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讲话
编者按: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新乡村?这是在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全新命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 xi zong shu ji 在 shi jiu da 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总要求。那么,围绕这20个字,未来的新乡村哪些是可以有的,哪些是可以没有的,哪些又是必须要有的?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对"乡村"本身认知程度的深浅。由于大家各自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扮演角色不同,答案自然也就各不相同。那么,作为一名平原主粮农业产区的县委书记,在带领全县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全力以赴进行乡建工作四年之后,他都有哪些收获,哪些心得,哪些坚定,哪些自信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的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建设新农村具有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xi jin ping zong shu ji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面对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回答
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
新农村必须
是农村
个别人消灭农村、消灭农民的观点是错误的。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概念和做法上,甚至存在着对农村农民的歧视,农民和农村成为了自卑的代名词。我也曾有过这种感受。必须为农村农民正名!要坚持改造提升的思路,尽可能在原有村庄
形态上改善
居民的生存生活条件。
作为农村,必须
有农
无论什么时候,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仍然是最大的问题。既然是最大的问题,就要有人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和年轻人对城市的向往,农民弃农进城,村里剩下老人、妇女、儿童,村庄沦为留守村落,这样的农村
一定不是新农村
。
作为农村,必须
有田
农田不仅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是农业不可或缺的载体。没有田,村庄也就失去了魂。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
种田的模式
也与以往不同,可以是家庭农场,可以是休闲农业,但一定要有田园风光。
作为农村,必须
有村
村落与土地之间有着固着关系,让农民远离农田居住在城镇,还要更好地照顾农作物,只是一种想象。有村,就要有乡村的味道,有鸡鸣犬吠、乡音乡愁。乡村生活追求的是一种返璞归真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这些特质要求我们在建设中要突出乡村特色,乡村是乡村,
不能按照城市建设理念打造乡村
,新农村建设在景观塑造和业态培育上应注重与乡村实际
相结合
,努力
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
,要在乡村与城市差异化的前提下实现城乡功能的互补。
新农村必须
要“新”
这种“新”,主要体现在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和生态美。每种美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都应是一种享受,并且还能引发一系列美的联想。“
乡村风情、城市品质”是美丽乡村的基本特征。
通过吸收现代城市的文明成果,建设具有城市品质和素质的乡村,更加精致精细,引导更多村民成为“美丽导师”。在村庄规划和建设中,可以适度超前,但要尊重老百姓现阶段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新农村建设有其递进规律:
一般农村→美丽乡村→特色小镇
。这应该是一种趋势。特色小镇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
新农村必须
有附加值高的产业
坚持“产业+文化+互联网”,让产业插上文化和互联网的翅膀。
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命脉,没有致富产业做支撑,不可能持久
。在我们平原地区,传统种植就是一亩≈1000元左右,我们一定要实现一亩>1000元,或者更多。过去我们也强调发展产业,但忽视了文化的包装与互联网模式的引领,在产业链条和深加工、品牌打造等方面存在不足,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产业加美丽、美丽助产业、产业更美丽”的发展理念,取得明显效果。
黄瓜小镇的黄瓜产业就是最好的例子,将原有的黄瓜产业做强做大,成为中国唯一的黄瓜之乡,从没有品牌到成为名牌,仅黄瓜小镇,年增收2000余万元。我们要借助“互联网+”,打通产品上行渠道,促进电商大数据与农村产业相结合,打造农村特色产业品牌。鼓励发展休闲观光和体验式农业、定制式农业(如城市可视农场),把发展特色小镇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不断满足城市人对农业观光休闲等体验性、服务性需求。这将具有巨大的增收空间。
新农村
必须做到
传统和时尚的和谐统一,完美结合
挖掘民俗特色,留住乡愁记忆,传承好本土文化。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做到在乡村发展中传承乡村价值,在乡村现代化过程中保存传统,让村民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也能充分体验乡村价值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新农村必须
有高素质的农民
美丽乡村
最美的风景是人
。要引导老百姓摒弃小农意识。小农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敌。要在全县唱响村训歌,使爱国、诚信、大我、自强成为老百姓的行为自觉。同时,逐步使村民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
信仰问题,最重要的是信谁的问题,在我们总结出的“四问+关爱”基层党建创新模式中明确提到“咱信谁”,信gong chan dang,信以xin jin ping zong shu ji 为核心的 dang zhong yang 。所以,在粮画小镇我们建起了情景式小镇党校和互动式美丽乡村电视台。村民有素质、有信仰,美丽乡村才会越走越远。
新农村必须
有坚强的村级政权
突出抓好两件事:一是有稳定的
集体收入
。没有集体收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就没有说话的资本,公共服务就没有保障,新农村同样不能持久。要始终把壮大集体收入作为刚性指标,创新多种形式,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找出集体收入来,并且具有持久性。二是选出
一个好支书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只有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落地生根。
新农村必须
有青壮年
新农村的希望是青壮年返城回乡,不限于本村户籍,让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老人和妇女儿童搞不成新农村,只有青壮年回来的多了,新农村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建设新农村”,我们一直在路上。“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正等待着我们共同去努力。但有几点至关重要。
一是要
淡定
,要以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需要不需要作为出发地和落脚点,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遵循规律,不拍脑门,不独断专行,不花拳绣腿;
三是突出破解主要矛盾,
摒除小农意识
,着力引导老百姓大我、自强,发展壮大产业基础。
(备注:出于发布通过需要,部分内容改为拼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