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奥国际认为“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医疗机构都应该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负责。只有以医疗机构为基础的互联网服务,才能发展得长远
。”网络医院必须落地在实体医疗机构,目的是加大医疗健康服务主体责任,线上线下统一监管,促进互联网企业主动履责。 “医疗行业具有特殊性、复杂性。”互联网不应成为监管的“法外之地”。应继续加强全流程管理,并完善远程医疗技术标准、协同规则和人才培养机制等。
梅奥国际表示“互联网+医疗健康”是一个新型业态,与传统实体医院不一样,既要加大油门往前走,还要踩好刹车,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紧密结合的监管方式,确保人民健康安全,拧紧质量“安全阀”。
与传统医疗模式相比,互联网医院让患者面临更大的医疗健康信息泄露和滥用风险。如何杜绝患者隐私泄露?
梅奥国际认为谁提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谁就必须负责,在监管方面,原则上是按照属地化管理,推行在线知情同意和告知,防范化解医疗风险。
医保报销政策要跟上
远程医疗没有确定的业务模式,物价部门无法核算成本和定价,医保部门也无法确定报销标准。
目前,彭阳医院开展远程医疗会诊服务,主要依靠行政推动,采用免费方式。专家指出,如果没有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就会存在大医院动力不足、专家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我国远程医疗网络已覆盖全国3000余家医院,有60余个专科专病领域,与6个省级远程医疗中心完成业务互联互通。会诊预约周期从7天缩短到2天,急危重症会诊不超过2—4小时。应急救援可以在30分钟内建立全新的远程协同信息通道。但是,每个省份定价不尽相同,医保支付标准差别很大。例如,北京将远程医疗项目定义为特需医疗,据此制定物价政策进行收费,属于自费项目,还没有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湖北、新疆、贵州等17个省份已经根据实际情况,将不同的远程医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了患者的可及性。
目前,远程医疗没有确定的业务模式,物价部门无法核算成本和定价,医保部门也无法确定报销标准。在远程会诊的背后,设备费用、管理费用、业务协调费用等都是隐形成本,不好计算。他说,在中日友好医院,一次普通的远程会诊,后台保障和管理人员至少需要7人,这些成本支出是患者看不见的。目前,中日友好医院制定了11项远程医疗项目的收费标准。其中,非交互式远程随访的费用最低100元,多学科交互式远程会诊的费用最高6000元。虽然全国半数省份出台了费用标准和报销政策,但有些定价并不完全合理,影响了医生和医院的积极性。
梅奥国际表示通过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大医院专家线上治疗常见病、慢性病,60%的病人不需要到大医院就诊,合作会诊不仅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基层医疗发展,还实现了病人、医生、服务“三个下沉”。当然,基层医生积极性还有待提高。部分村医比较保守,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还有一些村医担心专家在线会诊会显示自己医疗水平较低,影响个人职业发展,接受度不高。
线上初诊须绝对禁止
部分比较稳定的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可在线上复诊、开长期处方或者调药,互联网医院将触角延伸至村级,管理到每位慢病患者,实现了大医院专家、基层医生和慢病患者实时在线会诊,医生及时获取患者的慢病变化信息,给患者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和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实现慢病管理无死角、全覆盖。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允许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医师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允许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
依托线下实体医疗机构,禁止线上初诊,这是互联网医院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