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拖家带口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第一部《魔童降世》,哪吒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燃了多少人的心。这几年珠玉在前,鱼目在后的电影比比皆是,我怕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没想到饺子导演也有哪吒身上那一股敢拼命的劲儿,五年磨一剑,一出手就是王炸。真是远远超出了期待,它在《魔童降世》的巅峰之上又硬生生拔升了一个新高度,从画面特效到人物塑造,从情节内容到主题立意,完全是世界级的水准。外在是精美的特效外衣,内里是丰满的内容骨架,可入眼,也可入心。小孩子看的是欢声笑语,不惑之年的我却看到了5条人生修行真相。饺子导演却一反常态,塑造了顶着两大黑圆圈的“丑哪吒”。在“魔童”系列里,哪吒不屈服于偏见,不顺从于强权,亦是一种不妥协。在《魔童降世》里,在小小的陈塘关里,在父母的庇佑下,哪吒虽有偏见压身,但一腔热血,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在《魔童闹海》里,哪吒走出了陈塘关,看到了外面世界。他撞了南墙,在庞大到几乎无形的权力和规则下,原来一人之力也有时尽。他流过眼泪,在父母和百姓命悬一线时,也有无可奈何的境地。北岛写过一首诗《波兰来客》:“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可等到一头扎进社会里时,年少时的那一场梦碎了一地。我们缓慢受锤着,自己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但哪吒告诉我们另一种选择:生活很难,我们依然热爱生活;现实残酷,我们仍可天高地厚着。人、妖、魔,都想成为仙人,摆脱身份的桎梏,取得别人的认可。在第一部里,他喊道:“天命算什么?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因此,哪吒最后觉醒了,他认可了自己:小爷我就是魔,那又咋样?脚下的路通往哪里,该由自己说了算;过的生活好坏,该由自己来评判。弃医从影的他受到了很多人的歧视和白眼,甚至最好的朋友都对他说好自为之吧。但是饺子听从内心,坚持画到底,最后过上了自己喜欢的人生。只有把眼光和心力放在自己身上,接纳自己,形成自我认同,才能在这个喧嚣的世界活得从容且尽兴。男性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子女的管理者,因此有父权至上的观念。这也导致反抗父权这种对应文化应运而生,比如传统神话里的哪吒弑父。但是之前文化里的反抗父权都是一种意识表达,《哪吒之魔童闹海》则提供了一种方案。当敖丙要去收服哪吒时,敖光用全族身上最硬的龙鳞,给儿子打造了一件无坚不摧的龙鳞甲,让他不要辜负自己的嘱托。从小学的兴趣班到大学的专业,父母一手安排;从工作到结婚,父母希望我们按照他们的意愿走。我想,为人父母者,不如学学敖光;为人子女者,不如学学敖丙。在影片最后,敖丙没有选择跟父亲走,而是忠于内心,选择了自己的道路。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有各自的人生剧本要书写,可以互为依仗,却不可代笔。
泽地里的野鸡,经常遭受饥饿,走十步就吃一口食,走百步便喝一口水。意思是说,就连吃饭喝水这样的小事,也是由先前的因缘决定的。李靖在申小豹面前顾全了申公豹的面子,申公豹也回以善意,备好了城内民众所需的药材和口粮,解决了李靖的燃眉之急。李靖收留了夜叉,安置在李府当仆人,而夜叉在关键时刻,用石化的本领救了李靖夫妇的性命。世间的美好总是环环相扣的,你种下的善因,终究有一天会在自己身上长出善果。我喜欢一段话:谁都可能会有雨天没带伞的时候。你帮别人打了伞,日后有雨落在你身上时,也会有人为你撑起一把伞。一个人伸出的援助之手,是在帮助别人,也是在托举自己。第一个情节是,申小豹来找申公豹,申公豹罕见地露出一丝温情。他关心弟弟这几年有没有长进,挂念家中父亲是否安好。与龙王们联手,用炼狱妖军围攻陈塘关时,死伤无数,心中却不起一点波澜。一股是乌泱泱的黑色洪流,一股是煌煌正气的金色洪流,毅然碰撞在一起。可惜的是,向上之路注定步履艰难,向下之门永远敞开。真正厉害的人,都会努力超越自己,超越本身的“恶”,避免自己沉沦下去。在谈到创造初衷时,饺子导演这样说道:我之所以喜欢这个角色这个题材,是因为他是我们心目当中一种精神引导。在这部电影里,哪吒,敖丙、申公豹不再是神话式的人物,而是普通人的集合。他们的蜕变经历、觉醒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人生参照。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