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世界很大很精彩,值得好好度过。读书写字、理财投资、健身运动、旅行美食,一个都不能落下,请努力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刀法研究所  ·  “年味”淡了?品牌如何用三招在春节破局? ·  昨天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3 ... ·  昨天  
刀法研究所  ·  OpenAI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无印 ... ·  昨天  
玩物志  ·  2 万一件!大批「黄牛奶奶」爆炒始祖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北京之行二三事:四段职场路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 公众号  ·  · 2018-05-04 11:16

正文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微信号: sangongzi0906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01


我很喜欢陶杰老师随笔集《杀鹌鹑的少女》里的一段话: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现在的我,尚未老去,只是经历过几次重大变化,回头看那些节点上举动,都是一种身体的本能冲动。我能说这些冲动行为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吗,当然没有,对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而言,日子照样按照往常的样子运转,日出日落,一日三餐,没有差别。唯有不可预知的是,我走上了命运的另一个岔路口,这条路会引出怎样的结局,谁也不知道罢了。


在刚结束的北京一周旅行中,我一度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常规的公司考察,朋友聚会,以及自我放松,然而,命运的变数早在我踏上复兴号的时候,就悄然在其作用了。命运的转盘又一次启动了,能到什么程度,依然是谜,拭目以待吧。


02


再说点北京之行中的思考和发现,一篇写不完,那就两篇写。


我想先聊我们和职场的四个阶段,也感谢北京好朋友给我启发。


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后,都是从谋一份工作开启自己新一段人生,我们从学生蜕变成了职场新人,做上司交代下来的工作,领一份固定的薪水,坐公交挤地铁租房子,年龄伴随着职业,一起成长着。


依靠自己投递简历的方式更换职场跑道,属于第一阶段,这也意味着自己在职场的竞争依然处平均水平的状态,需要自己去向另一家公司的hr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种自下而上的求职过程,很多选择权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上。


经历大概8-10年的打拼,会有一小部分人进入第二阶段,变更职业跑道的方式是通过猎头公司完成,这意味着他的能力已经被特定行业关注到了,他的口碑开始在行业内部传播开。


我记得,几年前自己还在体制的时候,看过雕爷在天涯帖子里说过一段话,大概意思是,一个职场人如果在35岁之后,还没有猎头来搭理,找公司要靠自己投简历的话,大概率职场前景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当时自己根本不能理解这段话,觉得雕爷这话说得太夸张了,明明自己身边所认识的30多岁的人,跳槽都是要投简历的,猎头这个词语貌似只会出现在电视里或者小说里。而且找工作真的好不容易,要么是找熟人关系,要么是自己辛苦奔波。


然而,当我这一两年开始频繁接触到雕爷所说的例子,等我开始了解很多创业公司老总的选人标准后,我知道过去的自己错了。


朋友说,大多数人其实是会留在第一个阶段中,收入升到了一定阶段,就很难再有大的进步了,然后就等待退休。能进入到猎头勾搭的第二个阶段,就等于把第一阶段的天花板打开了,后面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经过猎头这个第二阶段洗礼后的职场人,在特定行业里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也因为站的相对高,视野更加开阔,人脉的质量开始越来越好。这时候职场进入到第三阶段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他们会直接跟心仪公司的ceo谈理想谈追求。


这三个阶段是一个人在职场所能走的路,区别只在于他走到了哪个阶段,留在哪个阶段罢了。但无论这三个阶段对人有怎样的不同改变,提供怎样的薪酬,都不会改变一个本质,这是一份职业,身不由己的日子依然很多。


在职业之上,就是第四个阶段,那就是条件成熟下的谋自己的事业。经历过职场的一次次洗礼,慢慢也明晰了自己的追求,经济上有一定的安全垫,人脉圈子也到了一定程度,那时候做的事情,不在是职业,而是事业。


03


朋友平静地给我讲完这四个阶段的历程,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的心境不是澎湃不是激动,而是带着一种忧伤的情绪,好似体验了一个人漫长的生命历程。


这个历程中有搏杀,有纠结,有质疑,生命走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想来都会非常惶恐,却只能依靠着自己的本能和直觉去选择,对或者不对,都可能无法在回头。而人的生命最终会有怎样的模样,也就是这一路的变换来成就的。


我不知道哪个阶段才是最幸福的,或许每一个阶段总会产生一个幸福的峰值,但之后会快速的减退。我们不断追求下一站幸福峰值的动力,刺激我们从一个阶段攀爬到下一个阶段。值不值得,也只有自己说了算。


晚上一个人待在宾馆发呆,突然想到,即便我们有一天进入到第四阶段,本质上也是在重复着1-3阶段罢了。区别在乎,做事业的我们,需要肩负起“给职业者提供1-3阶段的经验值”的重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