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药领域正在进入收获期。
全球核药龙头捷报频传——
诺华的两款核药2024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0亿美元
;
远大医药(0512.HK)交出的2024年答卷同样让人眼前一亮,公司实现收入约116.45亿港元
,其中核药板块的收入增长抢眼,共实现收入5.9亿港元,同比增长近177%。
▍核药,精准的魔法炸弹
近年来,放射性偶联药物已成为癌症治疗的一种有前途的方式
。这类药物将放射性同位素与包括抗体、多肽或小分子药物进行偶联,从而将放射性同位素精确靶向递送到癌细胞。
与传统放疗相比,这种方法具有许多潜在优势,包括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损害,并能够到达外部射线辐射无法到达的深部肿瘤。
区别于普通药物,核药中放射性核素发出的粒子或射线是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应用基础,由于核素本身半衰期很短,再加上核素会对生产人员、患者、医护人员等造成的辐射损伤,核药从生产到使用,受到政策严格监管。
▍率先布局者,已尝到甜头
随着核药市场热度升温,提前布局的企业已尝到一些甜头。
远大医药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116.4亿港元。其中核药板块的收入增长抢眼,共实现收入5.9亿港元,同比增长近177%。钇[90Y]微球注射液是远大医药主要的核药肿瘤药,从海外引进,于2022年2月在中国获批,当年5月正式在中国投入应用。这款核药的销售放量,正在助推远大医药核药板块收入增长。
目前公司还有3款创新RDC产品以及1款介入治疗产品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其中,用于诊断前列腺癌TLX591-CDx预计可于2025年完成三期临床研究。
2024年诺华两款核药,Pluvicto与Lutathera收入达到21.16亿美元。
自2022年3月于美国获批上市以来,Pluvicto增长势头强劲,上市首年,Pluvicto销售额为2.71亿美元;2023年,销售额飙升至9.8亿美元,2024实现销售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42%),首次进入“10亿美元分子俱乐部”。
目前针对Pluvicto仍有四个适应症在研
,其中针对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mHSPC)的研究处于Ⅲ期临床阶段,预计于2025年完成并计划提交申请。
Lutathera得益于适应症范围的扩大(纳入了12岁及以上SSTR+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儿童患者),实现7.2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在2-3年内也将进入10亿美元分子行列。
▍核药领域,重磅交易不断
基于两款核药Pluvicto和Lutathera的潜力,近年来MNC和国际资本大力布局核药资产以“占位”下一个重磅炸弹,
仅2024年MNC便完成了3笔核药并购交易。
2024年5月,
诺华
以10亿美元预付款+7.5亿美元里程碑收购Mariana Oncology,以扩大其放射性药物管道并增强研发能力。该协议包括临床前RLT候选人,重点是小细胞肺癌治疗MC-339。诺华通过收购(包括高级加速器应用和Endocyte)在该领域不断增长,最近与Artios Pharma、iTheranostics和PeptiDream签署了许可协议,以开发目标RLT。
2024年3月19日,国际制药巨头
阿斯利康
(AstraZeneca)宣布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Fusion Pharmaceuticals,其将成为阿斯利康的全资子公司。Fusion公司当时最领先的研发项目是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的放射性疗法——FPI-2265,该疗法作为转移性去势抵抗的前列腺癌(mCRPC)的治疗方法,正在进行2期临床试验。
2023年12月16日,
百时美施贵宝
(BMS)宣布以4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核药生物技术公司RayzeBio。该交易为BMS带来RayzeBio基于α核素的差异化放射性药物平台及多款在研创新产品药物开发项目,包括RYZ101、RYZ801等创新靶向核药,极大丰富了其肿瘤产品管线。
当下,核药开发领域竞争激烈,更多适应症、更多靶点的创新药物开发,成为各司角逐的高地。
本文编辑:张杰
已尝到核药销售甜头的远大医药,今年想要推动自研核药出海
20亿美元!阿斯利康收购核药公司Fusion,加速下一代癌症治疗核药的开发
溢价100%!BMS以41亿美元收购RayzeBio
声明:发表/转载本文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据此内容作出的任何判断,后果自负。
若有侵权,告知必删!
长按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