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企网(www.maiqi-ld.com 5月6号上线):并购界第一微信公众号:maiqi-ld-com及maiqi-ld-com6;并购、股权买卖、定增信息速配平台。规则整合、精准对接、协作共赢 。
16年前那个跨年夜,所有细节,都如刀痕般清晰!
一
长风从漆黑的苍穹中扑下,四环外荒草折腰,几个均价不到3000元每平的新楼盘内,灯光稀稀落落。
老旧的公交车喘息粗重,拉着我和兄弟们去天安门跨年,告别1999,以及迎接新世纪第一道曙光。
北京天色已阴郁数月,以至于国庆大阅兵前需发射炮弹,驱散雨云。
这座古老的城市,正板起面孔,送别自己的过去。
天安门广场上人头簇拥,擦肩而过的女孩握着索尼随身听,耳机中流出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那是那年最流行的旋律。
在遥远的香港,跑马地广场的中央草坪上,穿着黑色皮衣的王菲,正唱着《邮差》和《人间》。
场边梅艳芳笑颜如花,身边是眼波温柔的张国荣。
这场庆典由董建华主礼,开场时成龙纵马,带着香港明星们骑行入场。那是属于他们的九十年代。
而那些属于下个时代的人们,仍在寒风中等待垂青。
距天安门9.9公里的北影厂墙根下,刚刚进京的王宝强,因抢不到群演盒饭懊恼。不远处的酒吧内,黄渤正陪笑唱歌,歌声中杂着胶东的海风。
广场南边的大栅栏,郭德纲还没开始他的传奇。
几个月前的中秋节,他拎着月饼和水果去见未来的岳父岳母,结果礼物被扔出门外,并警告他不许再登门。他咬碎银牙坐车进京,发誓出人头地。
失意人又何止于他。
在大连,元旦前几日,王健林刚把大连万达球队和基地转卖他人,接手的商人叫徐明。改名那一天,王健林对身边人说“真的不甘心”。
而球队中的头号前锋郝海东,那一年正因吐痰被足协离奇禁赛一年,鞋拔子脸上写满嘲笑。
在云南,73岁的褚时健,在监狱里度过1999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年,他被判无期。
老人在夜中沉沉睡去,不知梦中有没有满山金黄的橙子。
二
天安门广场上人潮涌动,周边交通全部中断。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深圳,一家名叫腾讯的小公司员工集体出门吃饭,结果被迎接千禧年的人潮堵在路上,动弹不得。
马化腾并不在列,那夜因“千年虫”,OICQ出了点小问题,公司只有马化腾一人在线,他扮演唯一客服竟然成功安抚了所有用户。
他其实经验丰富,最开始OICQ没人聊天,马化腾要自己换女孩头像上阵陪聊。
1999年,许多故事从这一年开始。
在杭州,湖畔花园风荷苑16幢1单元202室,马云对他的18罗汉说,我们要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然后说,“现在你们每人留一点吃饭的钱,将剩下的钱全部拿出来”。
在上海,陈天桥向人借了50万,开办了盛大公司,公司租了三室一厅,员工只有六个人,其中包含新婚妻子以及小舅子。
在北京,元旦前夕,刘强东在北京九头鸟大酒店开年会,台下员工不过十多人。刘强东用特有的方言普通话畅想新年目标:明年咱们聘个库管吧,当然这要搬到一个大写字间才能实现。
那一年,他在刚开业的海龙大厦有个不到4平米的柜台,主营业务刻光盘,附赠傻瓜式多媒体系统。
好人张朝阳才是那个时代的主角,1999年7月他被选为《亚洲周刊》封面人物。千禧年元旦,他在岳麓书院发表演讲,湖南卫视现场直播。
张朝阳演讲那天,一个叫李彦宏的年轻人在北京大学资源宾馆租了两个房间,一个当卧室一个当办公室,大家在床上盘腿而坐,讨论百度的雏形。
