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玩收藏那些事
没有积累就别说自己是藏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Grok登顶美榜,AI编程创企Codeium ... ·  2 天前  
白鲸出海  ·  约会交友公司Bumble股价暴跌,「Poke ...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9块9」的中国AI耳机,疯狂收割老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玩收藏那些事

老货卖不过新货,现在的古玩行开始“变种”!

古玩收藏那些事  · 公众号  ·  · 2020-02-20 20:19

正文


当前古玩业进入新的历史调整期,尽管业内人士“谈”声四起,但必须看到,这正是进一步规范古玩市场,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绝好时机。

事情总有两面,潮来时,方兴未艾的古玩业一路春风,芳草满目,一道恍如隔世的风景展现眼前; 潮退时,那些污染古玩业又不想急流勇退的许多崎形怪诞的小鱼虾,却毫无遮挡地暴露在海滩上。 也只有此时,人们才能冷静下来思考这些怪现象,这对古玩业向新的历史阶段顺利转移会是非常有益的。



新货不少赚钱,老货不多盈利


许多古玩商抱怨说,眼下古玩业有些“变种”,新货比老货能赚钱。 老货行情明,低了买不来,高了卖不出。 所以不少人尽在新货上动脑筋。 新货赚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言明仿古新货,按质论价,愿者上钩; 另一种是以新充老,蒙混过关,从中渔利。


时下,一些事业有成的新贵们。 住有别墅,行有汽车,但总觉得身上似乎还缺点文化气质。 本来不是文人雅士,却偏要附庸风雅,但又不知风雅有何标准。 于是就模仿文人的书斋,摆几件古典家具和文房用品,挂两幅名人字画,以装点门面。 精明的古玩商摸透了这些人的心理轨迹,便进了各种仿古红木家具,如平头案、书柜、多宝格及各式太师椅等,同老家具放在一起混着摆卖。



近年来,不知是为了求财保平安,还是心灵上寻求寄托,一些年纪不大的人纷纷崇拜佛门,经济条件好的都想供奉品相好、年份高、久经香火的老铜佛,展起三炷香,夜前三朝拜,以示祈愿虔诚。 有家古玩店看准了市场需求,便在架眼上陈列了许多做工精良、面目慈善的释迦牟尼、菩萨、度母和弥勒佛等铜鎏金佛教造像。 每尊佛一般开价2万元,让善男信女任意选购。 虽然近两年古玩业不甚景气,可这家古玩店却没少赚钱。 据说店主人也很信佛,口口声声说是托佛爷保佑才能赚钱,但不知此番赚钱行径是否符合佛规? 常言道,有烟就有火,有因就有果。 难道卖假货蒙人就不怕佛门的因果轮回吗?



新秀大显身手,老将甘拜下风


年轻人风华正茂,不仅体力好,脑子快,而且信息灵,朋友多。 青出于蓝胜于蓝当在情理之中。 可有些古玩新秀并不满足于传统的经营方式,思想开放,想走捷径。 于是就不讲职业道德、不择手段地从邪道上赚钱。


一些玩新翠、新瓷和新红木的一代新秀,都在伺机暗流涌动,他们似乎有一种职业约定: 胆子大,路子野,花活多,没实话。 钱来得容易,花得痛快,春风得意,潇洒人生。 更有乍富者,一副大款派头,俗不可耐。 这种靠道德沦丧赚钱的投资思维怪圈,在收藏家和投资公众眼里,只不过是玩肥皂泡的顽童小把戏,风一吹随时都可能破灭。



商业风气日盛,文化氛围日衰


由于文物古玩具有高古淳厚的文化品味,且欣赏和收藏古玩又是风雅事,所以,古玩店历来是文人的好去处。 逛古玩店的不仅是收藏家、鉴赏家,也有学者和名流。 古玩商很乐意和这些人交往,交情深的都成了朋友。 买不买东西都可以进来小坐,谈泉论古,话茶会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