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本央行
那边搞事情了
,决定结束负利率政策,将政策利率从
-0.1%
提高到
0
到
0.1%
范围内。
这是日本央行17年来首次加息,维持了约11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开始转向。
此外,日本央行还决定,停止购买ETF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消息出来后,很多朋友都在问,
这个对日经225有什么影响?对A股又有什么影响?今天A股下跌,跟加息有关系吗?
下面来给大家解答下。
加息,是利空吗?
首先,加息毫无疑问对当地股市是利空。银行利率高了,存款的人就多,进入股市的人就少。这个放眼全球都是一样的。
但是,日本很特殊,人家长期以来都是负利率。你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非但没有定期给你利息,还要加收服务费。
即使今天加息了,那也差不多是零利率而已。
想想看,
如果今天咱们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0.1%,活期是0%,你是不是会宁愿把钱扔到任何地方都好,反正不愿意存银行?
与此同时,如果把钱投入股市,每年还能获得2%-3%的股息
(日本目前股息率大约就这么高)
,那定投股市是不是看起来就很舒服了?
日经225过去的上涨,和“安倍经济学”提高上市公司股息率确实也有非常大的关系,在时间上是几乎完全同步的。
它虽然加息,但现在的利率水平还是太低了,与股息率相比完全没有竞争力,所以影响是比较小的。
另外,
日本股市的上涨还有另外一个主要因素,那就是企业盈利快速增加。
大家可能会觉得日本GDP不怎么涨,为什么企业盈利涨了?
其实日本有很多跨国上市公司,主要是靠海外业务增长
(类似腾讯在全球买游戏公司)
,既不看出口,也不依赖内需。
这部分海外业务反映在其他国家的GDP里,跟日本GDP没关系,但利润归属日本上市公司,造成了企业盈利和GDP的背离,也造成了股市走势和GDP的背离。
所以,单从加息这个事情来讲,对日经225的负面作用是几乎没有的。
它不改变日本股市上涨的两大核心因素,当然也不会导致日本的牛市终结。
不过,除了加息之外,日本央行还说了一句:“停止购买ETF”。这个可能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看过“日本股市是人造牛市”的文章。很多自媒体都提到,日本央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在买ETF,促成了这一波的牛市。
买ETF,的确是个事实。停止买ETF,上涨动能当然也是会减弱的。而且这释放出的信号,也很不利于短期走势。
(就好比某天国家队宣布退出救市)
不过,大家应该都很清楚“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个道理,
企业的盈利和股东回报仍然是第一位的。只要核心因素不改变,长期来看趋势是不会轻易扭转的。
日本加息,为什么是A股跌了?
聊完日本股市,我们来谈谈A股。
有的朋友可能对加息这个词非常敏感,似乎每个国家的加息都能影响到A股。
其实,根本没有这么严重。
理论上来讲,A国加息,国际资本确实会从BCDEF国流向A国。
但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B国和A国有矛盾,那么无论如何B国的钱不可能流入A国。例如,俄罗斯人,现在可能就不太敢投资美股。
第二,国际资本的流动并不是无限制的,在某些地方,这种人为限制会非常严厉。例如,M国的资本就不允许投资咱们的半导体产业链。
实际上,即使与我们关联度更高的M国加息,真正创伤很重的也只有港股。因为国际资本流动性较好,并且香港市场流动性较差,导致港股对M国加息极度敏感。
A股,一直是自己吓自己而已。
M国资本配置A股的那部分钱,大部分是战略配置,买的不是茅台就是宁德时代。这个配置比例不会轻易因为加息而改变,企业的利润和分红更加重要。
日本投资巨头的国际地位则远不如M国,用脚投票都砸不出坑来。
院长去年也有很多次提到,
咱们A股最核心的趋势,主要是取决于每个季度的季报体现出来的全部A股总体盈利水平。
盈利水平高了,就涨;盈利水平不好,就很难。
这个逻辑跟日经225指数的牛市是一样的。
所以,大家也不要太过于看重这次日本加息。短期内,沪深300连续涨幅太大,MACD又死叉了,也差不多该调整了。
而中长期来看,关键数据则是4月的年报+一季报。A股上市公司的总体盈利是逐步改善还是继续变差,决定了5月之后大盘是否从反弹升级成反转。
短期内,怎么防守?
风险提示: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海外市场,除以上风险外,还会面临汇率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个股短期业绩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或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在投资相关基金产品前,请您务必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