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的个人交易复盘笔记,主要围绕股市交易展开。文章讨论了近期股市的行情特点,提到了消费和机器人两大板块的走势及内部轮动情况。同时,作者还谈到了交易技术方面的问题,强调了模式交易和纪律交易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些选股策略和交易手法。
近期股市行情呈现涨跌互现的态势,每天有涨停股但失败容错率也很高。行情的好坏取决于投资者的选股策略。
消费板块内部分化,传统消费如食品饮料表现强势,而新型消费如谷子经济等则表现一般。后续消费板块如能继续,新旧内部轮动是一个思路。
机器人板块虽然出现强力分化,前排跌停较多,但依然有容量活口存在。作者认为这仅是节奏性调整,趋势尚未结束。
作者强调了模式交易和纪律交易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些选股策略和交易手法。提到看对方向但没买对个股的困境,并给出了应对方法。此外,作者还谈到了如何制定和执行交易纪律,以及如何通过细节、节奏和运气来提高交易成功率。
【重要提示】本文仅是个人交易复盘笔记。文中所提及任何观点及个股仅是举例。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近一直是这个情况:你说行情不好吧,每天100+涨停,你说行情好吧,失败容错率巨低,动不动就跌停。
这种行情,体感好不好,体现在你买了什么。
前两天,指数冲高回落那天说:
当时说,这里市场想要稳住,需要有机器人以外的板块走出联动,最有可能的就是消费与保险。
回头来看:保险凑合,但消费真的是大暴涨了。
但是,消费里面很多方向:看对方向,未必能怎样,还得买对。
比如你干了传统消费(食品饮料),那么这两天爽歪歪了。但比如如果你干的是新型消费(诸如谷子经济啥的),感受就相对一般,没有体会到消费暴涨的快感,顶多就是沾点贝塔普反的边。
换句话说:盘面上以消费攻击方向,目前更倾向于传统消费线,对于新型消费的演绎,基本还比较分歧。
所以,如果后续消费板块能继续,新旧内部轮动也是一个思路。
然后再说说,这波最强主线,机器人。
今天机器人板块还是强力分化。前排跌停很多。
但是,依然有容量活口在。
所以这里还是认为,处于节奏性调整,趋势还没有结束的迹象。
分歧的时候,没信心的时候,多想想去年的AI,今年上半年的低空。
哪一个不是主升中途,各种分歧,但最终趋势不变。
真正结束的时候,其实不是暴跌,而是沉寂,板块内慢慢失去了波动。
有波动,就难言结束,都是节奏性的调整。
另一块,最近一堆涨停,但是却感觉很不好做,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盘面又回到量化风格的大涨了。量化搞的联动大涨,与合力搞的联动大涨区别还是很大的。
合力联动,情绪性节奏比较明显;而量化联动大涨,本质还是资金优势,不太好找锚定。
举个例子,就比如最近熊猫乳品这种分时走法,是很难解释的。有强烈的随机性。
然后再闲聊一些交易技术上的东西。
最近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深陷于看对方向,没做对个股的困境里。
看对方向,没做到对的个股。这种现象
,就特别像打牌,你一晚上拿了无数的AA,KK,但是每次对家手上都没牌,你也无计可施。
但是还是要耐心。
方向大致正确,剩下就是细节问题,节奏问题,运气问题。
慢慢试,总会对的。
最忌觉得自己无法接近,但是就是买不到事后的最好,然后开始心浮气躁,开始乱搞,那就乱套了。
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模式交易,按照纪律交易是对的,是很重要的。可是总是做不到吗?
很简单,纪律交易,模式交易,大多数时候都在应对和处理,不及预期的情况。至少占70%吧。
真正的体验感是很差的。
而很多人内心深处期待的模式交易,纪律交易是:
我只要按照模式交易了,我就能天天爆赚。
因此,只要几次,模式交易,纪律交易收益不好,就没法坚持,就否定了。因此无法坚持。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数学来算账:
你一年想要10倍收益,大概平均下来,就是每个月20%收益。
可能大家对10倍收益如何完成,没有概念,但是对于一个月20%收益如何能实现,相对有比较具象的感受。
每个月20%收益,压根不需要把把对。它可以是2,3笔重仓暴涨,就能完成,也可以是蚂蚁搬家,一点点抠。
但基本上,你一个月有3-5次比较正确的交易+没有大的错误,配合适当的仓位,数学上就有机会实现20%收益了。
换句话说,理论上,你保证不大错,然后每个月实现3-5次大对。那么就有可能实现一年10倍。
这才是模式交易,纪律交易的价值所在。
根本不是什么把把对。如果能做到高频把把对,一年后,地球都是你的,你敢要吗。
再回到选股策略上,可以说一点小方法。
如果沉浸在看对方向,老选不对个股,有一种很常用但是可能最有效率的方法:
在某一天,如果市场大势节奏是分歧,你看好第二天某个板块会涨。那么你可以优先选择,临近尾盘这个板块里最强的那个趋势票。
比如:
12月6日尾盘,市场处于分歧,假设你看好下一个交易日机器人继续涨。
那么你就可以选择当时临近引领性最强的票,也就是柯力传感,虽然它炸板了。
再比如,昨天市场依然处于分歧,假设你看好金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