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崇拜任何人
,这是张文宏的话。
是的,不要崇拜张文宏。
因为,每一个崇拜者最终都是
反偶像
的。
那些乐于造神的人,一定也
毁人不倦。
不过,在2020年快要结束的时候,
还是要说一句话,不崇拜,
但要记住。
在2020年这样一个
“不确定性”
的时代,
张带来了某种专业上甚至精神上的
“确定性”。
我们无法定义伟大,却可以
量化稀缺。
张文宏,无疑是这个社会特别
紧缺
的人口。
我们从以下角度,来梳理这个心中的年度人物:
“作为主任的华山医院感染科,有着中国最强的传染病团队,您当初上大学为什么选择了感染病学?”
这是挖掘个人
血泪史
和
苦难史
的套路,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就不自觉的
“崇高”
起来。
一旦失去内心的
真诚
,虚伪的气氛就会霎那
膨胀。
“采访我个人就没有意思了,我就一个乡下人,跑到上海,读完书留下来工作而已。但你说到
传染病
,我觉得这个可以
好好聊聊
……”
他不以泪服人,他真诚务实,他勤奋认真,他从不夹带私货。
有人说:张文宏医生这样的人,大抵是上海这座以东西交汇为底色的城市,追求
专业主义
与
精英治理
的最新标杆。
真诚是
无敌
的,但
真诚
也带来麻烦:
他说从不相信
病毒源头
,只相信
证据。
这一句非常真诚的话,带来
无数骂声。
越是没有文化的人,越不愿意接受
科学观点。
年初疫情到了关键时候,所有人都很累。
张文宏做了一个决定,把所有岗位的医生
全部换下来
,换成谁?
换成科室所有的
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在宣誓的时候不是说吗?
张文宏开了个小组的会议,共产党员现在马上给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者不同意,你都得上去,心理上是为了
信仰
上去也好,是因为
党的约束
上去也好,没有讨价还价,肯定是上去,我自己也上去。
这句话不是只要求别人,也是要求自己。
张文宏这位身先士卒的
支部书记
,承担了医院隔离病房的大量医疗工作。
他还说过另外一些话,
比如:
“书读多了,就知道不能欺负老实人,要善待年龄比你低、权力没有你大的人……”
可能这些话许多人不喜欢听,但他的
率性
,换来更多人的
尊重。
但率性总会得罪一些
阴沟
里的虫子,一旦哪一天虎落平阳,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会
格外拥挤。
疫情肆虐的3月份,很多
海外学子
也在担心疫情传播。
张文宏作为
专家
连通了一次电话,以下是他对那些
学生
的劝告:
所以这段时间,只要你能保持在
空旷
的地方,跑步散步都没有关系。
如果环境空旷,就你一个人,完全不需要戴口罩,没有什么意义。
和别人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
避免拥挤人群
,选人少的时间去超市自助付款,不和别人近距离接触,就没关系。
这个病,年纪越轻,
病情越轻。
年轻一代
不用太过担心,没问题。
他
幽默、风趣
的回答,非常温暖的为这些孩子们服务。
但对待另一些人,他又非常
犀利。
一女记者问他,这么久在病房想不想妈妈。
张文宏反问道:
可以明显看出他隐忍的
愤怒
,怼得大快人心。
对这样的
反常识提问
,他一点也不将就。
为了
煽情
,常常有这种
背叛人性
和
常识
的采访。
面对这些没有常识的问题,他绝不纵容。
当有人说只要把康复者的血清,输入感染者体内,感染者就像换个人一样时。
张文宏犀利地批评道:
他反对
过度宣传
,因为这样迎合了民众过分
恐慌
的心理。
其实,复工不会带来疫情的反弹,
不科学的防护
才会。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
要吃饭,要生活,要赚钱,要看病。
如果经济停滞,大家没地方买菜、买药、谋生、谋出路,因
贫困
和
病患
死亡的人口,可能要高于新冠肺炎。
尽管,这个发言引发争议,但它饱含的
忧国忧民意识
值得铭记:
病毒可怕,但一个
14亿人口
的超级大国陷入
停滞
,更可怕。
病毒不会只攻击
穷人
和
病人
,但他们更需要
活下去。
这是一种理性思考,理性的背后,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洞察: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可解
世间惆怅
,可让
父母安康
,可护
幼子成长
。
有些人非常简单,但同样
通透。
这是一种世事洞明的
智慧
,但又不追求人情练达。
张文宏说他不喜欢
网红
这样的字眼,他之所以成为网红是因为
社会缺乏沟通。
他名气日甚,却并
没有志得意满。
他为民众所敬重,但拒绝伟光正。
而且,他也不认为自己到底有多少人喜欢。
“当大幕落下(指疫情结束),我自然会非常安静地离开。过了这个时间,你到我们医院里,看见绕着墙根走路的那个人,就是我,很低调。
但是,这个疫情来了,我们整个医护工作者,就必须讲话,因为我们讲的是事实。”
这是一个医生的真心话。从这话里,我还听出几分
悲哀
!
