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仪是整个基因测序产业的上游及核心部分,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产品绝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均来自进口,技术壁垒极高。
近年来,在“十三五”等国家级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诸多基因测序仪的关键技术难点纷纷突破,国内也随之涌现出多家基因测序仪厂家。
根据众成数科的数据,在2017年“十三五”规划发布后,国内基因测序仪注册证数量以每年3-4张的速度快速增长。目前,国内已获批26张基因测序仪产品注册证,其中进口注册证2张,国内注册证24张。
图表
1
2014-2024
年国内基因测序仪累计注册证数量(张)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在2022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设置标准》中,明确要求配备PCR、基因测序仪等,基因测序仪赛道异常火热,潜在市场需求正迅速放量。
根据众成数科测算,基因测序仪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35.40亿元迅速增长是2023年的47.02亿元,2024年国家出台设备更新政策,我们预计市场规模有望提升至58.46亿元。
2021-2024E
国内基因测序仪市场规模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从品牌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基因测序仪市场集中度极高,TOP 5的品牌占据了93.84%的市场规模。其中,华大集团以54.54%的市占率排名第一,进口品牌因美纳以22.43%的市占率排名第二。
2024H1
国内各品牌基因测序仪市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关键技术不再“卡脖子”
国产分子键合汇流板实现进口替代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因美纳等进口巨头长期垄断国内基因测序仪市场,国产厂家想打破垄断并不容易。除了芯片、试剂及相关测序方法的专利外,基因测序仪真正落地,还需要化学、光机电等多重技术的跨界融合,它是复杂程度、集合程度比较高的一个科学仪器,对企业的综合技术能力要求极高。
其中最关键的零部件之一便是依靠分子键合技术生产的分子键合汇流板。由于胶粘、激光等键合板制造工艺存在各种残留问题,在基因测序仪等高端医疗仪器上,均采用分子键合汇流板。
为了突破美国IDEX 公司技术封锁,助力国产基因测序仪摆脱上游厂商的垄断,国产品牌垦拓流体经过长期独立自主研发,成功在分子键合汇流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发生产出国内首个分子键合汇流板——Manifold。
Manifold分子键合汇流板一经面世,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进入市场后成功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2020年,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的Manifold分子键合汇流板便已完成对IDEX产品的全面替代,若不计入进口产品因美纳及其代工产品,垦拓流体市场份额已超过90%,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市占率逐步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垦拓流体分子键合汇流板已成功实现华大基因、真迈生物、金圻睿等企业的分子键合汇流板产品国产替代,垦拓流体在国内分子键合汇流板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已达97%以上。
2021-2023
年Manifold分子键合汇流板市占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