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研帮
金融推理 | 内幕揭秘 | 独立调研 | 散户立场 | 白话解读 | 风趣幽默 【这里有主流媒体上看不到的东西……最好玩的投资研究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投研帮

牛逼了,创造历史

投研帮  · 公众号  ·  · 2024-02-22 18: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研究了一下外资,最近买的是真外资。

参见上图, 中银国际是国家队的马甲 ,最近一个月净买入额330多亿, 大家还记得之前外媒报道过,说救市资金是国家队放在海外账户的钱,跟这个是能对上的。

昨天大小摩和汇丰的渠道买入的,量都不小,尤其是大小摩,最近一个月基本没买, 昨天开始买得比较多 。剩下的汇丰,因为是香港的地头蛇,估计托管的外资账户是最多的,所以体量整体比较大。

1 月下旬开始,外资买入 A 股的节奏是有明显好转的,他们最爱的是茅台,其次是美的。

二三季度外资对A股是猛看空的, 从去年年末开始,态度有所转变 ,参考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的观点:

中国国内通胀压力的绝对水平温和且偏低,伴随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托底,经济增长将有一定的支撑,预计 2024 MSCI 中国指数和沪深 300 指数成分股将分别实现 10% 11% 的盈利增长。而且 A 股绝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外资投行都是老油条了,经历的东西多,不会轻易因为房地产市场下行就彻底不买 A 股了,他们在其他市场见过经济下行和经济危机的区别。但国内市场所受到的政治影响,是他们没有见过的。

只能说没有永恒的胜利者,只有识时务的趋势者。

我认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如果地缘政治不发生大的变化, 外资会成为缓缓做多的一股力量,但不会有很大的爆发力

……

总结一下从节前到节后,能一直跟指数共振的方向。

PS :共振的意义此前解释过,指数是由行业组成的,符合逻辑的顺序是某个行业有大的变化,因此大涨,形成主线,进而带动指数,再带动市场其他股票。

主线的特征是先涨,涨幅大,而且后跌。杂毛的特征是后涨,涨幅小,而且先跌。

所以通过指数去判断某个行业的涨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因果颠倒的, 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流动性危机或者是超级牛市时,才有效。那个时候情绪是唯一大权重因子。

CPO 与国产算力】

当之无愧的科技方向的龙头,共识最高,很多次科技股起行情都是它带领。

市场沉浸在科技氛围里时,它的回调幅度很难太大,很难给很好的买入机会。理想的情况是自然回调,叠加某次业绩不及预期杀跌一波。产业链上,今年文生视频领域能看到持续的落地的机会,并不能仅仅靠 OpenAI 和谷歌放出来模型,进展最快的还是影视界。

其他的关注度比较高的, 一个是AI PC,另一个是自动驾驶 ,相对来说自动驾驶可能更快,也是C端能够接触到的第一个大规模的成熟AI应用。

MR 的设备很多人反馈说太重了,要有大幅度优化起码也要等到 25 年。

国产算力主要逻辑是英伟达进不来,最新财报显示大中华区的营收只有个位数了, 大部分份额都会被华为昇腾给拿走 ,国内的二三线公司可能拿不到多少实际份额,但是股价能炒。

从逻辑角度来讲,以 CPO 为代表的海外算力,是强于国产算力的,背后一个是全球市场,一个是中国市场,肯定是全球市场大。

【存储和封测】

存储和封测从股票属性的角度,都是泛科技的分支,但是从产业的属性,它们除了有AI的逻辑加持(分别对应HBM和chiplet),还有 自身行业复苏的逻辑。

近期存储价格一直在涨,业内预计在供给控制持续以及需求缓步复苏下, 2024 年第一季 DRAM 环比涨幅 13%-18 %, NAND 环比涨幅 18%-23 %。

存储作为最上游原材料,跟半导体整体周期基本同步。半导体销售额同比连续两个月转正:

HBM 这边,国内的公司基本不会有特别大的受益,所以以后如果是炒存储炒到 HBM ,那基本就得冲高卖了。

从四季度公布的业绩预告来看, 存储公司基本都实现了单季度的经营回暖 ,比较好的是德明利、澜起科技、佰维存储、江波龙等。

封测这边, chiplet AI 的关联度相较 HBM 更弱一些,但是国内公司在封测领域的产业链地位更强,龙头通富微电已经给 AMD AI 芯片做了先进封装。

因为产业链的关系, 封测的业绩拐点会晚于存储 ,长电科技这种四季度的营收改善相对小一些。

今年如果炒全球半导体的复苏,这两个板块都是可以看的,业绩复苏方向是很确定的,复苏高度不确定。

【减肥药】

减肥药从行业属性上是医药,但是股价属性上却属于泛科技,都是属于 0 1 的星辰大海方向。

相对来说, A股的减肥药公司能够有业绩兑现的,并不多,诺泰生物、药明康德、信达生物等少数几个公司比较确定 ,其他的公司都还处于临床早期。

我个人觉得每次炒泛科技的时候,减肥药跟着涨都是要卖的,可能减肥药真正再来一波大行情,需要等到医药股的贝塔起来。

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美国没有全民医保,主要通过私人保险部门以市场自由定价的方式支付,日本则有集采,跟中国类似),以及资本市场时间不长的A股,拉长看医药公司的涨幅都是 前三 。医药股2015年到2020年都是大牛市,因为PD-1和新冠带来的巨大资金涌入,但这俩都带有偶然性, 未来大的技术周期(ADC、CAR-T等)到来时,医药股又会展现龙头风范。

【煤炭为代表的高股息】

煤炭短期有事件催化,山西那边煤炭要减产,除此之外就是此前的国债收益率不断走低的大逻辑了。

其他的高股息逻辑排行,我认为最顺畅的是 石油板块 ,尤其是中国海油这种质地优秀,带有一些成长性的。银行我认为逻辑一般,降LPR同时又降存款,利润是保住了,但明显存款利率是被动降低的。

另外我认为最近不让机构净卖出的规定,也使得高股息资产短期有资金买入,这块随着市场的回暖,可能会逐渐放开, 这是短期市场最大的一个利空。

这种趋势股现在想参与要比较强的 交易能力 ,平时割肉不利索的小伙伴也别眼红了,功夫不到家这钱也赚不到。

整体上,最近跟市场共振度比较高的板块就这些,泛科技领域还有机器人、氢能等等,接下来市场涨跌都可以重点观察这些板块。

收盘后看到了两条消息,日经225指数创下了历史新高,收复了失去的三十年失地, 牛麻了 。上证也毫不示弱,豪取7连阳,创下三年半以来最长记录。

国足亚历山大,啥时候怒取 1连胜 啊?

.....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留言区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