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全球大类资产——战略配置与战术配置
当前中美政策拐点之际,我们如何看全球大类资产的战略与战术配置?
战略层面,长周期来看,“全球杠铃策略”是反脆弱时代嬗变下全球资产配置的最佳应对。我们在“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中强调,全球资产配置框架嬗变基于三大底层逻辑:逆全球化加剧、债务周期错位、AI产业趋势。战略层面看“全球杠铃策略”底层逻辑仍在继续。配置指向为一端的确定性稳健资产(中国利率债/黄金/泛东南亚(新亚洲四小龙IVIP)和墨西哥股市);另一端为高收益高波动资产(美中日AI产业链)。(详见“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
对于战术层面的配置,我们在9.27《中美政策共振下的战略与战术配置》中分析,短周期新范式回眸,中资股反弹。过去两年,美联储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政策加码力度,0918美联储降息落地为国内政策加码打开一定空间。0924国新办发布会&0926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中美“政策底”共振已现。国庆节前政策密度已有提升(降低ERP),0926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力度加码(提升EPS),围绕“活跃资本市场”与“逆周期政策调节”相继展开,此次会议的举措更为明确(包括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努力提振资本市场、金融政策的边际调整等)。中美“政策底”共振出现,在新范式的喘息期关注:(1)新范式回眸,中资股反弹。中美“政策底”共振,港股弹性大于A股;(2)此外,建议关注美联储降息后短期弹性更大的分母端资产(对资金面/情绪面更敏感),例如黄金、美债、美股科技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