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埃及之前,没有来得及做太多的案头工作。除了埃及的地理位置,尼罗河、撒哈拉沙漠、红海、金字塔、神庙、帝王谷等模糊概念外,脑子里空空如也。
上路了也没有带上一本有关埃及的书籍。幸亏随身带了Kindle,联网后搜索,下载了王海利写的《埃及通史》,吉林出版集团的《图说天下:失落的文明》,《图说天下:古埃及法老的世界》,《蚂蜂窝旅游攻略:埃及》。
其中《埃及通史》讲述最为完整和学术,从埃及的起源,古王国的历史文化,讲到了波斯帝国入侵,希腊以及罗马统治下的埃及,阿拉伯人统治时期的埃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下的埃及,近代法国和英国对于埃及的入侵和统治,埃及共和国的建立。讲述了埃及成为共和国后,塞纳尔、萨达特、穆巴拉克对于埃及的建设和统治,直到穆巴拉克被审判为止。
但中国人去埃及,不太会关心近现代埃及。埃及的名胜古迹,也多和古埃及相关。除非对历史真正关心,否则在去埃及旅游前,只要对托勒密王朝之前的古埃及做点基本了解就可以了。蚂蜂窝的小书,纯粹是一本旅游指南,翻翻可以,想要深度了解埃及没有用处。倒是吉林出版集团的两本《图说天下》,里面讲述的古埃及历史和人物,语言比较生动有趣,故事性更强,值得去埃及旅行的人一读。
到了开罗,我又买了两本彩色图片书籍,一本是《Ancient Egypt:Art and Archaeology》,一本是《Egypt:History, Culture & Civilization》。两本书美图加文字,都是非常不错的书,一路对照景点翻阅,很有收获。在路上旅行的五天,一边翻书一边考察,内心很充实和丰富。为了感受一路的气氛,我甚至重新看了一遍遗忘已久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
在有厚重历史的国度旅行,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好导游,就是旅行者的福分。在我旅游的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碰到的导游都没有什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基本上只流于浅薄应景的讲解。这次在埃及,算是碰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导游,导游名字叫Mamdouh,中文名字孟度。他是埃及艾因沙姆斯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毕业后成了汉语导游,同时也会讲英语,所以我们常常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本人外貌英俊,谈吐大方文雅,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看到满满的自信没有?
春节期间,是中国人大出游的时间,埃及各地的旅游景点,人声鼎沸,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中国人,一个团接着一个团的。尽管我有意回避,但还是不断被人拉着照相。孟度发现我是个“名人”,并且对于埃及历史和文化提问很多,每到一地都卖力讲解。
一个好导游,要具备两大优点:对于客人热情周到的照顾和对于景点讲解纵横捭阖、前后贯通的能力。孟度基本上具备这两个优点,在很多方面能够和我切磋交流。旅行路上讲究的不是累不累,而是舒心。有了孟度的陪伴,我们一路走得还是比较舒心,到任何地方的安排都非常周到。
七天的埃及之旅转瞬即逝,但埃及的古老文明在我心里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带来的震撼,会一直铭记下去,在心里发酵,酝酿出新的渴望,让我再次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
人生就是一场行走和阅读,通过行走丈量世界,通过阅读理解人生。在阅读和行走中,走向世界的同时,走进自己的内心。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