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枪稿
汇聚媒体精英智识,每天发表电影相关之深度评论。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枪稿

这个导演只拍8分片,他说这次是给你们挖大坑

枪稿  · 公众号  ·  · 2018-04-09 21:44

正文


昨晚,久违的枪稿观影会回来了。

《暴裂无声》放映后,我们的主笔之一开寅博士和导演忻钰坤亲切友好地会晤了。

更给力的是去到现场的各位枪稿粉丝,你们的提问有见地有锋芒,远胜于一般路演会上的那些尬问尬聊。

再次感谢在三次元世界里与我们相会的诸位。

而没能到场的,欢迎收看下面的对谈实录(备注:由14000字脱水一半)。




枪稿观影会第002场

忻钰坤×开寅 对谈实录


枪稿观影会第002场·

首都电影院2号厅·2人对谈忻导第2作


○上·单挑篇


■不给答案■就给你们挖个大坑


开寅: 片中有很多 隐喻和设定 ,这些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还是剧本创作过程中才有这样的想法?

忻钰坤: 好,不知道在座的观众有没有看过《心迷宫》,其实这个剧本是写在《心迷宫》之前的。《心迷宫》之后,看到大家对好故事有诉求,我回来再重新想到这个剧本的时候,我觉得即便我有一个很大的主题想要跟观众去沟通,我也不能那么快地把它抛出来,这样可能观众会觉得无趣,或者没有吸引力。

所以我在想,能不能在叙事层面上让观众一点点进入到故事,能够通过电影的方式,语言的方式,包括像你讲的,可能一些 隐喻的方式,来把电影的主题嵌在里面 。那到最后可能有的观众会非常清楚你在讲什么,也有的观众只觉得最关心那个孩子是否能找得到。我觉得可能不同观众在这部电影里会达到不同诉求,但可能现在普通观众到最后也会有一个疑问,你这个故事结尾没有给我一个常规的电影结尾和解释,那到底为什么?

刚开始在剧情上有一个很大的坑,如果你有兴趣顺着那个坑往下一挖,你会发现其实一路过来有很多东西,我给到了你提示,给到了你对信息的收集,观众能把这些信息收集起来,在自己脑海中、自己心里面建构了一个关于影片的主题,也就是让观众有一个很强烈的参与感。我觉得这可能是在观影时一个很不一样的感受。


拍电影越拍越苗条、越拍越精神的忻钰坤


■比《心迷宫》难■ 看手机把大家看傻了■谁都可能被牺牲

开寅: 我看《心迷宫》还算比较早,它比较吸引我,是因为它有一个挺复杂的结构,每隔一段会不断地有一个新东西跳出来,让观众去想前面的情节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暴裂无声》好像相对来说比《心迷宫》要简单一点,从你的角度看,你觉得这部片子的魅力或者是它的点在哪儿?

忻钰坤: 其实我自己认为它比《心迷宫》要难,因为在《心迷宫》的时候,所有观众对于影片、对于情节的疑问,全部在影片结尾时得到了一个回馈,也就是你不管前面怎么去设想它的结果,导演最终都用影像给你呈现,观众当时有剪的快感。

那《暴裂无声》最后留给观众一个很大的空白,需要走出影院慢慢自己去建立,建立的过程其实就相当于,我目前所有剧情的铺垫,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和时间给观众推了出去。我相信观众通过自己对社会对人的了解,能一起来理解这部电影的主题和最核心的东西。

也就是为什么在《心迷宫》之后大家只会说这个故事结构很有意思,很精妙,没了。


但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大家聊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比起《心迷宫》,《暴裂无声》的情节复杂度下降了,寓意丰富了

开寅: 就是它的主题是吧,方便把这个主题深挖一下吗?

