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衡追求什么?同衡家国天下的企业精神,清华追求卓越的做事品质,培养四有新人:
有目标、有格局、有实战、有精进。
一方面,在实战中成长。
在实战中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是解决问题的意识。城市规划的本质属性是要解决问题,要了解甲方需求,要深度调研,要有针对性。第二个是能实现目标的意识。不仅仅要基于现状,基于问题判断,还要有目标,而且要有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第三个是服务的意识。这个服务是广义的,既能输出我们良好成果,还要能服务于整个城市的发展,服务于政府战略需求等等。我们不仅仅提供一个文本报告,而是提供服务类的产品,是一个有价值、有目标、有解决方案、有实施性的综合产品。进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从实战需求中学,在实战中优化升级。
在实战中成长,对于各层人员要做的事是不一样的。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讲,最基本的三个任务:搭框架、抓重点和带队伍。而且要因人而用,一定要根据项目组的实际构成情况来做项目安排和项目整合推进组织。关注技术首先是从关注人开始的,所以反过来对成果来说,从结果管控到过程管控或过程引导,这种合二为一的方式,能够保证最终的结果输出有品质有质量。对于项目组成员来讲,有三点非常关键。一是过脑子。要有主动性,明白做的是什么,然后考虑如何实现,以及它背后的原因。二是善观察。用句通俗的话讲“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是快速成长的诀窍。在一个项目团队里要看其他专业板块怎么完成的,看项目负责人怎么组织和安排,如何引领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推进,还可以看总工、院长怎么点评把关,这样能快速让自己跨专业领域、跨业务类型做事情。三是多复盘。在复盘的过程当中,相当于又做了一遍项目,这是提升和思考的过程,你的投入度是用这种一步一个台阶的方式在成长,这样实际项目经验的收获至少是翻倍的。经过一次次高强度的肉身投入和精神投入的磨练之后,才会获得一次新生或一次上台阶式的成长,而不是简单重复一百次,水平还是原地踏步。
另一方面,在激发中涌现。
一是研究的底子。同衡学研起家,产学研结合这是清华同衡的传统、也是其存在的必要性。在做事的方面,立足于行业发展中,研究性永远是我们的底子,研究针对性、适用性、可实施性、创新性以及标杆性,这是我们做事的思维和逻辑。在做人的方面,同衡的定位是研究型咨询机构,个人的身份就应是技术专家身份,这也是别人对你期望的认知,同时也应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与标准。二是制度的保障。技术和管理两个系列,如何更进一步保障和突出技术专家的成长路径,我认为现在和未来制度建设方面要旗帜鲜明的培养学术大师和技术专家。要鼓励或者是引导广大的规划设计人员,判断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路径的阶段性目标和终极目标。三是,激发将才和帅才。同衡的成长是快速性的,天花板在不断的抬升,只有大家够不着的天花板,没有给大家约束和限制的天花板。个人和团队一起共同成长,这是件令人非常幸福的事。在成长过程中,既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贡献,也有集体战果成效的认定,个人与集体合二为一,这是同衡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跟别的规划设计机构不同的魅力所在。
展望未来的行业发展大势和人才需求,我概括为三个台阶,或者说是三个齐头并进的人才需求类型----设计语境、规划语境和治理语境下的各类规划人才需求,目前是三者共存的混合型行业发展状态,作为从业者来说,至少要精通一类或两类,如果这三类都能打通,就是通才或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