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州房产
发布德州新闻网房产频道相关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新春第一会!山东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 ... ·  3 天前  
德州晚报  ·  -14℃,冷空气来袭!德州最新天气预报→ ·  3 天前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  5人被查获!山东1市最新通报 ·  4 天前  
德州晚报  ·  太突然!大S病逝! ·  4 天前  
鲁中晨报  ·  赵本山,最新消息!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德州房产

德州市发布2018年经济运行情况!GDP增幅高于全国、全省

德州房产  · 公众号  · 山东  · 2019-01-31 11:14

正文

1月31日,德州市统计局召开德州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记者了解到,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80.30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1个和0.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0.13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612.79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447.38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0:47.7:42.3调整为9.5:47.7:42.8。


2018年全市紧紧围绕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工作主题,持续深化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化发展环境三项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稳中有进的态势。


农业:形势总体稳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5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7%。其中,种植业增长3.3%,林业增长4.5%,牧业增长1.3%,渔业下降1.0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14.9%。


粮食产量略有下降。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729.95万吨,比上年下降1.8 %。其中,夏粮产量361.15万吨,下降1.9%;秋粮产量368.85万吨,下降1.6%。棉花产量2.08万吨,增长31.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32.58万吨,增长4.7%。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调整粮棉种植比例和优化粮食内部种植结构入手,增加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种适销对路市场需求旺盛的小杂粮。高品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40.6万亩,小杂粮面积达到7.9万亩,籽粒玉米面积下降1.1%。


禽肉蛋奶供应充裕。全年猪出栏548.48万头,羊出栏182.47万只,牛出栏70.16万头,活禽出栏1.71亿只;肉类总产量80.16万吨,奶类产量30.18万吨,禽蛋产量40.95万吨。


工业:生产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下降18.0%,制造业增长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5%。


超六成行业保持增长。全市34个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67.6 %,17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水平。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通用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2%、13.7%和9.1%,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9、6.4和1.8个百分点。


七成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全市重点调度的1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4种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73.7%,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部分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建筑工程用机械分别增长100%和24.7%。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力。2018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分别增长43.6%、25.5%和17.0%。


重点企业生产普遍加快。累计产值前100名企业中,78家企业产值增长,前100名企业产值累计增长22.8%,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1.1个百分点。


投资市场:增长缓中趋稳,投向领域更加优化


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81.8%;第二产业增长2.8%;第三产业增长8.5%。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投资稳步增长。2018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4.5%,高于全部投资7.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0.4%,高于全部投资3.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投资持续加大,增长7.2%,连续三个月回升,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3.4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行业投资继续得到抑制。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0.2%,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下降32.0%。


民间投资稳步回升。全年民间投资增长12.3%,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5.0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99.28亿元,增长25.5%,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9.1%,比上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815.56万平方米,增长14.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2.8%。


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201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5.5亿元,增长9.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86.7亿元,增长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8.8亿元,增长10.9%,高于城镇1.9个百分点。


零售业占据主导地位。零售行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64.0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82.8%,增长8.9%;批发行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6.3亿元,增长10.2%;住宿行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9亿元,增长10.5%;餐饮行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9.0亿元,增长11.8%。


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逐步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发展。与此相关的消费升级生活改善类商品增长步伐加快。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24.6%,化妆品类增长19.3%,金银珠宝类增长21.6%。家居类商品销售增势明显。与住房相关的家具类和五金电料类分别增长11.0%和12.1%。


石油、汽车等大宗商品销售增势放缓。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1%,比上年回落6个百分点。汽车类下降5.3%,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


进出口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进出口较快增长


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294.4亿元,增长18.8%,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9.3亿元,增长4.1%;进口105.1亿元,增长59.6%。


民营企业的出口增长主力地位稳定。全市民营企业实现出口138.6亿元,增长2.9%,占全市出口比重的73.2%,是带动全市出口增长的主动力。


与东盟贸易往来持续发展。2018年,我市与东盟地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403家,进出口贸易额为38.7亿元,其中出口28.6亿元,同比增长8.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5.1%。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势良好。我市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643家,贸易总额81.5亿元,其中出口66.5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5.1%。


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增长。五大类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出口89.5亿元、38.1亿元、21.7亿元,分别增长13.4%、16.1%和8.8%,分别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7.3%、20.1%和11.4%。


对新兴市场出口相对好于传统市场。2018年,我市对新兴市场出口中,对中近东、南美洲、澳大利亚、东盟出口分别增长9.0%、12.2%、3.9%、8.1%,对非洲、俄罗斯出口分别下降13.0%和12.7%。对传统市场出口中,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分别增长6.9%、12.8%和4.3%,对韩国出口下降9.3%。


市场财税:发展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市场主体加快培育。2018年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0.01万户,增长9.8%,注册资金5799.78亿元,增长32.7%,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13万户,其中企业1.89万户。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7家、省级企业创新平台61家,大中型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64.3%,转化科技成果220项。1家企业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5家企业入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