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是目前少数能从淘宝短视频里赚到钱的公司了。”大象映画的黄伟桢不无得意地说。今年“双十一”,他们的短视频业务供不应求,即便只接了两三家的订单也获得不少收入。
对于同行们观望态度,黄伟桢说:“大多数人都很看重这条赛道,只是目前淘宝主要问题是缺乏一个从淘宝赚到钱的榜样。”一个除了淘宝二楼之外的“短视频致富故事”,就像曾经的雪梨、张大奕和“直播卖皮草,一夜数百万”这样激励人心的案例。
大象映画显然是希望成为这个标杆。在2016年转型成为短视频生产机构之前,黄伟帧的广告公司就曾经给阿里拍过商业宣传片。出于对淘宝短视频的看好,从去年开始,黄伟帧就全力押注了淘宝短视频。
淘宝在今年5月开始推行短视频机构联盟,通过MCN的方式管理各地短视频制作公司,大象映画成为福建地区的地方站。在内容方面,他们又先后推出了专门针对淘宝平台的《日GO一物》、《亲爱的衣柜》和 《要你好看》等一系列围绕生活服务为中心的短视频IP。
尽管目前已经有数千家短视频机构加入淘宝短视频体系,但真正针对淘宝而专门制作内容的并不多,而很多在其他平台表现出色的短视频最终都在淘宝遭遇水土不服。
洋葱视频是另外一个少数适应良好的机构。今年9月,映像淘宝首次发布短视频机构风云榜,“办公室小野”拿下第一。聂阳德说:“从今年五六月加入淘宝短视频,我们的粉丝一路从零涨到十五万。”
基于从前的做电商孵化器和洋葱视频的双重经验,聂阳德分析道:”阿里是希望具有电商和内容双重属性的IP,目前为止还没出现特别典型的案例,但未来谁做出来谁就能有流量红利。“
有的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希望淘宝能够给出正确的范本,但这样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一位与淘宝合作多年的内容创作者总结说:”淘宝做内容容易走向两个阶段:一个极端是万事以销售为重,过于追求转化率;另一个极端则过于追求时长,缺乏购物效率。”
向左是内容,向右是电商。在从商品市场转换为消费者社区的过程中,淘宝需要借助内容找出其中的平衡点。尽管它可能并不擅长,但“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的故事似乎更佳适用于淘宝和愿意提前押注这条赛道的短视频机构之间。
一方面,淘宝在几次改版后将越来越多的淘内流量划分给短视频内容,并通过工具和免除流量费等等方式鼓励淘宝卖家买家生产大量的PUGC内容,用来填充淘宝底层所需的短视频;另一方面,在人工运营方面,淘宝通过“映像淘宝”这种短视频精品库,与机构合作打造成熟的IP范本,为其他机构提供方向。
为了鼓励优质内容创作,淘宝还改变了原本以选品为中心的算法,增加了内容方面的考核,使得内容制作精良的PGC机构们能获得更多的曝光,进而提高分成收入。
无论是像大象映画等从前就与淘宝渊源颇深的淘系玩家,还是像在洋葱视频等手上拥有顶级IP的淘外机构,大家都不想错过这一波潜在的机会。
黄伟帧把希望寄托在淘宝即将推出短视频竖屏模式。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专注竖屏短视频制作的公司,他认为只要开放竖屏短视频,他们将会绝对处于领先位置。而洋葱视频则从之前的并不单独为淘宝制作内容转向和淘宝合作,进行针对淘宝生态的专属IP研发。聂阳德说,“小机构还是要从基因出发,不要认为阿里的肥肉很肥就盲目进来。如果有余力的情况下,淘宝短视频可以作为战略投资早点开始进入。如果一味等待,可能就会错过流量红利。”
一直观望的小马哥也把加入淘宝短视频的计划提上了日程。“趋势肯定是好的,年底或者年初我们可能也会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