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神星球
低风险高回报 投资赚钱理应如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阿拉伯有这么句话吗…… ... ·  12 小时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死了的心还是死了 -20250212151539 ·  昨天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憨憨小猫!笨笨的可爱!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小可的多面萌,谁能不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神星球

美降息50基点

财神星球  · 公众号  ·  · 2024-09-20 07:35

正文


你好大家,我是马硕。

北京时间 9月19日凌晨2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 联邦基金 利率目标区间下调为4.75%至5%,即降息50个 基点 ,这是美联储自2020年以来首次降息。

说这件事之前,先说个其他事。

就在降息前一周,9月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准备 砸16亿美元 ,在全世界对中国进行抹黑宣传的法案。这一法案,名为“对抗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意影响基金授权法案”。这项法案在众议院里通过后,何时在参议院通过尚未可知。但鉴于该法案以351票对36票的两党多数通过,想必在参议院里也不会遇到过大的阻力。

从该法案的文本来看,该法案是准备让美国政府在5个财年里,每年拿出3.25亿美元的资金,用于给美国的外事部门在全世界对抗中国政府、政党和实体的所谓“恶意影响”。总计下来,就是16.25亿美元。
所以就是大殖子们有经费了。

再说美国降息50个基点。这是明显着急了,按道理应该先降25个,这样显得自己不着急才是。之前美联储还说不着急降息呢,怎么会有刚说了不着急,又直接降50个的道理。

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国内的大经济学家是怎么解读美联储降息的?最近该跳的也都跳出来了。其共性是两点,第一是美国无论是加息还是降息都是明智的。第二是我们应该跟美国学习搞放水刺激经济。
上图这个人足够重量级。

一个大经济学家,能不清楚美国刺激经济用了什么办法么,2020年大放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我们也跟美国学习大放水吗?美国的经济和就业繁荣吗?他能不知道?就业是“出现”放缓苗头吗?那不是连续1年多的作假吗?这事儿人家美国的投资机构自己都认了,你不认?

最后又玩“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那一套,美国底层人被通胀逼的一个人需要打2-3份工这是为了老百姓的就业;美国最近这两年食品综合物价上涨了30%上下,部分食品翻倍涨价这是为了老百姓的吃饭服务的。

如果我们跟美国学习大放水,国内一定是严重的通胀(我们不可能像美国一样放水可以放到全世界),通胀出现就要加息,加息就会增加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的融资成本,对于制造业为主的我们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打击。而且,我们也搞大放水,那美元就相对显得没那么劣质了,美国维护其美元币值的成本就会降低。而且,国内通胀,这对人民币出海来是不利的——因为你的货币不稳定。

还有美国加息的原因是什么了,其目的是什么,哪个经济学家不清楚不知道——这已经是属于基本常识了,却还在睁着眼说瞎话。无非就是代表金融资本的利益而已,从小接受美式金融教育的某些人责无旁贷的要为其精神家园说好话。

把美国降息50个基点这种本应该是“怂”了,“绷不住”的体现,在他们口中,可以转化为明智之举,转化为美国股市低估,转化为应该去投资美国的各种话术,都这个时候了,推荐美债,美股。美股估值都这样了,还能推荐美股是我想不到的。在美国本土资本要向外流的时候,他们让国内人去到美国做接盘侠,为美国本土资本落袋为安铺路。

美国如今的降息,是为了给自身扩表做准备,鲍威尔说“不要以为这是新的降息节奏”是在做预期管理,美国现在的财政和负债条件已经由不得不降息,由不得不扩表。

但扩表之前是要降息的,这样扩表的成本才能低。

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严重,引发它要持续发行美债,但那么多美债,全世界的资本也承受不住,没有流动性了,即便是想买或不得不去买的国家已经买到极限,谁还有闲钱能顶得住美国现在一年2万亿美元规模的美债增量,而这个国家如果不发债就不能运作下去,既然大家买不起了,那就只能自己买自己。

扩表,就是美联储自己下场,去购买美国财政部发行的美债,美联储只管印钱就行了,无非就是在电脑上敲几个数字而已,用印的钱买美债,钱给到美国财政部才好去制成美国庞大的财政支出。在做这件事之前,必须降息。把利息降低之后,在做这件事成本才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阿拉伯有这么句话吗…… -20250213181038
12 小时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死了的心还是死了 -20250212151539
昨天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憨憨小猫!笨笨的可爱!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小可的多面萌,谁能不爱?
2 天前
创意科技生活  ·  关于航天,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8 年前
Pinapps  ·  UI 设计师如何转型 UX 设计师
7 年前