教职工来说是好事,有纠错追责的机会。



信息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很多高校过去所采用的工资绩效监管体系,可以说监管效果微乎其微,甚至近乎于“缺乏监管”。


比如,十几年前的老版文件里规定学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教职工收入方面的监管。但一细问:“哪个部门具体监督的哪一环节?”,没说清。也可能有些人故意不说清楚。


这就导致有的高校绩效多少发放得很不公平,发多发少全靠个人良心。


△某所高校在职老师吐槽绩效分配不公平


②部分高校明文新规定:领导参与工资绩效二次分配的机会变少,但“双肩挑”人员的绩效就高执行。



信息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③绩效改革权限下放到学院,那些标准课时数完成困难的大学老师,工作压力更大了。


△高校工作量设置“红线”“绿线”,中间值及以下的老师们都要扣钱


这里先要明确一点: 标准课时数完成困难的大学老师≠能力差


完不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其他职责如大量的科研项目或行政工作等。而绩效标准下放到二级学院后……学院很可能提高课时要求!


想想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每个学院总有几个“卷王”在带头拉高平均值;不同专业不一样,有的学科需求课时就是多,那些课时设置少的老师,为了完成指标不得不多上其他课;大家专业情况不同,但院里的总课时上去了,于是平均标准最后统一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 那些原本就标准课时数完成困难的教师,工作压力更大了。


④下放权限到二级学院后,学院可能执行更严格的奖惩机制,来提高大学老师们的工作效率,这也会加剧大学老师们的经济压力。


虽然考核标准变透明了,但考核指标也更严苛了。同一个学院里,绩效工资差距拉大可能引发新的矛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