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晨聊互联网
深度、原创、保持独立思考,基于数据和事实为基础,第一时间传递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分析,探讨互联网商业模式与未来趋势从这里读懂互联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妻子去世1年后,丈夫偶然发现她藏在衣柜的惊人 ... ·  12 小时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299入儿童版⌈大疆⌋!一键起飞、360°翻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亚朵酒店的控温被,是怎么火起来的?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春晚机器人扭秧歌后续:“天才少年”稚晖君的机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晨聊互联网

【晨聊互联网】科技时代的全新探索:一加手机出海启示、维基百科对信息价值的思考、机械迷城创作思考等前沿分享

晨聊互联网  · 公众号  ·  · 2018-01-25 07:30

正文

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创立于2011年1月,是由极客公园发起的年度科技文化节,已连续举办7届。 2018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Jimmy Wales、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搜狗CEO王小川、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猎豹移动CEO傅盛、大疆创新总裁罗镇华、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等多位重量级嘉宾莅临,分享他们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思考和布局。


从2018年1月22日(周一)起将连续6天推送极客公园IF 2018大会全程纪要,敬请期待。


今天的推送中将会分享 一加手机出海启示、维基百科对于信息价值的思考、《机械迷城》创作思考 以及地外探索、食物革命、声音感知等科技前沿领域内容。


系列推送:

1. 百度Apollo、京东云、谷歌TensorFlow等在AI新时代的思考与实践

2. AI时代下如何理解时间资产、亲密关系、人的价值与科技走向

3. AI在无人机、视频、机器人等领域的最新应用及前沿思考




一. 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找地外智慧生命?

地外文明搜寻组织研究中心「突破倾听」项目主管 Andrew Siemion


下图是哈勃望远镜找出的宇宙的一小小部分。每个光点都有1000亿星星,宇宙中有超过1万亿星星,如此广袤的宇宙或许会有外星人。


第一次智慧生命的探索在1924年开始,那时借助电波、图片和信息,当时返回的电波过于低频导致没办法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比起1924,现在对于外星系的探究进展有很多,以火星为例,对于火星地表甚至地下的研究已经很广泛。因此,我们需要对于外星系生命的存在抱有乐观心态。因为地球文明在4.7bn年以前也仅仅只是一些石头。而且仰望星空,1/5的星星中就是类似地球的石层地面、温和温度的星球。


分享一些目前的进展。恩克拉多斯是一个卫星,其冰层表面或许会存在海洋。


对于外星文明的探测会用到很多方法,包括雷达系统、望远镜、电波、光谱分析等等,但是仅仅只能侦测触及生命体征。


从波的频率来看,我们目前使用多种频率。



是否存在外星文明?人类的繁衍是否是一个偶然?

突破倾听项目,是花费10年1亿美元投入、很多宇航员都有参与去探索外星系的项目。整个项目使用硅谷模式运营,项目全部开放,并且欢迎所有人的参与。将每个人的专场发挥出来,我们的项目拥有最先进的设备,甚至可以侦测到最低频的雷达波。中国有直径达5米的世界最大望远镜,这是人类最有可能侦测到外形波的机会。


从我们的成果来看,我们侦测到15 FRB121102,是一个新兴的波段。


我们还在我们星系中发现第一个非衍生自其他星系,令人惊奇的是它还拥有非常奇特的形状。可能是外星文明探测其他文明的侦测器。如果这个星球有移动手机的信号强度,凭借我们的技术现在可以侦测得到。


文明的衍生总是会发生,并且总是伴随着可以被侦测到的电波星系。我们能够侦测与否并不代表他们是否存在,而是他们存续了多久,因为文明的兴衰总是存在,并且伴随着生命-科技-电波的循环。


1000年以后我们有没有可能探测更多的星球,更长远呢?通过探测外星文明,由于文明的电波传播需要很长时间,如果被探测到,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另一种文明的过去,或许可以预知文明的未来。


二. 从「人造真鱼肉」到食物革命

Finless Foods创始人&CEO  Mike Selden


为什么要创造人造真鱼肉?

