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地轴在围绕黄北极做圆周运动的同时,还叠加有一种小幅度的椭圆形摆动(所以严格来讲,图四的大圆实际上是小椭圆的一个焦点在走),被称为章动。它的产生同月球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吸引有关。所以,该椭圆的摆动周期同白道面(即月球公转轨道平面)的转动周期相同,都是18年零7个月。另外,随着近年来卫星测量精度的提高,人们发现地轴本身也会在地球表面发生无规律地漂移,其原因与地球上的物质再分布有关,例如不定期的大地震、两极冰架崩塌、地核地幔的物质流动等等。目前人们尚无法对此做长期预测,只能根据经验模型预言未来数月内的地轴走向。
接下来要提到的第六种地球运动是因为月亮的存在,它把地球拉出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事实上,所谓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是地月系统的重心在走,该重心位于地下1700公里的地方,并常和月亮同处一侧。由于它始终位于地球内部,因而看来好像是月亮在围绕地球做运转。实际上,地球本身也在围绕这个重心点做转动,只是幅度很小。这种晃动是所谓太阳的月角差的成因。
地球的第七种运动涉及上文所提到的黄赤交角的变化。从长期来看,地球的黄赤交角总是处于一种小幅度的震荡状态,震荡范围在22°2′33″到24°30′16″之间,震荡周期约为41040年。目前这个交角正在逐渐变小,将来还会变大。
地球的第八种运动与自身公转轨道的偏心率有关。被誉为“天空立法者”的开普勒曾在第谷多年的行星观测资料基础之上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法则,其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就是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占据着其中一个焦点。偏心率给出了一个椭圆偏离正圆程度的描述,以0代表正圆,1代表线段。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目前约为0.0167,说明它是一个非常接近正圆的椭圆。即便如此,地球在经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候与太阳的距离仍然相差了五百万公里之遥。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始终处于某种震荡过程中,其周期约为95000年。有科学家相信,当这种震荡达到顶峰的时候,地球轨道的偏心率甚至会达到目前的三倍还多,导致日地距离在一年之中产生剧烈变化,从而触发新的亚冰期到来。
地球的第九种运动与轨道近日点的进动有关。2016年的时候,地球于格林尼治时间1月3日0:59经过了自己的近日点,而在本世纪初的时候,这个时间一般是1月2日。若向前追溯,例如公元1250年,地球于12月21日经过这一点;公元前4000年地球会在9月23日经过这一点;今后,在公元6400年的3月21日、在公元11500年的6月21日才经过这一点;最后,等公元16000年的时候近日点会重新回复到公元前4000年的位置,完成自己长达200个世纪的进动周期。
地球的第十种运动来源于太阳系内不断运动变化的其他大行星的吸引力。我们的邻居金星和庞大的巨人木星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它们干扰了地球公转轨道,造成各种各样的摄动。在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天体力学发展史上,对太阳系力学稳定性的证明始终是一个前沿难题。由于其数学本质是一个多体问题,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解析答案,因此,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促使人们发现了一大批强有力的数学工具。1825年,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拉普拉斯在他的鸿篇巨制:《天体力学》五卷本里,严格地证明了大行星间的一阶摄动效应是守恒和周期性的,既不会积累也不会消解,从而在数学上初步地解决了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太阳系的力学问题总是可解的。现代混沌学里有个“李雅普诺夫时间”的概念,它的含义是一个动力系统摆脱现有摄动周期,彻底陷入混沌的时标长度。据估算,太阳系的李雅普诺夫时间约为五千万年,这意味着无论现有的观测精度多么精确,或计算能力多么强大,我们都不可能预测在那以后任何大行星的轨道参量,也就无法预言在那以后的任何天象(比如日食、金星凌日等等)的发生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