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介入赛道,很难再碰到集齐4大元老,且都在发力的领域了。当前的PFA,波科,美敦力,强生,雅培,个个无论在技术端,还是市场端,都重金投入,仿佛多年前冠脉支架一般,一副首战即决战的画面感。
10月,波科推出了Farawave Nav,这是Farapulse系统的后续产品,也是首款进入美国市场的集成标测的PFA导管。Farapulse于1月推出,比美敦力的Pulseselect晚一个月。
美国权威机构预测,2026年PFA 的市场需求约在50亿美金(全球Afib约为82亿美金,PFA占比达60%)。正是这个强劲的市场需求,让一众企业和创业者看到希望。
波科方面,其EP销售额在第三季度增长了近三倍,可以说完全归功于Farapulse。当前,Farapulse被批准用于患有阵发性AFib且对药物反应不佳的人群。同时,波顿也将目光投向了持续性AFib持续一周以上的,且药物难治性的广大患者群体。波科预计该适应症会在2025年下半年扩大(是否作为最终一线治疗,波科也在持续评估中)。
Farapulse Nav前脚刚批,美敦力就宣布其第二款PFA器械Affera(具备测绘和消融系统)获批,可以说紧跟不放。
虽然美敦力的第一款PFA导管Pulseselect(用于药物难治的阵发性和持续性AFib)先于波科,但Farapulse作为整个PFA领域的执牛耳者,表现十分强劲,可以说完全盖住了Pulseselect。从技术端而言,美敦力早就看到了,所以快速收购Affera,期望它能成为抗衡波科的利器。
Affera适用于持续性AFib,是第一款结合测绘和双能量选项的导管,允许医生在 PFA 和射频之间切换。可以说,在美国市场,Affera将会是Farapulse的重要威胁。
之外,美敦力还开始研究 Affera 对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疗效。
看着波科和美敦力的你追我赶,压力最大的莫过于强生。尽管强生也于很早就开展了PFA的开发,但自己革自己命的难度,远远弱于竞争者们的雄心。
强生的Varipulse也已获批,用于药物难治性的阵发性患者。
强生虽落后,但其在EP领域的绝对的历史积累,多少缓冲了波科和美敦力带来的压力。更何况其Carto系统的绝对王者地位。Varipulse系统集成于Carto之上,仅从使用习惯而言,对Varipulse的推广,有着先天且一众竞争者不具备的优势。
因为许多医院都装有Carto系统(全球约5500家医院),而超过一半的竞争对手的病例都在使用强生的Carto系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bug一般的存在。另一个可能被忽略的因素则是强生体系之中,训练有素的根台人员,毕竟他们是在一线于大夫配合的。国内BW的员工数奖金1500名,可以说既是高科技,又是劳动密集型。人的因素,可以说也是强生的优势。
之外,强生还在开发一系列 PFA 导管,并已在欧洲为双能量导管CE中。
雅培可以说在PFA上落后了,其Volt据说明年在开始申请FDA,CE的今年也才刚开始。
毋庸置疑,PFA技术当前仍有局限性,但其增长趋势是不可逆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能靠发展解决。雅培当年内部一直对PFA的局限性有争论,导致了其动作的缓慢。
当然和强生一样,其标测系统(Ensite)在全球具有一定的数量,其PFA的集成化,在未来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市场的飞速和变幻莫测,很难让人判断。尽管在技术端而言,其花篮状(或者球状)的设计,有其优势,但时间明显更为重要。
同时,雅培也在开发PFA+RF的双态器械。
美国市场的PFA,正在快速的被临床应用,很有可能“成为治疗标准”。当前国内已获批三家(进口1个+国产2个),后续跟进的10-15家。现在甚至都可以想象的到未来3-5年,国内PFA的巨大竞争。
如果说美国市场,可能仅仅就是4大元老的你争我夺,国内市场很可能是“4大元老+15家本土”的超级竞争。如同很多赛道一致,全球最难做的市场,几乎都是中国市场,而PFA竟会是这场竞争中最艰难的,超过支架,超过瓣膜。
那么,通过美国市场的现状,对于国内一系列PFA企业而言,有什么启发:
1. 技术端
无论是球囊型,还是花篮等,要第一时间紧跟技术。毕竟耗材端,才是最终的竞争端
这很有可能是一个重大突破,结合RF和PFA的双优势
阵发性和持续性,适应症代表着背后的病患群,持续性Afib需要更多好的器械
4D ICE和PFA之间的结合,也会是一个技术突破
2. 商业端
不仅要面对Farapulse的强者地位,也有强生(其Carto系统和人员)在国内的根深蒂固。这是面对外资的技术和地位竞争,更要面对国内同行的价格和KOL的争夺。
商业的竞争,源头在于产品。国产一众PFA,一定要做好判断,即自己上市商业化时,中国市场PFA的技术情况,因为一个医院能使用的品牌始终是有限的。但技术的差异化,则有助于其进入。
参考波科如今在国内的大张旗鼓,以及强生的千人队伍,国内PFA企业,要提前布局商业化队伍,不仅仅是销售层面,跟台和售后如何布局,也是重中之重。
目前看,和其他大技术一样,全球PFA领域,除过美国,也就中国企业了。中国的竞争,一定会十分激烈,那么,全球化布局必须要提前。当然,全球化的竞争也是面对美国的竞争,IP和技术端,就只能看真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