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眼
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18岁小伙失联获救,付费8万!救援者:首次收 ... ·  昨天  
封面新闻  ·  铜梁龙马明日开跑! ·  昨天  
封面新闻  ·  铜梁龙马明日开跑!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刚刚,利好传来!事关AI→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正式实施!驾驶证申领政策有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眼

多个第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美妆样本!

青眼  · 公众号  ·  · 2024-06-11 17:59

正文


“公益先锋”


“水、土壤和由植物构成的大地的绿色斗篷组成了支持着地球上动物生存的世界”,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通过描写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全球掀起环保热潮,而化妆品行业,无论是产品的包材生产,还是大量取材于植物的原料成分,都与生物多样性的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眼注意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有这样一家中国美妆企业,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探索与思考,即使放眼全球,也可谓先行者,它就是植物医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合影

就在近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一期项目暨二期项目启动会在项目示范点曼远村和大卡老寨召开举行,青眼通过实地走访,见证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样板”的诞生,也得以一窥植物医生的公益初心与深耕高山植物护肤的勃勃雄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二期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以“植物王国”为起点

深耕生物多样性多年



“神秘果产于西非,它含有改变味觉的神秘果素,因此也被称为‘味蕾魔术师’”“这是横跨三层的‘望天树’,如同站得笔直的士兵”……近日,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宫,工作人员如是向青眼介绍到。由此,青眼也亲身见证了云南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省份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扶荔宫也是植物医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起点。2014年,植物医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扶荔宫温室群植物景观建设,后者重新规划、改扩建后对外开放。

植物医生捐赠纪念

如今,扶荔宫也成为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窗口,其最大的温室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收藏植物超2500种,并在2022年成为“COP15永久性成果展示点”。


此后,植物医生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探索不断加深。2017年,在中国民族植物学创始人、植物医生首席科学家裴盛基教授倡议下,植物医生发起“生物多样性-高山植物保护行动”,多方面助力高山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复建生物多样性面积5590亩。


2020年,植物医生则迎来重要里程碑,与联合国旗下机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筹建西双版纳生态文化节”、“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示范点建设”、“宣传推广与能力建设”等一系列探索,并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生物多样性领域首个深度合作的民营企业。

扶荔宫主体温室外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动植物保护领域,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利用,就没有保护”,即没有有效利用的单纯保护,注定不是一种科学的保护方法和路径,也难以达到保护效果,而植物医生在生物多样性公益领域探索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在植物成分研发方面的强大赋能,二者形成了互惠互利的模式。


在决定重建扶荔宫的同年,植物医生携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由裴盛基担任品牌首席科学家,深入发现石斛等一系列高山植物美肤力量。


青眼此次实地走访该研发中心了解到,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紧密合作,植物医生从源头的植物原料探索发现,到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完成了研发闭环,使其在高山植物护肤领域持续保持领先。


事实上,青眼梳理全球美妆企业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具体行动后发现,无论是国际美妆巨头,还是国内头部企业,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大多刚刚起步,而植物医生无论是在意识上还是行动上,都走在了前列,可谓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标杆。

填补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空白

打造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世界性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上,在2020年开启,由植物医生、UNDP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共同合作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一期项目”已迎来阶段性成果。


青眼注意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鲲、植物医生董事长解勇、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院长钟明川等多位嘉宾在会上分别致辞,并给予此次项目进行高度评价。

植物医生董事长解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一行考察项目成果

据悉,此次项目收获多项重要成果。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发布了国内首个指导企业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标准《化妆品企业原料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指南》,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标准的空白。


就地保护社区示范方面,项目组在曼远傣族村成功恢复了200余种傣药植物种植及其传统文化保护;通过种植乡土树种开展了“垄山”修复保护,成活率高达95%,为此景洪市市长道海清将5月22日定为景洪市的“垄山保护日”。


而在大卡哈尼族村老寨,项目执行期间,跳蚤草累计种植面积700亩,共累计提取跳蚤草精油750公斤,农民收入累计176万元。项目的实施让跳蚤草产业发展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关注,有效推进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成为促进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

跳蚤草种植为当地农民增收

青眼了解到,跳蚤草又名勐腊毛麝香( Adenosma buchneroides Bonati)是车前科毛麝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爱尼人(哈尼族的一个分支)广泛使用一种重要芳香植物,具有驱赶蚊子和跳蚤等害虫的作用。


此外,在AI智能技术支撑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知识传播与意识提升方面,项目也取得多项成果,包括为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智能监管和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创新性创建了“云南青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网络”等。


对于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丁鲲表示,“在三年的合作中,我们看到植物医生作为重视科技、弘扬生态文化的企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创新发展楷模。”


白雅婷在现场同样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树立榜样,制定标准,开展修复工作和替代生计等,项目成果远超预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合影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马超德则对项目执行成效、有效性分析分别给予了满意与高度满意评级,“项目给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为国家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地方落实行动提供了广泛思路和政策制定依据,为成果应用提供了可持续性。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方微博对此次启动会进行报道

二期项目正式启动

将中国成分带向世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