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
①以经济学模型概括金融工作会议:目标函数是服务实体,约束条件是协调监管,底线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将加强监管协调,有效降低监管中可能导致的风险。②重申风格取决于盈利趋势和投资者结构,
17
年上证
50
相当于
13
年创业板指。创业板中报业绩增速继续放缓。③
6
月
4
日《再次开启多头思维》看多逻辑不变,情绪指标仅位于震荡市中低位,白酒家电扩散到金融和周期龙头及二线价值。
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多头逻辑未变。
(
1
)中期仍是中枢略抬升的震荡市,震荡中枢略抬升源于盈利增长。市场有波折,上证综指、万得全
A
每次上涨持续约
2-5
个月,幅度约
10-20%
左右,每次下跌持续
2
个月左右,幅度约
8-10%
。(
2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阶段性多头格局不变。
7
月
14-15
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经济学模型高度概括会议要点:目标函数是服务实体,约束条件是协调监管,底线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将加强监管协调,有效降低监管中可能导致的风险,有助消除市场对监管过程中出现类似钱荒等不确定性的担忧。(
3
)目前资金利率仍较为平稳,市场情绪指标成交量、换手率数据处于均值偏低水平。整体上,震荡市中阶段性的多头格局未变,无需担忧。
业绩是试金石,中报强化价值风格。
(
1
)重申风格取决于盈利趋势和投资者结构。最近一周价值与成长的风格裂口再次拉大,风格和资金面关系不大。
2013
年资金面相比
12
年偏紧,全年中小创明显表现更好,
2017
年以来资金面相比
16
年偏紧,过去半年上证
50
和中证
100
明显表现更好。真正在决定风格的是盈利增速趋势。此外,投资者结构影响风格。
16
年
1
月底以来震荡市整体是存量资金,结构上散户资金略减少、绝对收益资金略增加,他们投资风格更偏价值。(
2
)中报预告显示创业板利润同比增速继续回落。
14
日周五多个创业板权重股出现闪崩,背后是多家公司中报业绩下滑或不及预期。截至
7
月
15
日,中小创中报业绩预告已基本披露完毕,主板披露率
32.3%
。从半年报净利润同比来看,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为
180%
、
31.7%
、
6.8%
,今年一季度分别为
19.7%
、
27%
、
11.2%
。剔除两大权重股温氏股份、东方财富后,创业板中报预告净利润同比为
30.1%
,一季报
27.2%
。
多头思维,扩散策略。
(
1
)保持多头思维,不用纠结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