忻钰坤: 其实我觉得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会愿意讲一下我的初衷。当下大家去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是通过手机的终端。它是一个聚合的状态,你越看什么它越给你推送什么,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我们的视野在慢慢变窄,我们只看到我们视野里之内的人的生活状态。但其实我们都知道, 在整个国家及社会群体里面,这样的人是相对小部分的,还有很大的人在这个视野之外,而我们似乎不认为他们存在。

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是我们张保民这样一个矿工父亲,去带领大家寻找孩子。但最后为什么没有给孩子的下落一个更准确的信息,而且反而把最后核心的戏放在了徐文杰这样一个中产律师身上。我是认为,今天整个中国电影院里面坐着的观众,主要来自于(徐文杰)这样一个社会背景。所以到最后,我觉得那句话会到达每一个观众。

大家可能在生活中总觉得我一个个体没有这么大的力量。但其实徐文杰在里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的选择决定了是否能够惩罚到罪恶或者保护到底下的弱者。所以我觉得可能这是我们真真正正想让观众去了解的,你能看到视野之外的人,你能去做这样一种体恤和关怀,为什么? 因为我们有一天也会成为这个视野之外的人 ,我觉得是这样。

《暴裂无声》的镜头设计得精巧、信息量大



■科幻质感■韩国犯罪片style



开寅: 这个片子还有一个比较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的景观。以前我们看张艺谋的片子,在农村就是在农村,然后看别人的片子,在城市就是在城市。那这个片子到最后有一个镜头还挺有意思的,在幻觉当中,那个小女孩拉着张保民的儿子,两个人站在山头,镜头抬起来了,你会发现乡村旁边就是一个城市,非常发达的一个城市。这是我看到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把城市和乡村的关系拉得特别特别近,富裕旁边就是贫困。

忻钰坤: 这的确跟我的家乡有关,因为包头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它很奇特,你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方开车半个小时,就可以慢慢从繁华进入到嘈杂的城镇,再往外走是乡村,再往外走就是山野,然后再往外走是什么?是财富的来源,就是矿山。

为什么当时我要回到那拍,也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地域特质,它很立体,也很好地把我影片主题的每一个人都放在了里面。

这个镜头,宛如《银翼杀手2049》


开寅: 那个镜头拍得挺科幻,有点《银翼杀手2049》的那个意思在里面。咱们尤其在亚洲拍犯罪片,都是以韩国电影为标杆的。当然韩国电影在商业片、犯罪片上确实比咱们做得好一些。你拍这个片子的时候,你觉得你的特色在哪里?你跟韩国电影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儿?

忻钰坤: 首先我要承认,确实在我电影观成长的过程中,我受到了很多韩国电影的影响。大家有时候也会说这个电影是不是很像《黄海》,其实当时我在看到《黄海》的时候觉得很震惊,我觉得那个故事很棒,包括整个人物设置,还有整个影像。

可能现在很多观众觉得它像韩国电影的几个特点,首先,韩国电影这样的犯罪悬疑片,都有一个社会化的底,或者是很重要的对人的关注,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们电影里面比较少的,大家可能只关注到了案件本身。

另外,我们有特别多的动作戏,那些动作戏看上去也很激烈,我们确实也请到了韩国的动作团队来帮我们做整个动作设计。这是在主观意识上感觉到它像韩国电影。

我自己认为它最大的区别在于, 我们所讨论的议题,还有所有影像的呈现,都是本土化的,符合我们的国情,我们没有讲太多概念上的东西 。这样的电影,让观众自己可以感受到当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

《暴裂无声》从头到尾有三场重要的打戏



○下· 群殴篇


■豢字牌■ 人吃人的金字塔结构



观众001: 导演你好,我有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我在观影过程中,看到大概有很多是跟 金字塔形状相关的意象 ,比如说最后矿山的崩塌,还有在办公室反派拿来砸主角的东西,也是一个金字塔形状的武器。我比较表面地理解为这个代表了一个社会阶层的东西,不知道您在设计这些金字塔形状的东西时,背后有什么样的寓意?