在资源宾馆向北不远处,清华大学校园内,王兴读大三,刚建了人生中第一个网站。他喜欢跳一种叫“黄土黄”的传统舞蹈,跳时赤裸上身,胸前绑鼓。
几年之后,一个叫史恒侠的西北女孩,登录清华bbs,化名芙蓉姐姐,开启了原始的网红时代。
有些伏笔埋了许多年。千禧年的元旦夜,刘震云来到冯小刚家,两人喝光了冰箱里的所有啤酒。
刘震云说,“我把《温故1942》交给兄长了。在这件事情上,我愿意和你共进退。”
三
千禧年最终来得慌张凌乱。
那一年,手机还不普及,大家手表校对不统一,临近跨年的时刻,广场上有多个版本的倒计时。最后,欢呼声掩盖尴尬,新世纪在混乱中到来。
那些我们熟悉的主角,则开始了我们熟悉的轨迹。
国家篮球队招了高个叫姚明,国家田径队招了个陪练叫刘翔,意大利摩德纳俱乐部招来了个主教练,名叫郎平。铁榔头面沉如水,一年后,带队登顶欧洲之巅。
在台湾,阿尔法唱片公司的小屋内,一个鸭舌帽遮面的新人闭门写了50首曲子,吃光两箱泡面。
2000年11月,他发行了第一张唱片。他叫周杰伦,那张唱片叫《JAY》。
同年在成都,高中生李宇春写了篇作文,文中说“当我真的长大时,我会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
那夜在天安门广场,狂欢的人潮从广场涌向东单西单和王府井,最后又涌回广场等待升旗。
困顿与疲惫间,天光终破晓,嘹亮的国歌响起,人群肃穆,有人落泪。
无人能预知此后十六年将发生什么,无论是神舟还是奥运,无论非典还是地震,大时代面前,我们都是标点。
从天安门回到寝室后,我昏睡了一整天,黄昏醒来时,宿舍空无一人。
隔壁的兄弟拎着光盘喊着看碟,王晶的古惑仔系列。我的2000年就这样开始了。
……
这半个世纪经历的许多事情都是始料未及的。有些事隆重地开幕,结果却是一场闹剧;有些事开场时是喜剧,结果却变成了悲剧。在悲喜交加的经历中我走到了二十世纪的末叶。一幕幕开场的锣鼓,一曲曲落幕的悲歌,如今都已随风而去,唯有那轻轻的一声叹息住在我的心里。
2017年,一件比经济危机更可怕的事:男人都不再追女生了!
作者:水木然 微信号:smr8700
作品变革三部曲(已经出版上市)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微信号
为什么现在的男生,都不愿意花时间去追女生了?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超过对任何经济现象的探讨,什么实体萧条、房价泡沫等等所有问题,在这个问题面前都不足一提。
十年前,我们在各种杂志上经常能见到各种纯爱、唯美的爱情故事,遍及到校园、职场、家庭等各个角落。
但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极少在看到对浪漫爱情的歌颂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功成名就的创业故事。
这是为什么呢?
这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其实背后隐藏着人类的终极问题。
看透了这个问题,你就看透了人类的未来。
我们先以下面这个问题为切入点,这样大家就会理解的更加深刻了,那就是“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不同。
我们有时会情不自禁的羡慕古代人的生活,你看啊,古人动不动就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男人豪情万丈,女人风情万种。多么风花雪月、浪漫唯美!那该是一个怎样妖娆的江湖啊?
生活在古代的人应该很幸福吧!
