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馒头商学院
欢迎加入馒头商学院(www.mtedu.com),互联网从业者在线学习社群!这里汇集众多优秀的产品、运营、营销大咖,提供最接地气的实战课程。你还可以加入各种专业小组,收获导师、朋友和圈子,与最优秀的互联网人一起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佰赞咨询  ·  带你了解“场景”在营销中的重要性 ·  昨天  
他化自在天  ·  2月第4周祝福语「二笑江湖」 & ... ·  昨天  
销售与市场  ·  “搞抽象”的董明珠,在做一场危险的品牌实验 ·  3 天前  
他化自在天  ·  《从艺术家,取长补短》(营销艺术入门1/la ... ·  3 天前  
廣告狂人  ·  “好炸鸡自有答案”,系列整活简直王炸!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馒头商学院

三十不立又如何?他枯坐10年冷板凳,40岁成就10亿估值创业公司

馒头商学院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10-25 08:48

正文

编者按:

1999年,天津注册成立了一家叫“海量科技”的公司。创始人不到30岁,又高又壮,工作人员问他, “海量,你是卖酒的?是不是很能喝酒?”

2013年,海量大数据情报分析平台 建成,是业内首个支持多领域的互联网开源大数据分析平台。创始人43岁了 ,他说自己是 “四十而立”

“板凳坐得十年冷”,“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止如此,他还要 “把南墙撞穿”

创业十 几年,他好像走在一条又窄又长的隧道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终点,但远处的亮光却始终都在。

采访、撰文:于蒙


| 郝玺龙,海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 事长、独角兽创业成长学院院长。海量成立于1999年, 定位是一家大数据分析生态平台


你们叫海量,是不是卖酒的,是不是都很能喝?


老郝大学毕业后,服从分配去了天津汽车发动机厂,后来成了那个厂 有史以来第一个主动辞职的员工 。90年代初,一个地方呆一辈子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对老郝来说,世界应该更广大。


“我们从农村出来,家里一贫如洗,你只有推开家门,才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他后来开了一家叫做“海量”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基于互联网开源数据的情报分析”,现在叫“大数据分析”。


但在1999年,互联网还没普及,他去注册公司时,别人问他, “你们叫海量,是不是卖酒的,是不是都很能喝?”


想要大有作为的老郝在第一关就碰了壁,没人知道他想做的是什么,没有同行和竞品可以参照,当时的“创业”还叫“做生意”。


“说要自 己干,家人没有一个同意,恨不得打,家里老人都过了多少年还是不能理解。”



好在,老郝的爱人、创业伙伴沈立勤很相信他。她说他是“天生创业的人”,天然就会挑战权威。很快,她也辞了工作和老郝一起走上了创业的路。


可这绝不是坦途,后来沈立勤回忆,他们在广阔天地里,选了 一条 最难、最漫长的路。


要把南墙撞穿。


老郝的创业起点其实挺高的,他手里握着一项世界性的技术突破:中文分词。


关于中文分词,他曾经开玩笑说,“如果中文像英文一样词之间也有空格,那我们公司也就不存在了。”


| 中文分词是帮助计算机读懂中文的第一步,也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图中是两对容易产生歧义的分词举例。


当时,中文分词准确率只能达到97%,3%的差误率是很多中文信息处理的瓶颈。由中科院、新闻出版总署、新华通讯社等部门发起的国家级项目《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也没有找到解决方案。


老郝大学专业是情报学,后来进入了证券行业,他一直想把情报分析和二级市场投资结合 起来,首先就遇到了计算机如何自动分析文本的问题,其中的基础技术中文分词,在当时号称是世界性难题。


很多人认为,近三十年没被解决的问题,可能就是不可解决的。但老郝不信这个邪,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升腾起来, “人这一生,能遇到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是多么幸运,我觉得这是命运对我极大的宠爱。”


可以想象的是,身边看好他的人不多,大家都觉得“人家院士都做不成的事,凭什么你就能做成?”


但老郝有股韧劲儿,也能沉得住气,12岁时,他就能躲在邻居家不吃不喝看一整天书,爸妈还以为他丢了。


后来他又学了武术,更是把这股韧劲儿内化到了骨子里。他说自己“ 不属于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而是属于要把南墙撞穿的主”。


| 老郝把这归功于家乡彪悍的民风。他是天津静海县王口镇人,他在博客里写到:“义和团的大师兄张德成虽然牛逼,但就在离我们村不到一公里的子牙河里被本镇村民给灭了。”


创业之前的3年间,他辞了工作,辗转各个大学图书馆查资料,白天炒股赚钱,晚上写代码,几乎彻底成了“宅男”。


99年底,老郝终于将中文分词的准确率从97%提升到了99.7%;2000年,刚刚成立的海量公司就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智能信息内容分析与识别》。


然而光鲜背后,刚刚完成“世界性技术突破”、得到学术界认可的老郝,面对的更难的问题,是该怎么让他的公司活下去。



不是有点自负,是非常自负,乃至狂妄


辞职创业之前,老郝和沈立勤都从事证券行业,钱对他们来说,似乎只是证券交易所和电脑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


成立公司之后,他们很快又拿到了天使投资,直到2年后,他们才开始考虑:公司到底卖什么产品?