1. 因为鱼是全世界最健康的食物之一,但生产方法有很多问题。比如全球变暖、污染。此外,很多国家用抗生素和生长激素。77%的海洋基本收到污染的威胁,很多商店的鱼已经不再真实。

2. 野生鱼受到产量限制。索马里有300万美元的鱼被偷捕,所以不得不当海盗。


Finless的人造鱼肉方法:

从鱼提取细胞,进行细胞培植从而生产鱼肉。细胞的培养需要眼、糖和蛋白质。蛋白质也可以用于奶酪、起司和胰岛素。


海洋中存在很多稀有的鱼,价格很高。


核心技术有两个难点:1. 无结构蛋白;2. 产生细胞结构,和鱼有一样的口感。人造鱼肉的出现会改变过去传统的销售链,因为不依赖海洋,因此可以削减中间成本,餐厅和超市都可以直销。同时不受到地理位置限制,新鲜度都一样。


70年代科技的革命是电脑,改变了生活。现在科技的革命是人造肉和合成生物学,可以改变所有类型的食物、所有衣物、建筑。从技术上来说,我们甚至可以从熊猫配制出熊猫肉。中国是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之一,对于食品安全很感兴趣。我觉得Finless可以让中国的食物比较健康、比较安全。尽管我们的公司很小,但是计划2019年进入餐厅,2022年进入超市,未来会是一个很大的公司。


现在这个产业很残忍,但是未来会跟酿酒一样,采用更为卫生的生产方式。可以减少食物疾病并保存新鲜度。


三、 在没有对白的游戏里,我们是如何讲故事的?

《机械迷城》制作工作室 Amanita Design  制作人 Lukas Kunce


我们是一家专注动作游戏的捷克公司,创始人从15岁开始制作游戏。

公司发行过的游戏:

  • 《Dragon's History》,首款发布的游戏

  • 《ASMODEUS》 是一个动作和RPG结合的游戏

  • 《Pantry》

  • 《银河历险记》非常成功,超过百万玩家参与,并计划推出系列游戏。


  • 《银河历险记2》,于2005年发行,依然获得成功。

  • 《机械迷城》,于2009年发行,是公司第一款完整的也是最为成功的游戏。


  • 《植物精灵》


  • 《银河历险记3》,2016年发行,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项目,也是期待最高的项目。


公司并没有明显的商业架构,很多人没有游戏经历,这也许是公司成功的诀窍之一,因为我们有与众不同的背景。我们想要我们的游戏成为跨年代的游戏,即使过了多年再拿出来也是一款优秀的游戏,但是这一点很难做得到。

很多时候大作的产生都是偶然,对于我来说机械迷城一个非常优秀的游戏。

1. 从游戏画面的角度来看,我们团队的手写画稿就非常令人满意。

2. 在我们的故事线中,或许我们对于机器人有一些恐惧,但是我们把机器人描述为一个可爱、令所有人喜欢的形象。最终令全球玩家都能够喜爱。

3. 从环境布局来看,如果去看我们公司的游戏,可以发现在很多画面中,我们并不想给玩家所有的细节。我们想要创造能够令玩家喜欢、陶醉、并且不想离开的游戏环境。这些需要很多团队合作。从草案设计到最终成型需要很高的默契。我们的游戏没有任何的文字,只有图片和音乐。因此需要更高的传递感。


我们做游戏有三个步骤:

1. 对于灵感的收集。比如我们的灵感来自于1950-1960年代的默剧。拥有独特的视角,可以从中学习如何拥有创造性的思维去思考独特的角度。


2. 对于声音的设计,博采众长。我们也会和其他团队合作,既有英国的专业团队,也有非洲的独特乐器。


3. 最后是幽默感。


四、数字化「声景」:感知世界的新维度

纽约大学  作曲及音乐技术副教授 朴泰宏


传统地图可视,且固定且不易变化,但声音地图看不见、可变,因此用传统视角无法套用于声音地图中。需要声音搜集器布局在所有角落才有可能绘制城市声音地图。


在未来,如果人类更够真正接触到声音是否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是驱动我去做城市声音地图的最初的激励。城市噪音污染的问题不仅仅是某个城市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今天超过50%的人居住在大城市中,到了2050年可能会增加到70%的人会居住在大城市中,因此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噪音污染问题。


我们如何做这个事情?