还有一个,我注意到它的车牌号,本来应该是蒙B,电影中的那个字应该是“ ”,不知道这个您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想法才换成了这个字,谢谢。

忻钰坤: 你那两个问题其实讲的是同一个点。当时我们在内蒙拍摄,通常电影都要虚构架空一个城市,那个车牌号一定要重新去找一个字。后来我们就找到了这个“豢”,因为“豢”跟“蒙”很像,你在拍很多大街景的时候,不一定每个车牌都自己去做。可能两个字看上去很像的话,就很容易以假乱真。

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字就像你讲它叫“豢”,“豢”其实在古代汉语里面有一个词叫“豢养”,豢养其实就很好地指代了徐文杰这个人物的状态,他被权贵收买,或者任人宰割。

其实您再想车牌的区别,昌万年是豢A,徐文杰是豢B,张保民是豢C,这跟三角形的金字塔是一个很重要的关联。当然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三个主人公确实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在一个金字塔里面去实现的。

现场的观众一直在抢着问问题

(PS:这张照片里,某大牌影评人乱入了,请把这个彩蛋找出来)


■演员不会说■配音砸不起



观众002: 您好,整部影片给我的观感是有种非常粗粝的质感。请问您有没有考虑过在里面采用方言。

忻钰坤: 方言是我们在路演的时候最常被问到的。首先我是个特别喜欢方言的导演,因为方言在电影里面能够让观众很快对人物的设置,包括对地域性有一个了解。


但在真正的拍摄过程中有一个特别大的难度,比如说如果我们用某一种方言,但我们的演员来自于天南海北,你必须要对他进行非常长时间的语言训练,而这个训练也只能够放到一个口音。也就是说,可能我们听到的那个口音,觉得它好像是某种方言,我们不是那个地区的人,但如果那个地区的人听到之后,他瞬间就认为这个东西是很出戏的。我相信可能你看过很多国产电影里面用到方言,如果这个演员不是当时那个环境里面土生土长的人的话,你会发现那个方言是有很大问题的。

还有一种,就是有的电影,在后期做很庞大的配音,而且要找声线跟演员非常一样的配音演员去做,那是一个特别大的成本消耗。所以在方言的使用上是一个很复杂的工序,这是第一。


第二,从《心迷宫》到《暴裂无声》,我想探讨的格局的东西还是蛮大的。如果用方言,会让观众认为它是一个具体区域的一个具体的小事件,而不是更大层面上的东西。

现场观众从6点半一直坐到9点半,收获满满


■结尾的字幕是原装的■好人坏人不重要



观众003: 谢谢导演,看完您的《心迷宫》之后,包括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发现出现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影片结尾的字幕是您刻意去加的,还是说您当初就是有这么一个考虑?如果说这部片子停留在律师说出没了的时候,以及《心迷宫》停留在那口棺材的时候,您觉得这个结尾的艺术效果会不会更好一点?

忻钰坤: 当时《心迷宫》上映时我说这字幕是为了过审加的,而且当初我还觉得基本上这就是中国优秀电影的烙印,加个字幕错不了(笑)。

但这部电影不是,在剧本阶段时,我认为它应该结束在张保民站在山前,那个瞬间应该是最好的状态,因为那个时候空间留白最大。但当我剪辑完成片之后发现,如果观众一直好奇孩子的下落的话,你会发现他最后没有被送到我的锤子下面,我砸不到他。所以我觉得可能有必要再加一些情节,一点点铺垫告诉你,那个小男孩承担了怎样一个重要的作用,包括那幅画可能给到观众一个相对抽象的关于结局的概括。

那个字幕是为什么呢?

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这部电影整体过来,有一个非常沉重的结尾。但是我也想到,其实也会有一些女性观众,或者一些心理比较柔弱的观众,会觉得到最后就这样一下踩到底了吗,能不能有一个什么样的事情让他慢慢地把这口气换出去,而不是一下子彻底的对这个事情绝望。


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不是本片关注的


开寅: 我补充一下,这个片子的结尾挺有意思的,这三个人他们都没有坏到底。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的意图,但是我感到这里面所有人所犯下的罪行其实不属于他们本身,属于一个外在的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影响,这个环境是什么大家可以去想。这个意图在中国其他商业电影或者犯罪电影里并不常见,我觉得是挺值得欣赏。他超出了对一个人的批判,而把这个东西上升为另外一个高度了,这个高度是什么,我现在不好明说,大家可以去想。


观众004: 导演您好,我有一个小问题想问您,在观影过程中我发现每个角色之间,关系都在不断地破裂,每个人心理状态也是不断在下降的过程。但是中间有一段情节,那个小男孩和小女孩手拉手走在高山上。这一段情节是上升的一个过程,我想问您这一段的寓意是什么?