也许他内心深处知道,他的真诚直率,可能并不会让人喜欢。
一切回归正常后,他终究认为自己只是个
平凡
的医生。
2020年这一切的关注和膜拜,终究只是
镜花水月。
张不说假话,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
他有
同理心
,有
共情心
,不自以为是不骄傲自大。
他不虚头巴脑,不打太极,不浪费时间,踏实认真。
综合起来就是
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废话套话,反对虚伪矫饰,反对狂妄自大,反对不学无术,反对煽情做作…….
有的地方只要出现一例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就狂喊
“战时XX”
。这是让人觉得安全,还是闹心?
一上来就
煽情
,嘴上都是浓浓的
“官本位”
味道。
张文宏就不是这样的人,他与这类人,完全是
话语体系
不同。
上海出现一个
本土病例
,张文宏在微博上是这样说的:
按照中国目前的经验,我们的
追踪能力
快过病毒的传播能力,因为我们的追踪总能跑到病毒的前面。我们会扩大病人的
接触范围
,实施扩大检测,发现潜在的病例。
这种策略,就是
“新常态”
下的
“动态清零策略”
。希望大家能够越来越习惯当前的抗疫策略,不要因为出现
偶发
的病例,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没有喊口号,没有挥大旗,
踏实诚恳,轻描淡写
,就把该办的事情办了。
上海无战事,只因
张文宏。
低调沉稳
,跟
专业
关系最大。
上海这样一个
国际化都市
,承担了中国多半国际航班和物流的
压力。
疫情期间上海的社会生活
张驰有度
,没有出现过紧张状况。
不得不说,与张文宏这个
专业的把关者
是有莫大关系。
上海还是
第一个
对湖北人解禁的城市,从未对任何地区发布过
歧视性
准入政策。
不仅专业,而且
自律
,这就是治理水平与文明程度。
最近,英国出现了
变异毒株。
这对中国的疫情防控有多大影响,
人心慌乱。
“上市的疫苗会失效吗?”
“还有没有必要进行接种??”
英国突变株
并不意外
,不影响疫苗正常接种。
病毒在传播中不断出现变异,并出现
优势株
是必然的,是
生物进化
的自然现象。
病毒每天都会发生突变,一旦发现对疫苗无效的变异,可以很容易地对疫苗进行调整,就像我们在
流感疫苗
上做的那样。
总体来说,张文宏是一个比较优秀的
普通人。
他从
不标傍崇高
,也
不刻意伟大。
他的话语太接地气,完全不受电视里
雄浑激荡
音乐的影响。
“对于普通人它就是一份工作,不要用高尚来绑架别人。”
“我不鼓励加班加点,抛弃家庭,无休无止工作是不人道的。”
他为什么成为我们心中的
年度人物?
很简单,
因为他没有认为自己有多伟大。
不需要多么
崇高
,只需要
脚踏实地
;
不需要多少
权力
,只需要
恪守本职
;
不需要多少
泪水
,只需要
真诚率真
;
不需要多少
勋章
,只需要
回归常识
。
最后我们评价:
他是一个
可爱
的人,一个散发着
人性光辉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