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掌上12348  ·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 ... ·  9 小时前  
内蒙古教育发布  ·  新学期 “新” 引力!叮!校园生活重启键已启动~ ·  昨天  
内蒙古教育发布  ·  新学期 “新” 引力!叮!校园生活重启键已启动~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寒门女孩逆袭上北大:真正拉开人生差距的,不是能力,而是这种思维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19-11-02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已经很努力,却依然看不到好的成效?
如果这样的时刻很多,那么今天这篇文章,你一定要好好看一看。
机械地重复每天的工作,不过是把 1 年的工作经验反复用了 10 年而已。
——就就

作者 | 非白
来源 | 精读(ID: jingdu999


01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早出晚归,熬夜刷题,仍然无法取得好成绩;


忙活了一整天,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干了啥;


工作了几年,新人都成了上司,自己还是公司里的小职员。


有一个寒门女孩,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


据说这个女孩中学的时候,学习很差,全年级一共200人,她是第180名。


某天,她突然有了想考北大的冲动。


于是,常年稳定倒数的她,不顾别人的眼光,开始与自己较劲。


每天天不亮,女孩就起床背书,上课认真做笔记,下课疯狂刷题,就连坐公交、排队打饭的时间,都在背单词。


但坚持了两个月,她做错的题还是错,名次还是180,很是苦恼。


好在她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


后来,她终于摸索出一套提高应试能力、高效规划学习时间等技巧。从倒数几名,一下子逆袭到了第一名,最后真的考上了北大。



这个女孩,就是2014年的《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


初选时,她并不被大家看好,自身的演讲经历也仅限于学校班委的选举。


但3个月后,她又一次披荆斩棘,一路开挂,战胜破世界纪录的超级运动员、出生硅谷的专业主持人和导师们一致看好的种子选手,成为冠军。


有媒体问:“你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突破呢?”


刘媛媛把它归功于运气。


然而,“运气好”不过是强者的自谦词,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刘媛媛的过人之处,就是她强大的 复盘思维



02


《复盘思维》一书中写到:


复盘,围棋术语,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棋手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包括回顾当时是如何想的,为什么“走”这一步,如何设计、预想接下来的几步等。


盘中,下棋的人会对自己和对方走的每一步的成败得失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假设——如果不这样走,还可以怎样走;怎样才是最佳方案。


今天本文所讲的复盘,更多的是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定义,在终身成长词典的词条《643:复盘》中,把“复盘”类比成一种工作方法和流程,指的是:


复演历史过程,以诊断得失、总结成败、改进迭代。


说白了,就是事后的反思、复演。


刘媛媛之所以能够逆袭上北大,关键就在于她的这种思维:


发现成绩停滞不前,便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做题方法,直到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


这种思维习惯一直延续到她参加《超级演说家》。


尽管刚开始基础差,缺乏演讲技巧,她也能通过认真复盘掰回一局。


据说,逆袭之前,她就花了3天的时间,对上百个演讲者的语气、肢体、表达进行了研究,并在20本关于演讲技巧的书籍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演讲方式。


对自己和他人经验的复盘,让她的成长速度大大加快,最后荣登冠军宝座。


这就是复盘的力量。


那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了很久,却不见成效的人,大多是缺乏复盘的思维。


因为机械地重复每天的工作,不过是把 1 年的工作经验反复用了 10 年而已。


不复盘的人生,永远只能在原地打转。


03

郑爽曾经在演完《流淌的美好时光》后,遭遇了收视率的滑铁卢,当演技再一次遭受质疑时,她用小号在微博上回复:“有很多人说收视率,我想说我的人生不止电视剧,你的人生你随意。”



这样耿直的发言,看似肆意洒脱,实则藏着的是一种不肯认错的态度和缺乏复盘思维的表现。


这也是为什么郑爽陷入了“演谁都是演自己”的困局之中的原因。

有观众把她最近的三部剧《我的保姆手册》、《青春斗》、《流淌的美好时光》分别截图拼在一起,结果发现,不看答案完全分辨不出哪张图对应的是哪部剧,更不要说截图中表现的是什么情绪。


