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发以来,阿里全员投入抗疫已超100天。
这是10万阿里人,一起打的一场仗。
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
「此时此刻,非我莫属」,这是毋需选择的选择。
逍遥子和22位合伙人集体现身,为全力投入抗疫的阿里员工代表颁发奖章。
以下为逍遥子在“战疫情”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抗疫颁奖礼上的分享:
各位阿里人,在这次评奖中,我们把过去几个月战斗里耳熟能详的事情再听了一遍,再看了一遍。现场和线上同学的表达,话语很质朴,内心透出的对社会的热爱和别人的关注,让我再一次被感动。
在这里,我首先代表整个数字经济体,向所有今天获奖的抗疫团队、个人致敬。
其实我们这次评奖挺艰难的,首先我们决定要不要评奖,然后是在什么时候评。我们商量以后,觉得还是要找一个特殊的时间。没有一个日子比阿里日更合适。
17年前,我们在“非典”期间的坚持和抗争,得到了所有阿里小二家庭的支持,我们走了过来。
17年后,我们经历了另一场这样的考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涌现了太多、太多的令人感动的事迹,怎么评、如何评,其实都是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当然,抗疫不是为了今天的颁奖,而是说抗疫过程中,所有用心在帮助别人、去温暖别人的阿里小二,都值得被看见、都值得我们用心为他们去鼓掌、为他们喝彩、向他们致敬。
今天的获奖者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还有很多小二和小二的家人在这次疫情中,帮助我们的团队、帮助我们的同学、帮助周围的人,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要向所有的阿里小二们致敬,谢谢大家!
过去20年,我们一直致力于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这场疫情,所有小二都能感同身受,阿里巴巴和社会脉搏的跳动是如此共振,我们融化在整个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没有过去二十年的积累,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们可能不能行动得那么快,我们可能做到的事情没有今天那么多。机会总是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但我们的准备不是为了获奖,不是为了让大家更知道阿里能做多少事,而是在这个社会、在他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伸出我们的手,捧上我们的心。
为了今天下午的仪式,我自己悄悄做了一点功课,比了一比。跟大家报告一下,2003年非典时期的阿里巴巴,我们总员工数不到800人。今天,11万员工,加10万以上的在生态系统当中一起工作的同学们,构成了阿里的整体,这还不算和我们共同努力的所有的客户、合作伙伴。
确实跟17年前相比,我们大了很多。跟17年前相比,我们的肌肉也多了很多、强壮了很多。如果没有过去二十年,我们建设的数字商业、数字金融、物流、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没有我们在过去几年从消费者市场大力走向供应链建设,大力走向物流建设,大力进行创新业务的投入,我们今天不会有健康码,我们不会听到钉钉、不会听到盒马、不会听到我们的蓝骑士这样亮丽的表现。我们确实成长了,而我们的成长来自于这个时代,来自于我们二十年来的持续的努力。
但是我们的变化那么多,有什么是不变的?我自己觉得,真正不变的是,我们的阿里精神,是我们的阿里文化。这里,我又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我想看一看当年800人左右的同事,有多少今天还在阿里巴巴,可以跟大家报告,现在还在阿里巴巴的有160位同事。二十年来,文化原浆还在,更有许多新同学从五湖四海,从不同领域加入了阿里。我想经过这次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比以往更深刻的体会到三个字——“阿里人”。
“阿里人”不是来自于我们过去的成就,不是来自于我们过去的建树,也不是来自于很多过去著名的故事——当然,这些都构成了阿里历史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的20年,阿里在发展,非典以后的17年,阿里在进步,但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有同样内核的、同样希望的、同样感受的一批全新阿里人,构成了我们今天的阿里大家庭。
阿里文化是什么?阿里文化,就是能够相信这世间的真善美。我们愿意去追求这世界上的真善美,愿意为它去努力,为它去抗争,为它去贡献一份我们的温暖。今天在阿里这个大家庭,我们就是因为这样的共同点而被点燃,成为“阿里人”。
我们能够把过去的所有文化继承得更好,也能够真正用我们的力量、用我们的创造性、用我们的坚持去为世界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为身边的的每个个体的温暖,做出我们的力量。
现在疫情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我想无论如何,疫情总会过去,生活总要继续,社会总要继续的进步,我们在疫情当中,我们的阿里人们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但是我们在疫情以后,在今天、在未来,为了疫情的恢复,疫情后社会的恢复、经济的发展,为了复工复产,为了产生更多的市场需求,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供给,其实我们能做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