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 2024 Fall 学员 L
本科:上海双非
专业:心理学
GPA:3.13/4.0(WES 3.5/4.0)
托福:105
offer
哥伦比亚大学
-MA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藤校,
全球第 9 名)
宾夕法尼亚大学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Human Development M.S.Ed.
(老牌藤校,全球第14 名)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MS in Education-International Teaching and Global Leadership Cohort
(实力强劲研究型大学,全美前十)
纽约大学
-MA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纽约宇宙中心,资源丰富,全美前30)
波士顿大学
-MEd in Curriculum & Teaching
(全美前30)
罗切斯特大学
-Higher Education Master’s
(美国纽约州私立研究型大学,全美前50)
弗吉尼亚大学
-M.Ed.in Ed Psych: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公立常春藤”,全美前30)
南加州大学
-Master of Education in Postsecondary Administration and Student Affairs
(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全
美前30)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Master of Arts in Educational Studies-Design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Across Culture and Contexts
(“公立常春藤”,全美前30)
我从大二就开始了解本科专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路径,
该专业有两大难,一是考研难,二是就业卷。
一般而言,心理学就业大多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比如心理咨询师方向要求有更专业的训练。
仅有本科学历选择面很窄
。加上我的本科学校竞争力不强,所以读研对我来说,相当于一个“必需品”。
由于考研难度极大,留学成了我的“快车道”——
既能满足我的读研需求,提升学历背景和个人能力,也能接触到国外一些优秀的人和不错的资源。
我选择申请美国的院校,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美国院校认可度高,STEM 专业还可以有三年 OPT 签证,方便积累在美工作经验,这对未来发展很有用。
但是我在选专业方面就没有那么顺利,尤其是考虑到未来可能回国就业,国内 HR 看重院校排名,而我感兴趣的工业组织心理学方向的部分院校排名并不高。
当时我也比较迷茫,不确定未来具体能干什么。于是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
先多个方向混申,多申排名高的院校,再根据录取情况确定选择哪个方向。
想对和我一样迷茫的学弟学妹们说,如果在申请前你并不知道自己的目标,那与其盲目选择一个方向,将自己框死在一个选择中,不如多申几个方向,拿到 offer 后,说不定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当然混申方向并不意味着盲目选择,而是需要和自身兴趣相匹配。
其实在申请中,我与其他优秀的竞争者相比并不占优,低绩点、双非院校都是阻拦我申请名校的两座大山。
大学期间,我的绩点一直都是起起伏伏,大一还行,大二比较弱,
差强人意的绩点是一个困扰我的问题
,以至于我一度认为自己申到好学校的希望不是很大。所以有了留学打算后,我就开始在绩点上努力。
申请前,我的绩点达到 3.1 左右。
因为有几门课考得比较差,我还经历了重修(我们学校可以通过重修去覆盖原来的成绩)。
在绩点提升上,
我的种子主导师给了我很多建议,比如
会告诉我应该重修哪些课程
。
不过每个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一样,有的学校可以重修后覆盖原成绩,有的不行。
想要知道本校的重修制度,效率最高的就是直接去向老师或教务处咨询。
当然我也不是很建议大家把希望都压在重修刷分上,重修会占据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抓住平时学习的时间才是重点。
幸好,美国大多数学校都认可 WES 认证,
我的绩点被换算后,直接从 3.1 变成了 3.5,实现了质的飞跃
。最终提交材料时,我们就没有去单独解释低绩点和重修,尽量都用 WES 认证后的成绩来提交了!
由于 WES 认证体系中专业课的比重会提高
,类似于思政课、体育课等非核心课程的权重降低,所以对于专业课分数高的同学,WES 后的成绩也会相对提高。
根据我的经验来看,在本科背景比较弱的情况下,如果想申上排名非常靠前的美国名校,那就需要
丰富的实习/科研经历+高水平的文书+竞争没那么激烈的项目
,这会让“普通人”有更多逆袭的机会。
为满足我对于 Top 校的需求,主导师给我选的项目方向比较广,
有偏发展教育心理的,有偏教育领导力、教育管理的,还有偏工业组织管理的......均是我经历能触及到的方向,
这些项目相比于美国理工科,门槛和申请难度会低一些。
最后我也顺利
申上了包括宾大的发展心理学和哥大教育学在内的名校项目。
我
从大一就开始积累各种实习经历
,像教育、心理学、HR 方面,我都有做过相关的实习。大多数实习都在
寒暑假
进行,小部分是线上实习。
含金量比较高的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这段实习
,一是实习内容与申请方向的关联度高,二是我在这段实习中收获很多。
在学校,我主要是与学生打交道,实习职责包括
协助心理咨询师开展团体咨询项目。
作为助理,我有机会参与到咨询的各个环节中,这让我获得了丰富的实操经验。
通过这段经历,我不仅学习到了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我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观察并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经历对于我理解心理咨询的流程、技巧和挑战都是非常宝贵的。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学生沟通,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美国院校不唯本科和 GPA 论英雄,更加看重综合能力,而文书则是申请者展现个人特质的绝佳机会。
我觉得棕榈的文书辅导真的非常有效,一开始我因为经历太多太杂而对文书写作心里挺没底的。
跟专业导师沟通了之后,他帮我想了很好的故事线
,思路真的很绝!
而且
每个学校每个项目都会单独定制一篇文书
,我申请的项目比较多,所以这个工程量还是比较大的,主导师会根据项目的内容,再去结合我最匹配的经历去写一篇又一篇文书,文书对我申请的帮助很大!
我其实确定留学的时间不算很早,在大三期间又要修绩点,又要考托福,还要兼顾找实习,
时间非常紧张。所以,
对我来说,DIY 并不是特别合适的选项,可能一部分工作还得交由机构来完成
,希望机构的专业和经验能帮我收获梦校 offer。
在寻找留学机构的过程中,我的父母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
我们实地考察了大约七八家机构,并花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进行比较和选择
。
最终,在大三上学期,我们决定选择棕榈,这主要基于面谈时的良好感受,以及了解到棕榈提供的全流程服务非常全面和专业。
棕榈的种子主导师在申请的前中期为我制定了精确的个人提升规划和时间安排,确保了整个申请过程的有序进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导师与我保持了紧密的沟通
,并在关键时间点提醒我需要完成的任务,让我的留学申请过程变得不再匆忙和迷茫。此外,种子主导师还为我提供了很多实习建议,帮助我修改简历,从而提升了我的软实力背景。
到了申请季,另一位申请季主导师接管了我的申请工作
,帮助我选择学校和项目,准备申请材料,以及进行面试辅导等。
班主任老师也以极高的细心程度协助我完成了网上申请的各个环节。
总体来说,棕榈是一个
有温度、有能力
的机构,在这辅导期间我不仅收获了offer,也提升了自己!
其实我在
等待 offer 的期间是非常焦虑
的,因为美国和国内有时差,我经常在凌晨时分收到 offer。因此,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邮箱,看看有没有新的 offer。整个人处于紧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