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研论坛
保研论坛,创建于2009年,为广大保研学子提供“学习、交流、互助、成长”的平台,论坛始终相信:“Efforts enable everything”,愿每一位保研学子最终都能圆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211,迎来新副校长 ·  2 天前  
青塔  ·  北京高校,拟整体搬迁! ·  4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招聘日报丨高校人才网2025年2月7日招聘信 ...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湘潭大学等你来!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医学专场,两年总薪可达100万,出站可入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保研论坛

末流985第4,六级600+,无科研无论文,抓住学科特点,另辟蹊径,预推免上岸京区985!

保研论坛  · 公众号  ·  · 2025-02-05 17:21

正文


前辈履历概述

本科院校: 某末流985

本科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前六学期排名: 4/82

英语: CET4 674;CET6 602

科研:

论文: 无(参营使用的是课程论文)

最终去向: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保研过程


回忆起保研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我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给自己的努力一个交代。且在准备保研的过程中,我发现网上关于古代文学和文献学的经验分享不多,所以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助于来者。


保研期间,我参加了川大、南大的夏令营,复旦古籍所、华东师大、北师大的预推免,拿到了川大、华东师大、北师大的offer。


四川大学古代文学

第一天报到+讲座,第二天面试。


面试形式: 3分钟自我介绍,3个老师根据自我介绍的内容进行提问,大概三个问题。每人15分钟左右。我被问到的是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体例和明代的诗歌选本方面的问题 。这些都是我提前准备过的,所以感觉比较轻松,最后也以不错的成绩通过了面试。


有自我介绍的面试一定要好好准备,在自我介绍中多展现自己看过的书、感兴趣的领域、写过的论文(不然老师咋提问咧),能够体现 学术素养和问题意识 就更好了。



南京大学古代文学

面试形式: 翻译一段英文文献,是从论文摘要中截取的;然后是5个老师进行随机提问。每人20分钟。


老师的问题主要是 从“学位论文打算写什么”展开的,问的比较细,包括但不限于版本、编者、专科目录、海外流传情况等 。需要注意的是,唐宋是南大做得特别好的,所以 不论研究方向选择文学史的哪一段,都可能在面试的时候联系到唐宋文学 ,如果自己不是特别熟悉或者没有把握,一定要牢牢掌握话语权,把老师引导到自己熟悉的领域。


另外,想要在面试中出彩的话,不妨了解一下南大的学术传统,推荐 程千帆先生的《桑榆忆往》以及“程门问学”公众号。


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古代文学

面试形式: 英文自我介绍+两个英语问题,分别是 “介绍你喜欢的古代文学作品”,以及“你未来有什么计划” ;中文面试是老师随机提问。每人30分钟。


考察的问题很多,主要是关于论文和看过的书。还有问到 看过什么未标点的古籍,以及怎样查找某一书的版本。


要求论述的问题一定要 分点作答 ,比如“我认为xxx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这样比较有逻辑、有条理,也能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


华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

面试形式: 3分钟自我介绍,老师根据自我介绍随机提问;英语一个问题,是根据中文自我介绍来问的,因为我提到有交流经历,所以被问到 “交流学校与你们学校有什么不同” 。每人20分钟。


个人感觉华师的面试注重考察的是学生对所关注领域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有一定的知识面,也要熟悉细节。我当时就被问到 “某人与某人的论争是在哪一封书信里” 。所以,在平时看书以及准备面试的过程中, 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了解一定要透彻,比如研究某一作家,那么除了诗文作品,还要关注他的批评著作、笔记、书信集,以及与当时其他作家的交往情况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文献学

面试形式: 唯一一个线下面试。抽两道专业问题(不能换题,我提出换题被老师拒绝了),老师根据报名时提交的材料进行提问。英语面试是自我介绍+两个问题+ 翻译《史记》和《诗经》的书名,问题是“出国旅游的经历”和“看过什么海外汉学家的书”。


所抽的题目是不区分小方向的,我抽到的是 “比较苏轼的‘辞达’和孔子的‘辞达’有什么区别”,以及“目录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请举例并说明” ,还有同学抽到了文论方面的问题。


这种形式的面试是需要全面准备的,要对文学史比较熟悉,而不抽题的面试,基本只需要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即可。




经验总结


慎选方向

希望学弟学妹们谨慎考虑方向,很多top院校的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基本只有第一名才能通过初审,就算通过了初审也依然是神仙打架。 而相对于古代文学来说,文献学的竞争真的小很多 ,北师大的文献学这次是7个录5个,这种录取比例对于古代文学的同学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吧hhhh。


重视书本和成绩

可能有些学弟学姐纠结于项目参与和论文发表,我 个人觉得对于文史哲的本科生来说,踏踏实实看些书更重要 ,项目和论文真的不用着急,毕竟老师们也非常清楚以本科生的水平其实做不出什么……吧?(大佬请忽略这条。)如果是为了提高入营率的话,其实也没有必要,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书推荐

我们学校本科是不开设文献学课程的,为了快速入门文献学,我也看了不少书,当然有些值得一看,有些书则可读性较差。在这里推荐一些个人觉得比较实用的书,按年代和作者来进行介绍,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对于了解历史上重要的文献学书籍很有好处。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

这个肯定是必看的,可以先从大序和类叙入手,配合张舜徽的《书库提要叙讲疏》会更容易理解。


②《校雠广义·目录编》程千帆

非常重要,能背就背,尤其是“目录的分类”“学科目录”“综合目录”这几章。


③《古文献学讲义》黄永年,《古典目录学》来新夏,《文献学概要》杜泽逊,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郭英德、于雪棠

教材性质的书,选择一本大致过一遍就好。


④《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