海量的第一次商业化尝试,是将中文分词技术卖给需要的公司。


但是单纯卖底层技术,并不怎么赚钱,沈立勤打了个比方:“就像卖大米,也不开饭馆,也不做粥,所以就很便宜。”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司一直没有大的盈利。负责市场的沈立勤很着急,希望公司能够尽快赚钱,但老郝却一直钻在算法里,潜心研究新的技术。


2003年,海量推出了第一款搜索产品“磐石引擎”,老郝放话说, “3个月后,中国搜索引擎,我们要争第一。”


那时的老郝目空一切,认为同领域的其他人都不够格,对不能理解自己的人嗤之以鼻, “不是有点自负,是非常自负,乃至狂妄。”


然而质疑和压力却更多来自于公司内部,大部分成员对他进军互联网的尝试并不认可,他们认为卖技术、卖软件才是最稳妥的模式。


老郝感到愤怒,却又无能为力,自己明明抓住了趋势,却因为无法说服团队和投资人而不得不放弃。



之后的10年,老郝不再大张旗鼓,而是变成了 “泥腿子” ——做事不拘泥于大方法论,不拘泥于哪个流派,重要的是要把它做成。“所有学院派的东西全打碎,变成泥;腿是行动力强, 我们是先干,后说。


他带领公司回归了底层技术的开发,先后研发出了 基于视觉的网页分析、命名实体识别、句法分析、全文检索引擎、基于关键特征的模式识别引擎等核心技术,写了几部规范。


他的生活也变得极其简单,有朋友说, 他已经在同一个地方吃了100多碗牛肉面;他的那件蓝格衬衫已经穿了9年。


与此同时,海量在不断的试错之 后,终于回归到了情报分析最适合的应用领域:财经和媒体。大数据概念的诞生,也让技术的平台化成为可能。


2013年,海量大数据 情报分析平台建成, 是业内首个支持多领域的互联网开源大数据分析平台。 这年,老郝43岁了。


老郝总说,“板凳坐得十年冷,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没有那10年的苦工和冷板凳,就没有那么多底层的创新,也没有现在厚积薄发的海量大数据。


他的创业路,就像一条又窄又长的隧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去,但远处的亮光却始终都在。




老郝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专注,并坚信自己看到的未来,这是老郝创业的方法论,也是他近年来辅导创业者、孵化创业公司时最在乎的一点。


2012年至今,老郝孵化了20多家大数据相关的创业公司,最大的估值已经超过60亿,最近融资的数据可视化公司海云数据估值超过10亿。


他还是独角兽创业学院的院 长,和同伴们一起陪伴着三期共130多名创业者去寻找自己的使命。


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关注竞争”,所有他孵 化的项目在前三年基本上都没有市场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远离 竞争, 如果你在生存阶段就面临竞争的话,显然你选错了跑道 ”。


2013年,老郝为某单位做十一五计划总体方案,需要设计可视化的概念原型做汇报。他因此看到了 大数据可视化 的机会,立即给川美油画专业毕业的冯一村,投了20万成立了海云数据。


当时市场包括投资人都不认为这是个可能的方向,但老郝很坚持。“大数据不是看一堆数,万物有形,需要大量的图形来表达出来。”


到2016年,可视化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评为大数据领域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老郝投入的20万,得到了几千倍的回报。



然而老郝并不认为这是创业的成功学,他反而认为 创业是一门“失败学” 。他甚至会特意挑“A轮死”的创业者,帮他们总结失败的经历,回炉重造。他说,“只有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沈立勤用更感性的方式描述老郝, “他凭着对创业者全然的爱,不挑剔,不以成败、过往、背景论英雄。”


这种“全然的爱”,是老郝偶然在一本心理学书籍上看到的概念。他之前一直无法形容自己对创业者的感情,直到发现这四个字。他说这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 像父母对子女一般的感情


同样的,老郝在他们身上,也像在子女身上一样,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创业最初的时候,老郝选了互联网搜索引擎作为方向,但一位投资人认为有风险,而高通、英特尔的OEM模式很适合,所以他就根据对方的建议重新确定了商业化模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