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媒体报道中“劣迹斑斑”,但这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留学生对南加大的青睐程度——据美国《世界日报》近日报道,该校的留学生数量仅次于纽约大学,是全美“最具竞争力”的大学之一。
两年前收到南加大的offer后,秦禹几乎没有犹豫就做起了出国的准备。前不久,他刚刚取得了该校的传播学硕士学位,今年8月即将入读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深造。回忆起当年申请学校的过程,秦禹对《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库》坦言,选学校的时候主要是看学校好不好,安全并不是首要考虑因素,
“说到底学生出去还是学习为
主”
。
南加大的校园安全巡逻车。(网络图)
与秦禹有着相同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白岩松曾经在《新闻1+1》节目中提及,“我们一想到很多孩子出去留学的时候,选什么专业,去哪个国家,读哪个大学、排名多少,花多少钱等等都是关注的重点,但是没有安全这一切全是零。”
从时间上讲,秦禹比陈锋晚一年出国,但他在出国前并没有接受过任何机构提供的安全方面的培训,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是大概看了一下哪些地方比较危险,哪些地方还行”。
中国教育部出国人员上海集训部主任符春苗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教育部多年来在国内提供“平安留学”行前培训,但目前每年自费留学生人数远超过公派留学人员,推动自费生的安全培训有一定难度。一项调查也显示,在留学前,仅有10.2%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针对留学生的海外安全培训。“家长往往更重视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而忽视安全,而实际上安全留学才是一切的基础”。
秦禹最后还是住到了相对危险的地方,因为学长告诉他,虽然那里“出了事”,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危险。
“就相当于别的地方是一万次里有一次出事故,危险的地方是一万次里有两次事故,但说到底有什么大的区别呢,对吧?”他反问道。
事实上,南加大在近几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安全措施,如晚上封闭学校,该校学生需凭学生证出入,学校也扩大了警卫巡逻的范围,增加了校车行驶的路线等等。
2014年纪欣然案发生一周后,南加大就在校园安保问题上做出了“弥补”。据当时的《广州日报》报道,校园里可以看到许多“小黄衣”(穿黄色衣服的安保人员)骑着摩托车到处巡逻。学校还用围栏把整个校园圈起来,只留下几个出入口,严格登记来往人员的身份,这在其他的美国大学几乎看不到。而为了让课业压力较大、做实验到深夜的学生安全回家,像许多美国学校一样,南加大也开通了夜班车。
南加大校园内,“小黄衣”正在执勤。(网络图)
最近两年,
学校更是将安保工作拓展到了校外。
“每天晚上七点到凌晨两点,校外每个街区的十字路口都有‘小黄衣’站岗”,据秦禹透露,学校每周还会给全校学生发送至少一封邮件,实时更新校园安全信息,“比如说有抢劫,那个抢劫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发生了什么事情之类的。”
或许是由于这些安保措施,南加大这两年并没有出过什么“大事”。在秦禹看来,南加大留学生本身的自我防范意识也会比其他学校强一点,“毕竟之前出过一些事情”。
在南加大,一般而言,晚上六七点之后,很多学生都不出门了,尤其是女生。从图书馆回公寓时,她们会在学校门口叫Uber或者校车。而男生们通常是三五结伴,直接走回去。在纽约生活的吴薇发现,美国的公共交通极不发达,“除了纽约、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大多数城市没有公共交通,一般的家庭至少会有两辆车。
因此,
一个人走在路上是非常不安全的”。
在她看来,叫Uber是相对靠谱、安全的出行方式,“因为美国对Uber司机的审查很严格。但是也有可能碰到假的Uber司机,比如章莹颖,她也许把对方当成了Uber司机,才上了车。”
南加大校园主入口之一的警告标志上写着:检查工作人员和教师的身份证件。(网络图)
不仅是南加大,这些年,陈锋所就读的耶鲁大学,安全警备级别也在不断提高。
和美国大多数学校一样,耶鲁不设置外部围墙。营造了自由开放氛围的同时,也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带来了难题——校外身份不明的人员可以随意进入大学校园,难免有人趁机制造混乱。
对此,耶鲁的校园警察制度规定,校警可以配枪,拥有和城市警察一样的执法权,他们会一直在学校范围内巡逻;从今年开始,耶鲁的校园里还装上了新的安全装置“小蓝灯”,校园道路两旁每隔50米就有一个,一旦学生遇到紧急险情可以触碰小蓝灯上的通话装置,向离得最近的校警寻求帮助。如果晚上从图书馆回公寓担心不安全,同样可以求助于校警。
“一般来讲校警控制的区域都很安全,但在这个区域里租房都很贵”,据陈锋介绍,因此有的中国学生就选择离学校远一点的地方租房,但他一直记着培训老师的一句话,“越便宜的地方,安全系数也随之下降。不能为了便宜放弃安全”。
在耶鲁读了三年书后,陈锋深刻地明白了当年那堂安全教育课的重要性,“最常见的就是持枪抢劫,但这都不算恶性事件,恶性事件是一定会有流血、有人员伤亡的。”据FBI2016年9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耶鲁大学所在的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共发生1188起暴力事件,5435件财产安全事件,犯罪率达到了50.82‰,只比6%的美国城市要安全。
秦禹也坦言,国外肯定是比国内更危险一些,这是客观事实,“比如美国几乎每天都有mass shooting(大规模枪击事件),属于大于两个人死亡的那种类型的枪击案。”但通常来说,美国的学校基本上还是安全的。陈锋认为,“耶鲁校园内比纽黑文市的其他地方安全多了”,秦禹则补充道,如果说有危险的可能性,大体上一方面来自于枪支,另一方面来自毒品。
但在卢正树看来,环境差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中国学生的安全意识实在太淡薄。
“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一边走路,一遍玩手机、聊微信、刷朋友圈,永远都是低着头不看路。你在中国可以这样,但在美国真的很危险。”
边走路边看手机是一种安全意识薄弱的体现。(网络图)
到美国后,吴薇改掉的第一个毛病就是边走路边看手机。
本篇为节选,全文是《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库》付费内容。
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库观察员 杨溪、曹默涵_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