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上海市委举行学习讨论会。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应邀在会上就《准确把握新经济发展的新逻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了80分钟的专题报告,得到热烈反响。李强书记接见周春生教授并主持学习讨论会。
针对新经济时代因新技术催生出的种种变化,周春生教授创造性的提出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的全新理论——“无限供给”。
周教授认为,传统经济学的资源稀缺假设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生产理论、供求理论,正在新经济领域中被彻底颠覆。无限供给所引发的资产无形化、用户资产化等趋势,上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下对每个企业都正在产生深刻影响。
无限供给究竟会对企业运营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变化?企业在2021年如何看透、理解新经济运营规律,抓住新经济带来的增长机会?以下摘录了周教授近期的精彩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即将到来的2021年是中国实现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以内循环为基础,内外循环相结合发展方略,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从需求侧看,
内循环的关键在于提高内需,内需的核心是消费增长
。因为内循环投资形成的更多是产能。如果没有消费的拉动,投资将会造成产能进一步过剩。
所以消费升级、消费需求的拉升,对于内循环、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大形势之下,对于存量行业、刚需行业企业还有机会,但是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实现快速的增长,还
要靠改进、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
,成为成长的主渠道。
除了刚需行业,未来快速增长的消费领域更应该引人注视。
消费新增长点在于消费创新
,我这里总结为
从满足基本衣食住行升级为享受美好生活的康、育、娱等形态
。
娱
是快乐生活,包括广义上的旅游、休闲、娱乐以及文化消费。
在大量使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简单劳动会逐渐被机器取代,同时人们越来越长寿,大家对健康、教育、创造、休闲娱乐的追求会进一步提高,这些产业也孕育着更多的增长机会。
从供给侧看,内循环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防止核心技术断供。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经验,换不来核心科技。
科技创新、数字化
(包括新基建)
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
。
想要充分理解当前的大变局,这里要谈一个新的经济现象,叫做无限供给。
什么是无限供给?
以前的生产要素主要指土地、资本、劳动力。2020年4月9号党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了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在这三个传统要素基础上加了技术和数据。
传统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数据的本质区别在于:
传统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当中会不断被损耗、折旧;而
技术、数据一旦产生就永远存在,就可以长期重复使用,没有损耗,没有折旧,是从0到1到无穷大的过程,这就是要素的无限供给
。
因为无限供给,所以这些要素在转换成产品的过程中是没有成本的。
比如微软的Office软件,一旦出了某个版本,永远不会供不应求
(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当然也不会供过于求
(没有过剩的概念)
。
同样,微信、抖音等APP只要研发出来,一旦有了算法并且转化成产品,再多人下载,公司都能够供应得上。
这和传统时代的汽车、房子、面包、牛奶的有限供给,形成了根本区别。这对传统经济思维是一种颠覆。
因为具有这种无限的特征,所以企业在产品定价、商业模式设计、竞争策略和企业增长方面,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限供给,势必会带来两个趋势,对于企业将带来重要影响
。
第一,资产无形化。
有限供给下,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取决于产能,而新经济企业提供无限供给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取决于用户多少。
无限供给的供应量可以达到无穷,没有产能上限和产能边界。因此,无限品生产企业的成长通常不需要伴随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大量增加。
成功的新经济类企业,特别是数字经济企业,一般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
以无形资产为主,会成为未来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这对于企业融资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用户资产化。
在有限供给品领域,客户常常是跟供应商做一次性交易,而新经济企业和用户是相互的长期关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用户在使用微信或抖音APP时,不断地给供应商创造各种各样的价值、收入。流量变现就是企业用客户去变现、赚钱。
无限供给品的增长规模效应主要体现在客户端,客户具有非常典型的资产特征,所以叫做客户资产化。
这将商业的核心,从生产为王带向客户为王
。
在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发展的无限供给时代,企业需要认清:
第一, 企业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变为市场约束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 未来简单劳动和智慧劳动之间的差异会持续扩大
。 对于所有企业而言,将来劳动力的质量远比数量重要。原来我们经常说的劳动力红利,未来可能不再举足轻重。消费者的红利、市场红利可能变得更加重要。
第三,技术、创意、IP、商业模式、大数据等智慧成本,将成为比机器设备更重要的生产要素
。
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发展你的无限供给元素。
典型的无限供给元素是技术、数据。技术只要有一份,就可以不断重复地使用,用在多件产品当中。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限供给并非互联网巨无霸的专利,传统行业有限品当中都有无限元素。
比如技术供应,当一项技术发明出来,产品化了,这个技术实际上可以无限使用。
特斯拉因为它的造车技术、软件系统、智能化程度等各方面更好,所以它超过了很多老牌制造厂商,如福特、通用、宝马、奔驰。
同样,像可口可乐,它生产的饮料、罐装肯定需要很多有限资源,但可口可乐的品牌、配方就是非常典型的无限供给要素。这个配方再生产1万年依然可以继续用,它不会因为大量地使用出现折旧、损耗,这就是无限供给。
比如,你只是把面粉变成了一个普通的面包,附加值是很低的,面包可能主要是卖面粉的钱。
但在一些制药厂,把很少量的化学原料变成药品,可能5块钱的原料就能卖5000块钱、1万块钱,这就是它的附加值,这些附加值主要来源于一些无限的要素,如技术、配方。
所以,无限供给对任何一个行业的影响,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当然,无限供给也是相对的,
当供给是无限的时候,需求端就变得更为重要了
。
怎样才能吸引需求端,又需要你在供给上做足功课。这个供给原来可能追求的是数量,而现在追求的是质量和认知、认同。
几个人用和几亿人用的APP,都是脑力劳动的成果,但结果大不相同。这是因为质量、品牌、客户的认知和用户的需求及偏好不同,因此营销传播也非常重要。
新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也是理念和创意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