而“现代人”跟“古代人”简直完全是两个品种,“现代人”除了拼命赚钱什么都漠不关心了。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古代社会生产力进步是非常缓慢的,几千年前人们就用锄头耕地,几千年后人们还是用锄头耕地,最多从青铜器变成了铁器而已。即便是改朝换代,但是运转逻辑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一群人去统治而已,由于社会系统的“稳定性”,人的“性情”就成了社会的主线,人们的才情和精力都放在了人性的挖掘上了,一切都是由情感而生,“性情”是社会运转的最核心。
而现在社会的生产力进步非常快,短短十几年手机都更新几代了,社会变化日新月异,这使社会的运转逻辑和结构也在时刻变化,于是人就要不断的去适应这种变化,而且越是变化的世界,越容易给人带来希望,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震荡,有人爬上去也有人摔下来,这无形当中催促我们要不断上进、不断改变自己,于是“效率”成了社会运转的最核心。
因此,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古代人是以“性情”为主动力,现代人是以“效率”为主动力。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就生活在一个效率至上的社会,社会变化时刻要求我们要效率至上,大家都在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尤其是男人,几乎个个都肩负着改造世界的重任,哪有那么多精力、时间、耐心去了解一个人,或者去等待一个女人啊。
未来的社会,人们只会越来越现实,人与人交往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益交换,而不再会涉及其它。谈感情多累?谈利益多直接。大家各取所需。你摆出你的条件和需求,我摆出我的条件和需求,合则来,不合则去,各自赶紧物色下一个对象。
所以啊,未来的爱情也都是明码标价的,不信你去各种各样的相亲网站上看看,那一排排美女帅男的下面都是什么,不就是工资多少?身高多少?车价多少?房子几套?存款多少?这些全部的被是量化的数据啊,然后再附上一句话简介,接下来大家开始用鼠标互相选择。
原本在我们眼中至高无上的爱情,到最后变成了一堆可衡量的指标。我们要找的不再是一个红颜知己,只是一个可以让你生活更好的人,达到效益最大化。
这就是未来的爱情。
更何况,对于男人来说,与其在追一个女孩子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倒不如把这些时间精力都用在事业发展上,只要事业成功了,一切都来了,如果没有钱,即使创造了一时的浪漫,又能维持多久?
说的现实一点:女人对男人的评判,最后也往往都会归结到男人的身价上。既然是这样,男人们就更不用多想了,赶紧去赚钱吧。
是的,我承认,还是有很多人向往和热衷浪漫主义,但这只能说明“浪漫”本来就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如今这个本性被现实遮盖了,无处发挥。
再说的现实一点,男人的根本需求就是性:我要赶紧去成功,这样我就可以接触更多的女人;而女人的根本需求是钱:想找一个让自己生活更好的男人,这就可以归结成两个问题:你能为我花多少钱?和你愿意为我花多少钱?
所以最后的男女关系就是:一个出钱一个出色。这就是未来男女的主流关系。
我说的太现实了对吗?但这就是现实。
但是,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个。最可怕的是人类在异化!
结合一下现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人类在机器化,而机器在人类化。
首先,人类在“去感情”,我们正在变的越来越理性、麻木、机械化,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就像一台台设定了既定程序的机器。
尤其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孩子们,大家整日奔波于各种场合之间,各种商务洽谈眼花缭乱,各种社交聚会就像逢场作戏,看着笑脸相迎,实际内心冷如机器。
我们的语言、情感、生活趋向于格式化,我们的基因也正在一段接一段地被破解,新的人类生命可以预先按需设计,甚至男人的性趣也可以被“虚拟现实”技术(AR或VR)深度满足了……人类正在沿着一条不可逆的路径走向机器化。
一百年前,苏联作家叶甫盖尼·伊万诺维奇·扎米亚京创作了小说《我们》,故事中的未来人类就成了如同机器一般的人:每个人都没有名字,只有国家统一分配的号码;然后身穿统一的制服,以四人一排的整齐队列在大街上行进;每天早晨千百万人,以六轮机车的精确度一齐起床;然后千百万人在同时开始工作……
而机器在“加感情”,机器正在尝试跟人类去沟通,他们试图变的有感情,去读懂人类的心理变化,这就是智能机器的发展方向。比如情感语音合成,使机器人在情绪表达、情绪沟通上逐渐有了人格特征。
如果继续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终于有一天,人类会变成机器,而机器变成了人类。
于是,人类的灵性终将消逝在自己创造的文明里。而当机器有了灵性,开始在地球上行使上帝的权力。
这才是人类的终极危机。
一切的危机,其根本都是人性的危机。
最痛苦的是:你明知身处其中,却还不得不随着社会一起运转。
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枷锁,你不得不重复上演那些无趣的生活。
免责声明:《迈企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感谢原文作者。如有出处一定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