■就是要你猜不到■5分钟就推翻一次



忻钰坤: 就像您讲的,其实它一方面是个心理上的调整,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一个在剧作结构上做的突破。因为我相信很多看了大量悬疑片的观众,大概也都知道怎样一个套路了,因为你开篇就是一个过去找孩子的模式,结尾一定就是找到或者找不到。那我们整个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告诉你一个律师,一个老板的出现,大家会去组合一个关于电影结尾的预期。这样的观众可能会慢慢开始失去对电影结尾的好奇心。

我觉得让那个男孩在合适的时间、合理的地点出现,他出现那一下,就能瞬间把你对这个电影的(期待)模式打碎掉。因为你发现原来电影不是要讲孩子丢了,张保民找孩子,而是这个孩子本来就没事儿,张保民在找孩子的过程中,卷到了另外两个人的官司里,而他能否安全走出树林跟孩子相见,成为了你对这个电影新的结局预期,打碎了一个旧的模式,建立了一个新的预期。

而又过了五分钟,这个预期又碎掉了,你会发现你之前所有的设定是正确的。可能就在最后大概十分钟里面,有这样的一个节奏调整,你会一直被牢牢得抓在整个剧情里面。而不是说我大概知道你的结尾是什么,我就等着你给我呈现,观众会慢慢失去注意力。

但通过这样的形式我又解决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样的电影通常到结尾,一定要给到观众一个情节场景的再现,或者是对白来告诉你这个孩子的下落。可能通过这场戏,我一开始心里面有一点点改变了,到最后徐文杰在审讯室里面,那样一个蒙太奇的段落,当他脑海中开始回想那个山洞的镜头的时候,那个镜头是个空镜头,没有任何的意义。在那个瞬间,你瞬间就知道了这个孩子的下落,还有他经历了什么。而这个答案是观众自己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导演通过影像,通过对白直接告诉你的。我觉得在这个层面上,观众的参与感会特别有趣,其实也更高级了。

徐律师其实是这部戏的戏眼


■有钱任性拍打戏■ 打手输了就歇了■长镜头都剪了



观众005: 导演您好,这个电影里面有非常多的打戏,我想问问您,对这个电影里面的打戏如何评价?

忻钰坤: 首先我说一下打戏,为什么设置打戏的原因吧。因为很多观众也会觉得,看过《心迷宫》会觉得,这部有钱了,拍的也很好了,还有打戏,是不是向商业妥协了呢?其实你仔细看会发现,所有打戏的设计是围绕张保民的人物性格而建立的。因为我们看了很多父亲找孩子的电影,无非就是走啊去问。张保民因为不能够讲话,不能跟别人沟通,所以他只能靠一种外在的方式去尝试,对这个社会做某种接触或者做某种抗争,所以这就是打戏最早设计的初衷。

另外一点,张保民的打戏是很笨拙的,不像动作类型片里面有那么多套路,或者说激烈的设置。他所有打戏都是在一种很仓惶、很忙乱的过程中去完成。最核心的那一场,在办公室那场打戏,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可信,一个人打十几个人最后还没事儿。其实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心理动机不一样,因为他相信他的孩子就在那扇门后面,所以他就算有一口气,也要想尽办法冲破所有这些人,进到那个门后面。

我觉得正是因为这是一个很真实的电影,所以关于那些打手,也不像常规的动作类型片里面那样,大家都会奋起直追,要把主角打死为止。他们都是收钱做事的,被打倒了可能就往后撤了。

宋洋从徐皓峰电影里出来,仍然打打打


开寅: 这个是韩国团队操作的打戏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