1. 量化,如果不能够量化问题那就不能解决问题。建立更多的传感器,传感器的不断进化是这一布局的前提。需要低成本100美元以下,同时满足便利的条件。硬件需要一个移动终端、浏览器、麦克风和一个传感器。如果是在家里那么就可以接住一个小移动终端布局在窗户中。这里的重点或者说是哲学就是令用户的布局简单方便。


2. 数据量数据量够多才能够解决,


3. 可视化,如果能够看见噪音,那么离解决进了一步。为此,我们设立了一个社区,只要会员有浏览器那么就可以进入网页,低成本每天查看自己生活地区的噪音水平。从而保证了参与度并激发了探索欲。收集到的信息也可以用于二次学习与教育,比如在2016年我们在康奈基音乐厅提供纽约的声音,给听众带来人、机器、宇宙和纽约的声音结合的音乐会。


六. 从 Twitter 的宕机鲸说起,谈谈设计如何化解科技无法解决的问题

Twitter「宕机鲸」创作人 陆怡颖


宕机鲸引起二次创作。


1. 设计可以让科技公司与用户更好的沟通。

宕机鲸的出处是留学期间的一次创作,发布之后引起了twitter创始人的注意,签下这幅作品。微软的蓝屏和Twitter的宕机鲸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图片的表达方式有更多的吸引力和想象力,甚至可以称为很好的危机公关,比起立即解决硬件本身的问题更加有效。



2. 设计拉近了人与科技的距离。很多科技刚被创造出的时候忽略了乐趣,更重视功能。但是功能性英文的前三个字母是Fun,是乐趣。功能与乐趣本身应该是水乳交融的。比如用水墨画与二维码结合比起二维码本身更容易贴近。将画面本身变成一个载体,可以打开不同的丰富信息内容。可以把晦涩难懂的科技语言转变为更为生动的语言。“科学是把我们能够理解的知识转变为计算机语言,而艺术是此外的一切”。设计是一个左脑和右脑沟通的桥梁,是技术和艺术的翻译。“信达雅”既是翻译的要求也是一个好的设计产品的要求。


3. 设计准确、重视可信的全是科技企业的文化理念。活动设计使得visual.ly公司增加了30%的用户,完成A轮融资后,获得330万额外融资。


内容为王,互动为后;


六、出海启示录

一加手机创始人 & CEO  刘作虎

在这三年,中国制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made in China变成created in China,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一加最开始进入美国市场,美国是一个运营商为主的市场,能够在那里获得一席之地很不容易,一加在公开市场获得的成绩令运营商大为惊讶。我们的用户基本上是一群极客、专家。从邮寄地址来看,谷歌有几千个一加的用户,甚至有谷歌的人也不理解为什么谷歌工作人员明明可以免费领取手机但是还要花钱购买一加的产品。极客是首批用户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在两年前,一加的产品USB接口的某个匹配电子有问题,被某个极客发现在论坛上发布,就会形成改善公司产品的机会,甚至能够发现公司没有发现的问题。一些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很多事比公司工程师还厉害,能够获得他们的使用既是一个痛苦也是一个得意的事情,因为他们是最挑剔的用户。海外的媒体也给一加的产品提供了很好的评价。



一加的独特现象就是非常多的人会排队,几乎成为一加的标志性现象。一加四年以来获得很多用户好评,2017年营收100亿,70%的营业额在海外。


我认为国际化是一个伪概念,应该是一个阶段性历史性的词,谷歌、苹果都没有说国际化这个词。我相信在未来5-10年拥有影响力后,不会有人提国际化、出海。一加没有可以去做国际化,但是中国品牌出海确实会有问题:1)信任壁垒 2)品牌缺乏认知。


如何出海?

1. 坚持做世界级的产品。一加是一个全球用户都喜欢的产品。一款好的产品可以跨越文化和地域,原本一加以为欧美人的审美和亚洲审美可能会有差异,但是根据实际调研结果发现用户对于产品的要求出奇的一致,比如一加手机在全球的标签就是流畅、好看、手感好。因此不要说全球消费者品味不同,用户的需求是真的差不多的;

2. 需要输出影响力和价值观。一加的用户都是极客,可以对公司的行为进行追踪,因此不能作假,需要与用户更加透明。美国人说中国人有偏见是因为有历史的原因,尽管我不能接受偏见但是能够理解,我希望中国品牌慢慢改变这个形象;

3. 自信。自信其实是一种信仰。需要相信好产品会说话,那么就不需要急功近利,无需欺骗用户。


企业家如何选择?

我也曾经想过做千元机,最终没有做。但是在印度高端市场是第二名仅次于苹果。在印度卖到3000-4000,那么要不要做2000-3000的市场,因为没有竞争对手诱惑较大。我们维持住了本分,一加旗舰的地位。需要维持理性选择+感性直觉。“你信还是不信,真理就在那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