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汝广六年了,最近才第一次见到本人。
2011年春节时,找到一些高中时画的大连老建筑——这是那一批作品中极少数还存留在我手中的。发到网上,居然引起不少朋友的关注。汝广将这些作品推荐给大连本土的《新商报》,由此开始了一场跨越数年的专栏连载,更将我这个游子重新载入到对故乡的美好记忆中。
那时,汝广的第一本书《大连老街》即将付梓。通过他的文字我才将记忆中的城市碎片拼接起来,也知道了大连也有一批像他一样热爱家乡、投身于保护老街的人——因为这座城市特殊的过去和今天,这一切做起来要比同等城市难得多得多!
见面时,汝广拿出一个写着我名字的本子,里面贴满了我专栏上的剪报。一页页地翻过去,几年来搜集资料以及绘制过程和交稿压力逐渐在脑海中浮现。报纸上的专栏已经谢幕,报纸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终将告别历史。我的作品被汝广用这种古典的方式精心保存下来,实在令人感慨。
“手绘大连”剪报封面
《大连民政署旧址》和《大连饭店》(在我画下后,大连饭店和它楼下的副食店都已经停业)
《黑石礁西村街》和《大谷光瑞故居》(《黑石礁西村街》中自1952年便住在这里的辛连友老人已经去世,父亲将这份报纸交给了他的儿女;《大谷光瑞故居》已经修缮完毕,它对面空旷的山坡也盖起了几栋楼房。)
《秋林公司》和《甘井子体育场》(秋林公司已经被涂上青灰色,在此之前它在90年代被法国设计师涂成乡村幼儿园一样的品红色和湖蓝色)
《星海公园》和《老甘井子炸肉串》(炸肉串的老爷爷已经去世,他经营了30年的摊位被儿女转让给隔壁做麻辣烫的女人。)
《大化俱乐部》和《旅顺胜利塔》(这两幅画于2013年盛夏,正值我北京新居装修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