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吴越大王
我是奥迪车主,自然对这个品牌有一肚子的好话要说。
这一代的A6L实在是精彩得一塌糊涂,自它之后的奥迪车简直就是套娃——把A6L这张脸套在了大小不同的车上而已。
而最新一代的A6L也不过是把这种设计语言小修小补一番。
我甚至在想,奥迪的设计师如此偷懒,以后加班是不是没有加班费了。
相比于成功的外形,A6L的内饰设计的确稍显老气。但是仔细看过来,它的这些内饰继承了奥迪家族的很多元素。
多说一句:新一代的奥迪A6L显然不吃这一套了,只要年轻消费者喜欢就好,管它什么传统不传统的。
排挡杆的成色也不错,虽然有被龙爪手捏过的痕迹,但磨损几乎没有,上面的镀铬条成色也很棒。
这台CVT变速箱及配套的2.5L的V6发动机其实也算是老当益壮。可以视之为C6时代的2.4L动力总成的自然延续,并陪着C7这一代从开始走到最后。
在这么长的生命周期里,这套动力总成已经进化得让人无话可说——CVT表现得毫无肉感;而2.5L的发动机也干脆利落,剩下的只是无限静谧感。
中间的黑色饰板都是惹人喜爱的哑光黑色,质地柔软,质感也崭新如初。
相比于主驾驶而言,副驾驶座椅的成色更出色一些。
能有这样的表现,我甚欣慰,因为奥迪的皮革座椅更强调舒适性,在保持“年轻态”方面,的确不是强项。
后排空间达到了这个级别该有的水平。在2012年,这代A6L刚上市那会儿,这样的表现的确是惊艳无比。
后排中央扶手的储物盒成色很新,植绒表面没有倒伏和磨损。
很多人在大尺寸的B级车和C级商务轿车之间来回摇摆,虽然知道自己没有什么贵客接待,但总想给家里人更好的选择。
如果价格差不多的话,我一般推荐更高一级的车子。
但“空间大”只能是理由之一。
还有一些细节,是低一级别车子很难拥有的。比如后排门板上的这一堆按钮,这些可以视之为行政级别差异,不能僭越。
虽然奥迪A6L的乘坐空间很出色,但它依然在拼命浪费空间。
它的巨大后备箱其实就是个很浪费的例子,做得实在是大到不知道何时才能装满。
而它的油箱也是BBA同级别最大的,虽然也只是大了5L而已。
备胎槽很干净。
要知道这里是很难打扫的,如果日子久了,难免留下不可磨灭的脏污。
备胎槽这里有个纸条,这是大众车系的配置表。上面的很多3个字符组成的字符组(数字+字母)代表了车子的各项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