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iffany的英语教学反思  ·  2025年春季学期教师专属日历 ·  3 天前  
Tiffany的英语教学反思  ·  2025年春季学期教师专属日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5句经典沟通潜规则,带你走出人际困境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5-01-16 17:38

正文


作者 | · 陆陆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如果你也曾在人际关系中受挫,不知道该如何与人正确交谈。

不妨从这本 《掌控聊天》 开始,习得沟通潜规则,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看过一个问答:如果有一项技能,短期训练后,就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你认为会是什么?

有人说是运动,有人说是冥想, 作家张超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聊天。

确实,在如今的社会中,语言比行动更能高效直观表现一个人的能力,毕竟行动需要时间证明,而语言易让人理解,效果立竿见影。

但大多人在面对陌生人或重要场合时,往往感到紧张和不安,无法自如展现自我风采,从而失去向上的机会。

作为资深语言表达专家,张超强调:

聊天能力其实是一种技能,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训练,掌控这项技能。

为此,他将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写进《掌控聊天》一书中,并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互动技巧。

读完这本书,你能从中学到:

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推进所有关系的建立、维护,获得他人真诚的帮助,形成良性发展的社交圈子,滋养彼此,让人脉成为一种力量。



关于提问:多讲故事,最快消除对立情绪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想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以此来结识对方,却因词不达意,引起误会,让场面尴尬。

打算询问他人未来规划,但因言深交浅,引起对立情绪。

计划侧面了解他人想法、品行,然而对方大多数顾左盼右,不愿正面回复问题。

出现这些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人跟陌生人交往时,因互相不熟悉,对于提问,会天然升起防备心理。

对此,《掌控聊天》一书中提出: 化解对立感的最佳方式,就是把提问变为交流。

张超曾担任过总经理秘书一职,需要跟同事保持友好相处,以便互通信息,高效解决矛盾、冲突,推动项目落地开工。

但当时,他刚入职该公司,人生地不熟。面对领导的工作需要,他不得不频繁询问他人,探知各种项目的推进情况。

为了不让同事感到不适、不耐烦、烦躁,他一有机会就和对方一起吃饭,联络交情。

在饭间,他讲自己的故事经历,包括喜事、趣事、囧事。交谈中,对方也很容易不自觉分享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

你来我往的交流,打开了社交的开关,让彼此间成为朋友,今后遇事可快速向他人请求帮助,少走很多弯路。


对于交友来说,你再怎么改变说话语气、态度,提问还是让人感到压迫感,不自觉提起戒心,打量你的一言一行。

在与人开展对话中,用讲故事的形式,分享自己或他人的所见所闻,可以实现被提问者到交谈者的身份转变,让对方感到关心而不是刺探。

这样,方能保证交谈是在愉悦的氛围下进行,达到更好的收集信息效果。


关于倾听:用耳朵听,更容易赢得人心

《掌控聊天》里讲过一则关于业务员小王的故事。

小王天生口吃,业绩却常年排名前列,他维护客户关系的诀窍就是倾听。

有个客户,曾三番四次前来考察办公区挑毛病、伺机讲价,却迟迟不订下租赁合同。

面对客户的抱怨、不满、烦躁,小王没有生气,而是点头肯定周边设施确实存在不便。

就算客户一时失言,透露租赁的真实意图,他也若无其事说道:“在大城市做生意,确实得考虑交通。”

正因为小王用心,听到客户话外之音,最终赢得客户的一致好评,当场签订合同。

与人来往,能言善辩固然好,但不一定处处有用,有可能你赢了,却把前路堵死,让所过之处皆是墙壁。

完美的沟通,说是其次,最关键是听。


只有认真竖起耳朵,不过多插嘴打岔,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对方想要的是什么,感同身受地为他人排忧解惑。

如此,以对方为中心的关注,才会润物细无声地入人心扉,提高在他人心中的印象分,达到以柔克刚、一力降十会的效果,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余。

成年人最高级的谈商,是保持适当沉默,不动声色照顾他人感受,达成心与心之间的共振、共鸣。


关于赞美:会夸人,更能拉近关系

看过一句话:“真正的欣赏,不是生搬硬套的话语,而是发自内心的赞美,是心口如一的夸奖,是对别人优点的肯定与认可。”

大多数人希望通过赞美性的语言,来传递友好的信号。

但虚无缥缈、空洞的奉承讨好,终会让关系止步于表面的礼貌中。

只有真情实意的称赞,落到实处的夸奖,才能真正拉近双方的距离。

书里,张超‌的同事克服层层困难,出色地完成一项重大工作。

为了更好增加沟通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张超通过剖析项目难度,侧面表达对同事能力的肯定,由内到外地拉满情绪价值:

“任务有诸多难点、痛点,时间紧、任务重”,“从同事战胜困难的过程中,能看到他对公司具有一腔热血,不畏惧挫折”……

一般来说,夸别人“你真棒”“你真厉害”,很容易就讲出结论,结束话题,没法继续往下聊,双方只能客套遗憾离场。


但换一种夸奖的方式,自然而然表达欣赏,既让对方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关心,又让人觉得受到尊重,所付出的努力、辛苦都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做事有方法,夸赞有技巧,一来一往皆是大学问。

真正成熟的中年人,与人相处时,会用具现化、接地气的语言,自然而然地表达欣赏,真诚又不刻意, 给他人提供舒服的谈话体验。


关于拒绝:学会转念,将拒绝看作是下次合作的开始

在书中,张超谈到过这样一类人:

面对拒绝,他们并没有进行自我否定,脑补自己无能,而是把拒绝当作下一阶段的邀请,兴致勃勃地准备下次见面。

邀约他人参会被婉拒,脑子里想对方是心情不好,还是不了解公司行业地位,根据不同情况梳理手头资料,准备多个策略,再次上门邀请。

销售产品被婉拒,猜测客户到底是没有购买需求,还是讲解不到位,存在顾虑,因此根据不同年龄段,结合心理特点、关注要点,专门定制讲解版本。

如果说能力是通往成功道路的一大利器,那么如何看待回绝,则是逆风翻盘的基石、拾级而上的续力剂。

常言道:没有无用的资源,只有放错位置的物品。

把拒绝当成参加成功盛宴的敲门砖,以积极的姿势去面对,能避开一败再败的糟糕局面,也不会陷入未战先败的尴尬境界。


其实,一个好的结果,可能最开始的时候都有过被拒绝的境遇,只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逢凶化吉,化敌为友,签订协议,互帮互助。

智者可从推却的细节里,挖掘出对方不满意的原因,一步步完善修改,从而满足他人的需求,达成下一步合作的目的。

转变心态,变通思维,接受不完美,把别人的回绝当作温馨提醒,堵塞漏洞,这样在沟通中,你才能如鱼得水。


关于意见:你的最好答案,未必是别人的最优解

《掌握聊天》书中有句话写道:“在沟通提建议时,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对方自由的空间去做决定,而不是替对方决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