就像于妈说的:郑爽是把角色无限地拉近她自己。



真正拉开人生差距的,不是能力,而是复盘思维。


作家 Lachel 曾提到一个观点: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有一个跟了自己非常久,任劳任怨,但工作表现一直平平的部下,你要做的不是把他开掉,而是反思自己对人的培养。


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不是一个定量,它是可以不断提升的。碰了壁,犯了错,有的人从中看到的是“不适合”,有的人则能看到“下次再做,一定能做得更好”。


后者,拥有的是一种 成长型思维


部下如果也能够具备这种思维,大多都能通过复盘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重复劳动中捕捉到每一次微小改进的机会,然后获得产出结果的反馈,再回溯工作过程,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下次改进,或者找到做得好的地方下次发扬光大。


长此以往,就能形成复利,让自己成长得越来越强大。


那些演技了得的老戏骨,也并非个个天赋异禀。


他们能拿奖拿到手软,大多也得益于仔细的复盘和对细节的精益求精。


比如,出道40年,斩获33次影帝,被称为“最贵的演员”的老戏骨李雪健,每一次演完戏,都会认真反思自己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希望在下一部剧中能改进。



在电影《横空出世》中,李雪健扮演的是一位身处60年代的司令员,以高大威猛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


他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出色,但他却在电影播出后说,由于战争和生活条件的原因,那个年代的将军应该是身材瘦削的,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并为此减肥。


对于这个细节的忽视,使他感觉对不起这个角色,也对不起观众。

04

李小龙说:“我不怕练了1万种腿法的人,我怕的是同一种腿法练了1万次的人。”


练了1万次腿法的人并不一定可怕,可怕的是,每练一次,都能找到问题,并对其进行纠正,最终纠正了1万次的人。


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这说明,仅仅重复 1 万次动作的人永远也成不了专家,只有经过系统的、有目的性的、有策略的总结、反思并及时纠正1万次的人,才可以成为专家。


这个重复并纠正的过程,就是复盘的过程。


然而,复盘并不仅仅是“回顾和反思”,还需要植入“目标和方法”,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复盘思维》一书中提到的复盘方法:


①客观地审视自己。


这里的审视,是需要跳出当局者的层面,从另外一个层次来审视自己的过往。


我们经常会说,如果我是他/她,我肯定会怎样,然后结果会如何……这就是旁观者的角度。


要客观公正地审视自己所做的事,就必须从另外个层面去看待问题,抛开个人主观性,抛开自我防御机制,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得很通透。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让思绪停顿几秒,然后想一想:“如果我是客户,是领导,是其他同事,应该怎么看这事?”


②针对一个点,不断地问为什么。

例如,书中提到的5why分析法中关于丰田公司的一个经典案例:


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
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
答案三: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问题四: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
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问题五:为什么润滑泵的轮轴会耗损?
答案五: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的发问,丰田公司得以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方法——在润滑泵上加装滤网。


同样的,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的复盘,也可以参照这样的方法找出问题的原因。


③根据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


美国思想家弗罗斯特曾提出一条著名的弗罗斯特法则:


在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


这条法则说明,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明确发展的界限,知道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最终就会随着目标前进,不会做出超越界限的事来。


制定工作计划也是如此,能够明确我们的发展目标,界定发展方向,并有效减少重复和浪费。


当我们找到问题的原因,就可以重新调整计划,预测变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期未来少走弯路。



复盘思维的重要性,提到多高都不为过。


如果不会复盘,一项工作做下来,你相当于没有任何提升,该犯的错下次照样犯,该绕的路下次照样绕,该遇到的坑下次还会遇到。


按照以上 3 点,每天坚持对自己的工作甚至人生进行复盘,并逐渐内化成习惯,你会发现, 复盘思维是有力量的。


它将不断扩大你的认知边界,推动你上升。

共勉。


——END——

作者:飞白,人气专栏作者,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