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中世纪城里人和咱们古代的不太一样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20 18:35

正文



这一次来填之前我也忘了是什么时候的一个坑,说说欧洲中世纪的城市。


城市的兴起对于欧洲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因为欧洲的城市孕育了近代的先声,“西方”之所以可以后来居上,在16世纪之后大力崛起并且将其势力扩张到全球,我们不得不思考它成长的过程。要说中世纪是漫长而黑暗的,这话早已被历史学家们推翻,表示如此评价那一千年是不客观的,但是也真的实在是因为在中世纪之后西方的进步太多耀眼,对比之下之前的种种难免相形见绌,然而我们要看到的是,没有黯然蛰伏的过去,也就无法为之后的崛起埋下伏笔,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当然不是空中楼阁,在一千年的沉默中,我们可以寻找到资本主义种种蛛丝马迹。对比同期的中国,1840的硝烟也就真的不是偶然了,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欧洲城市意味着“经济”,中国城市意味着“政治”。


(局部图)1280—1285年意大利伦巴底(Lombardy)的皮纸插图手抄本《圣徒的生活》中的一页


西欧封建社会开始之初,源自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已经衰落了,就算有个别遗留也都是封建主和教会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地位也早已不复存在,因此欧洲中世纪的城市不是继承而来,而是在西欧的封建社会重新孕育、萌芽而来,可以说是种断代之后重生的产物。这个重生的产物从一出现就不是为统治者的政治功能服务的,而是完全作为工商业职能发展经济。那么如果和统治者无关的话,是谁缔造了城市呢?


说出来也许会令你大吃一惊,那就是来自庄园中逃亡的农奴。因此马克思曾经说“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市民。”


中世纪欧洲市民戏剧绘画


大约10~11世纪时,西欧的社会生产力大大提升,手工业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在一些封建庄园的内部出现了专门从事手工业的农奴,比如像木匠啊、编织啊,这些人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野心慢慢从胸腔里浮出来,封建主的压迫比较大,庄园的天空不够自由飞翔的时候,他们就会逃跑,逃到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靠着手工做点小生意,就这样在这种地方慢慢聚集起一大帮逃亡的农奴,这个地方就叫做城市,不进行农业生产,专门靠工商业买卖,所以支持他们生存的就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而是需要交流往来的商品经济了——字眼是不是很熟悉?有一股资本主义的味道了?


说到这咱们再分析一下中国的城市。中国古代社会长至几千年,不能叫“封建”社会啦我也不知道该叫什么,这几千年蜿蜒下来基本上都是王朝更迭当中权力的改换和政治的较量,所以中国古代的城市是靠统治者“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而建立的目的呢,或是政治中心或是军事堡垒,在严密的中央集权统治之下,每一片土地都要受到政治权力的强烈感召,那么城市也就更多是政治的产物了,它与统治者的意图有很大关联,我们常在中国史书上看到某个盛极一时的城市衰落,而另一个不见经传的小城崛起。这样的城市体现着浓浓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特点,规整而且严格,保守而循规蹈矩。


再回到西方,逃亡的农奴聚集成城市以后怎么办呢?谁管呢?


别指望国王派个达康书记过来了,西方可没有那么强有力的统治中心,要生存还得靠自己,所以在这些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管理机构,我们把它翻译成“行会”。之所以要强调翻译,就是因为这个概念跟中文意思又不太一样,欧洲的行会初衷跟我们理解的一样,也是某个同行业的商人们为了统一作业建立的垄断组织,行会内部会规定行业内操作的规范,比如生产规模、价格、工资、市场,以保证本行业的垄断优势。然而更重要的是,城市的行会是要兼有政治职能的,行会形成后往往是城市管理机构的一部分,内部有比较大的自治权,城市可以通过行会组织市民选举、征税,还有建立武装,会员在其中就像加入了一个强大的社会组织团体,在这个团体中被赋予政治权利,相比较封建社会当时贵族垄断一切的状况,城市内部的自由明显散发着一股民主和先进的味道,因此吸引着大量在庄园里的农奴寻找新的发展,而城市加入的条件很简单,只要在这里住满一年另一天,你就是城市的市民!这明显向农奴制度的挑衅,简直就是农奴逃出封建主束缚的大使馆。


那中国城市有行会吗?


当然是有的,虽然中国的城市出现比西欧早得多,但是在唐宋以前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民众商业组织,到了唐宋以后,也跟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差不多,民间开始有民众组织出现,行会就是工商业组织中最典型的一种。它的经济职能跟欧洲差不多,也是为了保护本行业的地位,但是最关键的政治职能就几乎没有了,虽然到了明清行会非常普遍,但是能通过行会掌握一个城市的自治权在中国可真是天方夜谭了,城市的命脉和政治牢牢把握在官府手中,汇集到一点中央皇帝身上,没有任何自由可言。而行会更是没想过自己靠着发展商业能控制官府,反而为了发展下去依附和投靠统治者保护,中国的商人,自古以来就和“官”断不了联系,这倒也不算黑点,说实话这种情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利弊,只不过我们的历史发展决定了这一点,官商紧密且官大于商。这你让我从哪里找民主?


中世纪酷刑


所以,“城市”这个词在西方中世纪与在中国古代含义是不一样的,西方的城市代表着一种社会共同体,这些成员是来自束缚人的封建庄园,跑出来就是想寻求自由,所以城市拥有很大的自由,这些逃出来的农奴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叫做“市民”,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这部分人将是社会转型的关键。


中国城市呢?是没有这个社会共同体意思的,而是一种人口聚居地的含义,人口众多士农工商混杂,没办法形成一种凝聚的力量,而成员呢,则是分成“肉食者”、“素食者”两部分,也就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直到今天这样的情况不仅可见而且甚至可以说依然根深蒂固,官民截然分开的界限非常明确,这种严格而且顽固的结构之下,中国城市要想呼号什么民主、发展资本主义,实在是难上加难。


一篇没什么故事情节的讨论。当然,我这样对比仅仅是在做客观的历史思考,绝对没有“外国的月亮更圆”的意思,准备在下面教我爱国的就不必了。因为不同的社会土壤之下孕育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的时代也各有利弊,比如欧洲的城市,虽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在近代自由和资本主义的旋律中发挥作用,而中国保守和服从统治的城市到了转型期一直顽固阻碍进步,但是如果单单放眼近代之前的时间,中国有统治者高度管理下的城市严整、先进、井井有条,而西方的城市建设简直是不能看,经常修个路架个桥都没人管。土壤不同,收获的季节也不同,牛比的时代不一样,之后走向的道路必然是相异的。


历史难言,时间值得我们敬畏。

 

参考文献

《中世纪城市》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唐代地域结构和运作空间》

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


上一期:三分钟搞懂三大骑士团


小编留言:气哭!这篇原创文章因为先发表在其他平台,居然被人直接搬运到他们的微信上,导致时拾史事这篇文章标不了原创(因为微信新规就是只要这篇文章发过,无论对方有没有标原创,我都标不了)小编原地爆炸去了,开不了原创也做不了打赏,所以放了作者打赏二维码!下期见。



你的赞赏是作者

创作的动力哦!



往期热文




翻新怪谈——剜心

二十万慰安妇的命运

消失的民国“贵族”大学

你用火锅拯救冬天,你却不了解它

二战时纳粹德国的异族军团(一)

陈子昂:老子有钱任性! | 我唐日常(六)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我们读史不为装逼

严肃八卦才是目的


you态度的原创历史平台

欢迎你成为其中一员







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email protected]

读者群号 53585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