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共识
区块链,无共识,不商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共识

新冠肺炎改变新零售,供销社归来

商业共识  · 公众号  ·  · 2020-02-11 17: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SARS推动了中国电商的崛起。 这场新冠肺炎,也将重新改变中国的零售格局


没有偶然,所有革命的发生,都早早已经蓄势待发,只等待某些偶然的事件,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而这场疫情的蔓延,有意无意的加快了新零售行业的发展与变革。 会加快农贸市场 退 出城市历史舞台,会”无人机配送“等加快非接触式服务普及,会让产业链无人化,会增加行业的集中度加速小玩家离场。

农贸市场升级

武汉肺炎始发地华南海鲜市场照片曝光之后,很多人都被恶劣的卫生条件恶心到了。

但是请收起你的圣母光环,这其实就是真实的中国的农贸市场,这就是一个尚未完成完全城市化的中国,任何一个拥有广阔城乡结合部的超级城市都有的景象。 这就是GDP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最常见的零售业态。 不过,如果这场新冠肺炎能顺利结束的话,这样的景象恐怕要结束了。

这会是第一个显著的变化: 各地希望有所作为的政府,必将强力扫除各种涉及到活体交易的农贸市场,哪怕不是针对野生动物交易,各种人工饲养的家禽家畜也将会是重点打击的对象,因为它们都是细菌病毒的主要宿主。 同时,支撑农贸市场背后的供应链的安全性卫生性与稳定性,乃至供应链的源头所支撑的小农经济型的生产作业方式,都会被质疑和革命掉。 这种质疑和革命,在前些时候就已经开始的猪瘟和鸡瘟肆虐之时,就已经被大量诟病。 取而代之的是冰鲜与分割肉等更加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更加集中的技术投入与资本效率。 完成小农向产业的转变。

这会是推动"日益疲软“的生鲜新零售的最大动力。 这给了新零售挑战产业链革新与就业率保障的机会。而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国资玩家,是大家可能都忘记了的供销社,供销社本来的职责就包括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进行组织、协调、管理;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宣传贯彻有关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等等。

这次疫情,让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物资流通出现了很大的阻碍,这两大经济结构之间的链接目前是不是足够牢固?是不是都掌握在可控范围内?供销社会变成一个重要的选项。

非接触式服务

疫情带来了远程办公和居家消费的需求,被隔离的大量民众都迫切的需要“非接触式的服务”。 从前,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之下,无人机和机器人送货等方式一直没有足够的成本动力去普及和拓展。 通过这次疫情,如果能增加抗菌抗污染材料与涂层的使用,将会极大的改观终端物流配送的体验。 同时,语音操作和手势操作等“非接触式操作”,也缺乏普及和推广的动力。 如果能抓住这次疫情对社会“卫生观念的提升”



在过去几年里,能有意识的更少的使用人工,更多的使用自动化设备的企业,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业务发展。 在其他电商公司还处于“等待复工”的状态的时候,这些优先自动化的企业,已经开始运作。

对于产业链上游的生产制造企业来说,有危机意识的企业家,会在延期复工,防疫流程和人工成本的折磨后,进一步坚定实施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决心,这会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次空前机会。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领域会逐渐被无人化。

而最后一个需要无人化的领域,就是物流领域的无人驾驶,这一点中国的技术储备已经丰厚,相信很快就会有现实的案例出来。

生物识别技术

不过,疫情的蔓延也给新零售领域带来了另一个弊端——扫脸支付似乎变得不那么合时宜: 大家都带上了口罩。 肖像权是人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从前大型科技企业可以有机会无偿的拿走。 但是这次,从前识别面孔建模的方式已经准确率大幅下降。 同时依赖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大量应用场景都受到了挑战,包括各种电子设备的解锁,扫脸支付和门禁等等都迫切的需要一个新的生物识别方式。 而依赖于人脸识别所构建的安全防护系统也彻底失去了作用,这都给社会治理和企业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行业集中度增加,小玩家离场

以上这些变化都因为一次“偶然事件”更快走近了公众的视野。 科技革命是残忍的,很多企业可能因为准备不足而倒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市场普遍预计2020年一季度中国的GDP增速将显著放缓; 而受到需求下降、物流管制和人员交通限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冲击,一些行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受到较大影响,甚至面临在短时间内资金链断裂和倒闭的风险。

作为政府,在对微观经济进行干预之时,不得不去平衡“市场规律”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的矛盾。 从中央到地方已经采取了暂缓税收和社保缴纳、减免税费、减免房租,提供政策性贷款、乃至财政贴息免息贷款等种种救助措施。 这中间的确会存在扭曲资源配置,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削弱市场规律等等问题,

当然,单纯以防范企业倒闭为目标的政策救助是非常危险的,但是不防止企业倒闭,更危险。 我周围的很多企业家朋友已经开始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支出,减少现金流出以求生。 超过8成的企业反映收入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超过75%的企业反映企业的现金流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力。 其中部分行业以及小微企业面对疫情的冲击显得尤其脆弱。 少量企业收入在疫情爆发之后下降超过80%。 有四成左右的建筑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和超过一半的小微企业表示如果疫情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持续三个月,公司蒙受的损失可能超过去年全年的净利润。 此外,在问及如果疫情难以好转,企业的现金流能够支撑多久时,超过6成小微企业和约一半左右的建筑和服务业企业称难以撑过三个月。

这场疫情结束之后,只剩下了几个核心的民营大玩家和国企老玩家了。

但是无论如何,在夏天来临之前,期待疫情快结束吧。关在家里太憋屈了


- END -




无共识,不商业



找到我们:

网站:http://www.bizreview.cn/

微博&推特:@商业共识(八倍信息量,实时快更新)

微信:商业共识(最值得关注的领导人精华)

头条,百家号,steemit,FB主页...同上

FB群组:

https://facebook.com/groups/34223807979466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