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专栏 | 职场感悟分享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思维补丁(ID:LostAndLoser),锐普授权转载分享。
前几天,首富王健林的一纸行程单再一次搅热了“鸡血界”和“创业圈”,可能你已经不止一次地,在各色人等的朋友圈里膜拜过那张凌晨4:00就起床的日程单了。(
虽然此图的真假暂时未能取得验证
)
想到首富先生竟然和科比一样,都是凌晨四点就起床锻炼了,这简直令一个心存上进心的凡人无法入睡。
就像一众“鸡血教教徒”在朋友圈里面揶揄的那样:“
最怕的不是别人比你强,怕的是比你强100倍的人比你还100倍的努力。而这个比你努力100倍的人,今年已经62岁了。
”
然后我就想:为什么就没有人替我们这些渴望成功的普通人研究一个多功能马桶呢?这个马桶一定要集排泄、办公、WiFi和餐饮为一体,这样凡人们就可以在马桶上一直奋斗到坐化了,否则我们这些竟然需要睡眠的人怎么办呢?我们只有一分钟都不睡觉,才能撵上人家成功人士的车辙印吧?
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如果不是一天只睡四个小时,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说自己很拼很勤奋。
坦白说,我很反感,也实在受够了现在一名自以为成功的人,当着媒体的面,背对着一众朝觐者,讲述“自己忙的每天只睡4个小时”。
因为我是一个相信科学,不信鸡汤的人。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长期缺乏睡眠,不仅罹患各种疾病的机率要远远高出正常睡眠的人,而且其判断和思考能力也会大幅下降。
所以我不太能相信一个长期缺乏睡眠的人,每天有足够的专注力去应对那么多复杂的决策,去思考那么多刁钻棘手的问题——毕竟工作不是打网游,点点鼠标就能愉快地干上一整个通宵。
何况我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佐证——现在我还踩着20多岁的尾巴,但是精力已经深感大不如前了。
上大学的时候,我玩传奇甚至可以在网吧刷上连续2个通宵,刷完之后满脑子还都是:“再来张鸡蛋灌饼,老子还能再升一级”。
但是现在呢,只要凌晨一点之后就寝,第二天醒来甭管喝红牛还是浓咖啡,身体都是一副被掏空的无精打采样,双眼焦点涣散,非比基尼美女经过而不能集中。
大学刚毕业时在电视台,经常坐在机房剪片子一整个通宵一整个通宵地熬,剪完之后随便在沙发上囫囵睡一觉就可以接着出去采访。但现在呢?你要跟我说慧超这有个急活儿需要你熬个通宵,我特么敢直接写辞职信。
做公关之后,有那么几次,为了赶给客户提案的Deadline,和团队的小伙伴们在办公室撸PPT直到凌晨三四点。回到家,小区外面的早点摊儿已经热气腾腾地开张了。
那是怎样的一种困倦呢?就是你感觉自己刚躺下还没睡呢,闹铃就响了。一脸懵逼地爬起来,只要是不在行动状态,甭管是坐着还是站着,一闭眼睛你就能感觉自己可以立刻晕倒睡上一觉。
到甲方公司,面对客户一众高管,提案的时候,我连舌头都是困的,那种感觉就是心里默念着:“小子,上场了,你特么给我硬起来!”
但身体却是很诚实呢。所谓人间惆怅,不过如此这般吧。
一天只睡四个小时、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一天要开几十个会、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要挤出来、凌晨三点给他发Email立刻就回复了、最累的时候吃着饭都能睡着、最难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和老婆孩子租在隔断间里……
我想,但凡你稍微有一些阅读积淀,上面这些耳熟能详的“成功者标配标签”你就不会陌生,甚至立刻能和好几个大咖对上号。
这些故事,都是假的吗?
或许不是,或许的确是真的,所谓的成功者的确很忙,也多半都很勤奋,他们的日常的确呈现一种经常熬夜加班,经常面对几十个待开会议和几十项待决策事宜的状态。毕竟,事业到了某种程度上,就容不得人偷懒了。
但这些故事被有意或无意地包装出来,被年轻人和渴望成功的灵魂奉为圭臬,我个人认为是很糟糕的现象,因为这其中有一个最大的逻辑性陷阱:
他们的成功并不仅仅等同于那些外在的表象,并不是你学着像他们一样,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和老婆上床都要掐个秒表计时,也卖掉房子扩充公司现金流,就一定可以得到和他们一样成功的结果。
这些充满鸡血味道的故事,
错就错在将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简单地归位为他们巨大工作面的某一个表象上面,这个表象有可能是某天他只睡了四个小时,也有可能是他恰巧打通了政府里批地官员的关系。
勤奋的确是一件好事情,但红极必黑,任何对好事情的过度透支和解读,都会带来十分消极乃至恶劣的后果。
时代对人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出名要趁早,大家都卯足了劲头。所以最不缺乏的一种声音就是:只要你肯拼命,就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就算得到的结果不是那么如意,但至少你去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了!
这是个很糟糕的道理,因为它没有解决最实质性也是最要命的问题:到底应该怎样努力?
或者说努力这事儿,真的就是每天只睡四个小时那么简单么?
他们恰恰忘记或者主动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
用少睡觉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到底有多少意义?
就像加班一样,我曾经见过无数个创业公司老板,特别愿意晒自己公司团队加班的照片,经常是凌晨11点还在一个都不少地集体加班。但等你真的去接触几个底层员工,一问之下,却发现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忙,而且每天都陷在无效冗余的会议和低效率的工作推进中。
但没办法,老板和公司管理层就是喜欢晚上10点开会,还特享受这种状态,觉得马上就能颠覆BAT了。
醒醒吧,别再意淫自己拥有一支虎狼之师了,虎狼都快被你熬成小鸡子了,看看贵司的离职率就知道了。
不要沉迷于那些成功者口述的表象。
拼命和勤奋是最容易复制的一种表象。现在,有很多人,很多管理者,工作事务越来越忙碌,但公司的盈利和自己的事业,却徘徊盘横在一个相对的尺度中,不再前进。
他们自我一诊断,就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勤奋,每天还应该再少睡一个小时。这个逻辑是不对的。真的不是因为你不勤奋,你已经从早忙到晚了,你已经每天熬夜,常态通宵了,还再如何加码呢?
实际上,很多加班和所谓的勤奋都是无意义的。
或者,其实他们已经明白了,只是不愿意承认和接受这个事实而已。毕竟,对于一个“勤奋而努力”的人说:你的方式错了,未免是一件太过残酷的事情。
还是用我自己来举例:经常是,我熬一个通宵,花十几个小时写出来的方案,未必有我好好睡上一觉,想明白了之后花两个小时赶出来的方案,更精彩、更能说服客户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